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2019-03-22雷杰
雷杰
摘 要: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但是依然有部分地区存在贫困问题,除了经济发展缓慢之外,这些贫困地区突出的矛盾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儿童年龄各异,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教育,再加上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重视力度并给予一定的拨款,有效解决贫困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贫困县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研究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必要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261531)研究成果。
贫困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下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有效分析,针对这些孩子们的特性和心理发展状况,设计有针对性和地域性的扶贫和教育政策,有效保障贫困县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社会对贫困县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让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再成为难题。
1 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1)缺乏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當前,我国贫困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了能够养家糊口,无论男女只要是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剩年迈的老人和孩子,这种隔代监护的模式也成了当前贫困县留守儿童主要的监护方式。但是这些老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再加上贫困县的教育设施落后,方圆几里才会出现一所学校,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落后,使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
2)社会重视度不够。贫困县大多处在山路崎岖的地方,消息闭塞与外界的联系不足,接收信息的媒介也不通畅,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这种尴尬的境地导致社会对贫困县的关注度不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了教育领域较为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当前很多不良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很多人认为报道留守儿童问题就是为了博取同情和关注,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那些真正需要被帮助的留守儿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3)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贫困县留守儿童大多由老人或亲属看护,以散养为主,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亲情的关怀和呵护,对事物的判断经常会存在偏激的情绪,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放纵和随意的性格。甚至不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教育和关怀,情感总是淡漠寡然,不愿意与外界形成交流和对接,对自我的消极认知也造成了抑郁和自卑的性格,显得孤僻而脆弱,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4)学习成绩不理想。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以散养或不养为主,其学习也得不到正确的监督和管理。再加上当地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也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留守儿童厌学情况屡见不鲜。
2 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1)管理监护不到位。造成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监护不到位。隔代监护或自主监护模式的产生,直接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受关注的程度不高,年迈的老人无法为他们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学问指导,再加上还要照顾整个家庭、忙于耕种,没有时间对留守儿童倾注过多的注意力,因此也就形成了教育的盲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矛盾突出且集中。
2)缺乏亲情的抚慰。多数贫困县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养活一家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为了省钱一两年才会回来一次,留守儿童和父母接触的时间少,根本就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无论是遇到学习问题还是生活问题,经常是自己舔伤口,既没有倾诉的对象,也没有可以安慰自己的人,久而久之,这些贫困县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就逐渐单薄,对家人容易产生抵抗情绪。
3)条件艰苦,教育设施不齐全。贫困县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在教育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很多贫困县存在着方圆几里只有一所学校的情况,学生想要上学每天要走好几里路,条件十分艰苦。再加上教育设施不健全,基本的教学条件无法保障。虽然也有不少志愿者到当地临时任教,但是由于条件艰苦,能留下任职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年龄不等的孩子都挤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严重损害了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4)学校、家庭配合不力。贫困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多由老人担任,在学校则主要由教师看管,但是这两个监护主体之间的配合也存在较大的矛盾。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就应该由老师全权负责,教育问题矛盾突出就是由于学校和老师造成的,对学校的意见非常大,学校所提出的要求也常常无法满足。而由于通讯设备匮乏,学校很多事情也无法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两个监护主体之间的讯息不通畅,给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贫困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1)强化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管理。在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监护的过程中,家庭的监护人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多抽出一些时间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课业上,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针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监护人也应该予以开导和关怀,使留守儿童能够敞开心扉,消除自卑等消极心理。对学校来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内容,为留守儿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对其生活的管理,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有效的监管保护层。
2)注重亲情的关怀。想要有效解决贫困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要从家庭问题的角度入手。孩子的家长应该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教育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即使外出打工也需要适当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打打电话等,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政策补助的优势,每年为贫困县家庭发放一定的资金补偿,在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避免父母两人双双外出打工的局面,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倾注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3)加大对贫困县教育的资助力度。除了对贫困县家庭发放资金补助之外,相关单位还应该为其发放一定的福利政策,引导劳动力在当地就业,更好兼顾赚钱与教育子女问题。相关单位也应该强化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矛盾的严重性,整合社会资源建学校,吸引物资和教师资源等,让孩子们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有效配合。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县留守儿童实施正确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有效配合。家长在家要督促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在作业本上签字。一些家实在太远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主动征求家长的意愿,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学校住宿,从而加强监管。在学校和家庭通力配合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合适的教育空间,从而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贫困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有效探求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等,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孩子们在接受良好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亲情的温暖,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再成为难题。
参考文献
[1]王鹏飞,郭文旭.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04):81-88.
[2]姚源松,黄世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师,2017(28):111.
[3]杜娟.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