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协助下的健康指导对长期住院精神科女性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
2019-03-23吉裕华聂佳慧通讯作者蒋喻君冯治彦
吉裕华 聂佳慧(通讯作者) 蒋喻君 冯治彦 孔 勇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33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有1600万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1]。精神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旦疾病形成,治疗和康复都比较麻烦,精神病发生后,患者性格改变很大,语言和行为表现出诸多的异常,难以让人理解,如对人冷淡、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生活懒散、不爱干净,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发生自伤和伤人现象,危害家庭和社会[2]。与此同时,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突出和关注的问题,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3]。其中女性属于易患群体,精神科女性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生活疏懒、无自知力等特点,再加上服用精神科药物导致的粒细胞减少,更加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目前少有针对精神科女性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健康指导的系统研究,加之当下先进的智能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基于这些,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智能设备为长期住院的精神科女性患者做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如何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方便抽样法,选取在2018年6月-2018年12月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科住院的精神科女性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精神科住院女患者;②年龄18~50岁;③中专及以上学历;④Barthel自理能力量表评估为无需依赖或轻度依赖患者;⑤自愿参加,能够理解知情同意书并由监护人签署;⑥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患者;⑦意识清楚,无语言、听力及认知障碍,能理解所调查的内容。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急性发作期或病情不稳定状态;②存在语言、听力及认知障碍,不能理解所干预的内容者;③合并糖尿病,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留置导尿患者,痴呆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1.98±4.5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35±5.61)岁。两组患者在民族、宗教、学历、职业、每月生活费用、每周会客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准备工作 (1)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身病情特点,以及针对该类患者容易出现的尿路感染病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2)根据科室内人员的资历和职称选出2名医生和7名护士成立医护联合专项小组,其中有一名护士专门负责家属随访工作。(3)建立医护联络微信群,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和工作安排,讨论和制定培训计划,及时发布患者病情变化、诊治方案以及宣教内容。(4)智能设备的准备:准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投影仪等设备作为宣教工具。护士根据培训计划制作健康宣教视频,网络平台搜索相关宣教视频,根据患者不同需求选择相关宣教工具。
1.2.2 实施内容 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宣教。观察组具体措施如下:(1)培训前,登记患者的姓名、年龄、文化水平、诊断、病史、用药情况、家属联系方式等,并归档在科室档案。(2)发放《尿路感染健康宣教和个人卫生习惯指导手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自我护理措施、个人卫生习惯、排尿习惯、经期卫生习惯等内容。(3)由6名课题组工作人员轮流负责患者的健康指导,每周一次,每天由当班护士监督执行,每周检查执行情况。(4)对于已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由责任医生给出治疗方案,并加以执行,针对该类患者需要针对病情有侧重点加以宣教。(5)运用智能设备具体操作:在活动室运用投影仪链接外部设备播放宣教宣传片,包括《洗手方法》、《日常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女性尿路感染知识介绍》、《尿路感染发病机理》、《尿路感染预防方法》等。对于个别患者的不同需求或强化监督指导,给予平板电脑和手机观看,观看后针对宣教内容提问,查缺补漏,保证每次培训患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6)培训时间:选择每周三或周五,下午14:00-16:00,患者集中在活动室,先进行集体培训,后个别患者加强培训。(7)加强监督和指导:对于宣教后患者行为监督指导,由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患者行为培训内容,如洗手的步骤、内衣裤日光暴晒时间、大小便后擦拭方法、内裤更换次数、经期卫生习惯、每日饮水量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指导和强化训练。(8)保证培训效果的实施:对于宣教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弱和行为不规范的患者,及时纠正,并记录当次患者、知识点和行为,以便下次培训前加以巩固。总负责人员每周检查小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训计划。
1.3 效果评价
1.3.1 患者生活习惯问卷 根据马宁[4]改编的《精神科女性生活习惯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4个维度,31个条目:个人卫生习惯知识(14个条目)、洗手习惯(6个条目)、排尿习惯(4个条目)、经期卫生情况(7个条目),每一条目由坏向好依次排序选项,分数由1~3分。分数越高生活习惯越好。Cronbach’α仅系数为0.83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习惯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个人卫生习惯、排尿习惯良好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洗手习惯、经期卫生习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生活习惯的比较 (±s,分)
表 两组患者生活习惯的比较 (±s,分)
维度 对照组 观察组 t P个人卫生习惯 27.80±4.76 32.73±3.72 5.154 <0.001洗手习惯 14.28±3.59 14.63±2.35 0.516 0.607排尿习惯 7.13±2.21 8.10±1.87 2.133 0.036经期卫生习惯 14.63±2.82 15.10±2.12 0.850 0.398
3.讨论
3.1 智能设备协助下的健康指导的必要性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6]。据统计我院在2016年总共有29例精神科女性患者患有尿路感染,此数据不包括无症状患者,因为我院尿常规未作为每月常规检查。长期住院的精神病女性患者常表现出冷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惰,不注重仪容仪表,自我认知能力差等症状[7]。进而无法较好的约束自身行为。因此,对精神科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尿路感染知识和生活习惯方面,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为了控制精神科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最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医生的对症治疗和护士的协同护理,对于护理工作的发展,如何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其内涵是满足患者的身心整体需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和沟通技巧。其次,在现如今“互联网+医疗”的时代背景下,智能设备在护理工作中的普及将成为主流趋势。利用平板电脑、便携式投影仪以及移动手机等设备对不同需求的患者给予尿路感染相关知识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健康宣教。在此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选择相匹配的智能设备,以视频和PPT的形式展示给患者,随后通过患者的反馈和相关知识的考察,查缺补漏,护理人员定期检查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使患者的遵医行为由被动变主动,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自我防卫,自我保健能力,最终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3.2 智能设备协助下的健康指导改善精神科女性患者生活习惯
女性反复尿路感染与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月经和会阴部的清洁习惯[8]。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具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排尿习惯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洗手习惯和月经卫生习惯也比培训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因为监护人供给的生活费用不同,导致患者购买比如卫生巾的质量、内裤的个数和质量、个人卫生用品的选取方面可能会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本次结果体现了智能设备协助下的健康指导对精神科女患者生活习惯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强监管力度。在医生治疗的下,借助智能设备,规范健康宣教内容,使老式的医患面对面、口头、多频次、无工具支持的患者被动宣教方式,提升为借助智能信息设备主动学习的方式,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方式[9]。王攀的研究得出,将移动医疗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回归社会能力的提升[10]。黎阳子的研究结论得出,移动医疗设备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和发展,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加速效率也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1]。本文注重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认知程度,结合智能设备给予符合自身需求的尿路感染健康宣教,并且更注重后续生活习惯的监督和行为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小结
本文证实智能设备协助下的健康指导有效改善精神科女性患者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更好地掌握尿路感染相关知识。在该实施过程中,患者对遵医行为的积极性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更好。提高自我预防、自我护理能力,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回归社会、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提高。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患者接受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不同年龄、受教育水平,加之长期住院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性差等原因,需要护士在宣教前耐心讲解智能设备的应用方法。该模式将逐步向本院其他病区推广,将在护理科研、临床实践、乃至社区工作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