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9-03-23孙小红
孙小红
(东海县人民医院血液科 江苏 东海 222300)
在临床血液疾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持续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可概括如下:机体自身出现抗血小板抗体后,会加速破坏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的血小板,导致出现免疫系统障碍及皮肤黏膜出血[1-2]。另外,ITP一旦发病,病情会飞速进展,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因其病情危急又加之存在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不仅存在着较大的治疗难度,同时对患者的情绪也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在综合不良因素的作用下会直接对预后效果产生干扰[3]。因此,在治疗期间需结合更具科学化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效果的提升,优化患者预后恢复效果。鉴于此,本科开展了此次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的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开展本次实验研究,病例选取范围为2014年5月-2019年4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3例以及研究组43例。所有患者皆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相关意见书,并且本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支持。其中参照组男15例,女28例;体质量中位值为(57.36±11.73)kg;平均年龄为(24.09±2.16)岁;平均血小板计数值为(11.53±2.71)×109/L。研究组男14例,女29例);体质量中位值为(57.12±12.04)kg;平均年龄为(24.11±2.05)岁;平均血小板计数值为(11.49±2.69)×109/L。上述两组体质量、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缺乏异常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方案进行治疗.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病房环境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1.2.2 研究组 该组开展循证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问题确立。对ITP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并发症危险程度做出评估,详细了解其对病情的感受以及对护理服务的差异化要求,确立此次循证护理的问题[4]。②证据查找。以ITP、护理措施以及治疗等词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资料库中检索整理相关文献,然后对所选文献进行分类筛选,选择可信度高、专业性强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中涉及的护理方法进行整理审查,最终由循证小组确定该次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③循证干预。首先是就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排解,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其次,为患者制定均衡的膳食计划,嘱其多进食新鲜蔬果,定时对腹部进行按摩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最后,结合患者实际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坚持每日开展适量运动[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①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通过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综合评估,此调查表共设置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项内容,总评分设定为100分。其中≥90分则视为十分满意;≥60分且<90分则视为一般满意;<60分则视为不满意。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健康知识评分表评估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共计20分,分数与之呈正比例关系。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详细统计两组在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别统计各自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2.3 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18.73±1.28)分,参照组为(15.17±1.36)分。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2.499,P=0.000)。
3.讨论
ITP又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称,高发群体为成年女性,临床突出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内脏持续性反复出血,严重者会伴有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6-7]。此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并且用药治疗后容易出现腹胀、血压升高以及水肿等诸多不良反应,患者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受此影响,对于其疾病的改善十分不利,提示在治疗期间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案。
此次研究所涉及的循证护理亦有“实证为基础的护理”之称,护理人员能够将患者实际需求及自身临床经验有机结合,并在获取实证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护理决策[8]。可促使临床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更加有效的疏解患者不良情绪,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9]。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中,可更为有效的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对护理服务做出更加积极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