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策略
2019-03-22马晓莉
马晓莉
摘 要: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语言的习惯是智能发展的里程碑,在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的最关键时期。遵照《纲要》和《指南》精神,结合自己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撰写了本论文,通过剖析语言活动的目的,语言智能的早期表现及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策略,希望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环境、机会、有机渗透、个别教育、整体训练
早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的观点。由于加德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因而他将语言智能列为第一智能。
语言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社会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相互交往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思维的基础,幼儿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指南》在语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
1 语言的核心是交流、沟通
语言智能是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及对口语和书面语的敏感度,它包括听、说、写的能力,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及使用语言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能力。
语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交流,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联系。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认识,就会全方位地考虑语言活动:它包括着听、说、读、写,以及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听、说、读、写、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与幼儿的发展共同发展的,只不过在某一时期某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已。
因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等的语言活动及其教育策略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 幼儿语言智能的早期表现
就个体而言,语言智能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运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以及与他人进行相互的交流。根据加德纳的观点,在儿童早期,他们的语言智能大致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交流时,细心聆听,善于用言语进行表达。
2)理解指令和说话的内容,擅长记住人的名字、地点和琐碎细节。
3)喜欢听讲故事,具有一定的编构故事的能力。
4)喜欢朗读儿歌,具有一定的仿编诗歌的能力。
5)喜欢语言游戏、顺口溜、绕口令等特殊的语言形式。
6)能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情感和需求。
7)有较好的阅读书写兴趣和阅读书写习惯。
8)喜欢朗读和聆听文学作品。
9)能运用所学的字、词和句子。
10)喜欢参加谈话、讨论、辩论、故事表演和文学作品创编等语言文字的活动。
由此可见,3-6岁的幼儿可以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指令,可以解释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并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具体的描述:他们喜欢阅读,并能自如地与人交谈;随着听、说、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儿童可以理解和记忆丰富的语言信息,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学习活动,而能够促进这些智能发展的教育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
3 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语言表达有多种形式,如身体动作的、声音的、绘画的等,每一种形式都是在特定情况下与别人的交流、沟通。当幼儿用某种方式发出的信息得到回应时,这种方式就会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在以后经常使用它。
《纲要》在语言的内容和要求中强调,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听、说、读、写,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是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是作为整体一同对幼儿语言发展产生作用的,任何只强调单个形式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也不能真正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园的前阅读和前书写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和书写意识,为他们今后正式的阅读和书写打下基础,它们与幼儿园的听、说活动一样,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4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策略
4.1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语言是在一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儿童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言语告知他人。
由此可见,成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和高超的应答技术,不仅会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还会起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使幼儿更加敏感主动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4.2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运用和学习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儿童往往能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实际水平及对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4.3 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语言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活动的素材,因此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各领域活动中有利于语言教育的因素,在设计和组织各领域教育活动时,充分利用儿童语言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在完成各领域教育目标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语言教育目标,使语言教育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让它渗透在幼儿园各个领域的学习及各种类型的活动中,从而使幼儿的语言得以较好的发展。
4.4 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予以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纲要》中特别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流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与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采取集体、小组和个别交流等形式,有效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尤其要注重对语言有障碍的幼儿,包括由于生理、心理等各种原因造成语言发展上有问题的幼儿的语言培养。
4.5 加强听、说、读、写的整体训练,全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听和说的训练一直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有关早期阅读和书写的问题,也渐渐受到幼儿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此,教师自己要了解儿童在早期阅读方面不同的发展层次与兴趣差异,努力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阅读题材和资源。
语言是一种工具,只有使用了这个工具,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语言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在實际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培养与家庭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 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国家教育部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