APP下载

利用红古黑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2019-03-23马香梅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课程理论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作为有名的煤炭产地,陶艺制作历史悠久,黑陶工艺为甘肃省独一份,如何利用窑街黑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的热情,使我们近几年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红古区;黑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因为有着丰厚的煤矿资源而闻名遐迩,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候,窑街地区还是一处小有名气的“瓷镇”。据《窑街地区志》记载,窑街地区制陶业可以追溯到清顺治五年,即1648年,黑陶制作伴随着窑街制陶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红古区窑街黑陶制作历史悠久,现今窑街黑陶已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魅力。当前红古区政府非常重视黑陶传统文化传承,加大了对黑陶艺人的培训和支持,在窑街和海石湾分别成立了黑陶艺术馆,但是目前所有的工作不能面向大众普及,特别是中小学生对黑陶文化知识了解的更少。

一、 红古黑陶的发展历史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又一种优秀陶艺,它的出现要土与火的艺术相结合,力与美相融,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窑街黑陶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地域内涵,构成其独有的特色。红古区窑街黑陶伴随着窑街制陶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现今窑街黑陶在传统黑陶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他获得新生。

二、 利用红古黑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1. 推进红古区黑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红古黑陶作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学生只闻其名,未能亲身体验,不利于学生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发挥黑陶文化的特色资源魅力,让学生从黑陶文化中感受家乡浓厚的优秀特色传统文化,提高综合动手能力。

2. 开发以黑陶文化资源为主的校本课程。通過对红古黑陶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黑陶文化资源,相关老师研究和黑陶有关的特色校本课程,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寻找新的切入点,为学校特色办学添砖加瓦。

3.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我校位于兰州市红古区下窑街道,学生多为矿工子弟,他们每天都在煤矿环境中学习、生活,知道红古黑陶产于窑街,但是对黑陶的有关知识了解很少。通过对红古黑陶的了解学生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培育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强了教师的学科结合意识和合作教学理念。黑陶文化的传承即需要文化知识方面的传承,又需要技能的传承,所以我们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既要了解黑陶文化的相关知识,还要传授相关陶艺的制作技能,做到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特色课程和常规课程相结合。

三、 学生学习黑陶文化的方法探讨

1. 了解历史渊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黑陶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龙山文化中的瑰宝。红古区窑街黑陶伴随着窑街地区的制陶业发展而发展,现今也有几百年历史,他是甘肃彩陶文化的补充,在利用红古黑陶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要为学生讲解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内外结合,体验陶艺制作过程。课堂上片面的讲解知识,不如实际动手操作,由于黑陶的制作技艺比较复杂,学校现有设备不能满足实际的操作,我们可以利用学校陶艺室的现有设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陶艺制作,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3. 亲身体验黑陶制作过程。在利用红古黑陶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积极联系红古区现有的黑陶大师,组织学生到“窑街黑陶坊”、海石湾北山公园的“红古区民间艺术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与大师面对面,感受黑陶艺术的魅力。

四、 如何利用黑陶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黑陶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依托,做到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要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以本地特色文化和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体现地域特色和趣味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黑陶制作来自彩陶的制作,我们在利用红古黑陶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依托学校陶艺室为阵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陶艺制作训练,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制陶的乐趣,寻找成功的喜悦。

五、 陶艺制作的几种方法

黑陶的制作还是要以陶艺制作为基础,日常的陶艺制作方法主要有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和拉坯成型法三种。

1. 泥条盘制法就是先把泥用手搓成长条,再按照设计把泥条从下往上圈起来,固定成型。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掌握的制陶技法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方法,早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人们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制作陶器。

2. 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是将陶泥利用泥板机或者有工具拍制成土板状,用卷、切、镶、嵌的方法进行制作,叫做泥板成型法。陶艺制作中泥板成型法作为基本方法运用广泛,变化丰富。泥板成型法制作的时候可随着陶土的湿度进行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通过扭曲、卷切等方法进行制作;干一点的泥板可以制作比较挺直、表现力度的器物。

3. 拉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是现今陶瓷制作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陶艺制作方法,是陶艺制作现代化的代表。拉坯成型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器物更完美、精致,同时可以拉塑出很大型的作品。拉坯成型法是利用拉坯机进行制作,分为慢轮辅助成型和快轮辅助成型。

利用黑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乐趣,有利于课程之间的融合,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寻找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刚平.“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3]吴刚平,王策鸿.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作者简介:马香梅,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