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2019-03-23刁益斌
刁益斌
摘要:猪魏氏梭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主要由魏氏梭菌感染肠道而引起,病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猪肠道中以条件致病菌的形式存在;感染猪主要表现肠炎和全身症状,病程短,死亡率高;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本病,加强管理、定期疫苗免疫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治疗本病必须对症和对因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群的死亡率。
关键词:猪:魏氏梭菌:预防:治疗
猪魏氏梭菌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都能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呈全世界分布,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1]。为了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本病,下面笔者就其防治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1 病原简介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壤、河流、臭水沟、垃圾站等地方都有存在。人和动物肠道中会以条件致病菌的形式少量存在,是引起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2]。对魏氏梭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其两端钝圆,大小为4~8μm×0.8~1.0μm,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单在或成双排列,少部分为短链状排列。当外界条件恶劣时可形成芽孢,从而能够抵抗环境的变化,芽孢体形成的时间较长,位于菌体的中央或近端部位。本菌在人和动物活体组织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内生长时可形成荚膜,无鞭毛,不运动。魏氏梭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作用非常强,绝大多数种类的糖如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糊精等都能被其利用分解。
2 發病机理
魏氏梭菌是猪肠道中的常在菌,一般情况下,机体健康、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时,魏氏梭菌不会大量繁殖,仅存的数量有限的菌株会在益生菌及肠液理化条件下处于受抑制状态,不会发病。但如果出现致病因素,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时,魏氏梭菌便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导致肠炎的发生。由于致病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肠道蠕动正常,这些气体会随着肠道内容物向后排出,如果肠道蠕动出现不规律,蠕动迟缓或减弱,则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食物滞留,此时气体便在肠道中不断积累膨胀,引发腹部臌胀,对腹腔中的器官形成挤压,导致消化道症状以及急腹症的发生。
3 临床表现
猪感染后其体温可迅速升高到40℃以上,食欲减退,卧地不起,不愿意走动,发病很急,病程短,发病后大多数猪在几小时之内死亡[3]。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表现无方向性的乱冲撞,原地转圈,四肢划动,口吐白沫,全身肌肉颤抖和抽搐,怪叫、呻吟等,呼吸出现极度困难。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和鼻唇部发绀。病猪粪便呈深绿色或褐色,有时带有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并有特殊恶臭味。肛门周围、尾根、后肢部位常被粪便污染。仔猪表现红色粪便,机体消瘦,长期衰竭而死。也有部分猪临死前未表现明显症状。
4 预防
4.1 微生态预防
预防本病时,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进行调理,使有益菌始终处于优势状态,魏氏梭菌便不会大量繁殖,同时微生态制剂也是目前国家提出限抗、禁抗后行业鼓励使用的无药残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使用时,建议首选乳酸菌、丁酸梭菌等为主成分的制剂,这两种菌繁殖过程中能产生乳酸、丁酸等有机酸,对肠道有酸化作用,有助于病原菌的抑制。一般含乳酸菌、丁酸梭菌的产品使用成本较高,如果价格不接受,还可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的添加剂进行预防。临床建议以0.1%~0.5%的剂量拌料使用,每月使用7~15d,使用期间禁止同时口服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导致药效相抵。
4.2 加强管理
加强对猪群的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长期卧地不动的猪本病发病率尤其高,猪群每周需要赶出去运动1—2次,有助于机体抵抗力的提高。平时养殖过程中,建议饲料以少食多餐的方式进行饲喂,这样不至于一次性采食过多而导致消化不良,在胃肠道中滞留而发酵。饲养员必须保证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每个人的饲喂习惯不一样,随意变更很容易导致猪群产生应激。甲硝唑对魏氏梭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猪场,饲料或饮水中可连续使用3—5d的药物进行预防。病畜的尸体禁止胡乱处理,在远离生产区200m以上的地方焚烧或深埋。
4.3 疫苗免疫
魏氏梭菌的免疫可以用现成的商品苗,但由于本菌血清型不止一种,大多数猪场没有条件去进一步做血清型鉴定,市场上现有疫苗使用后容易出现血清型不一致的情况而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免疫疫苗前最好到当地畜牧部门了解一下本地流行的菌株情况,选择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免疫接种一周后需要检测猪群的抗体水平,如果抗体滴度不合格必须补免。
5 治疗
本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疾病前期,前期魏氏梭菌数量还不是很多,毒素对肠道黏膜的破坏程度还未达到器质性病变,治疗后大多能很快康复,且预后良好。一旦疾病进入后期,魏氏梭菌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病猪腹部膨胀,肠炎严重,肠黏膜大量脱落,病猪大多因急腹症疼痛而死。前期治疗时,首先使用抗厌氧菌的药物口服抗菌,如甲硝唑等,药物能够第一时间将病原菌抑制,及时遏制疾病发展。其次,技术人员可以用软管从肛门处插入,帮助后端肠道排气,减轻腹胀。最后,病猪灌服石蜡油、植物油等润滑剂,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肠道中的食物排空,病猪的症状可大大缓解。
参考文献:
[1]雷元勋,姚龙涛,何水林猪A型魏氏梭菌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3,4:35-36
[2]赖蕴,刘有生,付球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0,4:32-32
[3]郑同剑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6,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