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019-03-22路晔
路晔
摘 要:网络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手段,信息化技术下的管理在劳动力上大大减少,并且在图书信息提供的准确性上增加,也能够使图书整理更加方便快捷。但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现状上而言,由于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图书馆管理难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与管理人员意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等都有直接联系。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图书管理,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建议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已经進入新的发展局面,成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能够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就图书馆当前的管理手段而言,融入信息化技术已经是必要的程序,信息化建设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在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改善图书馆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获得图书馆信息化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图书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其能够加强管理有效性,但就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而言,与理论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由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某些问题,使得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以下进行具体阐述。
1)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与服务水平有直接关系。当前在城市中设立的图书馆在管理人员的要求上标准还很低,没有一定的专业化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不充足的,并且在图书管理上没有一定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不强,没能够很好的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情况。这种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与综合素养不高导致的信息化建设问题需要从人员层面进行针对性解决。
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加强需要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管理活动,在当前的图书馆信息化技术设施中,还存在设施设备老旧、负载量低等客观问题,这使得图书管理的效率下降,不利于图书信息的管理,也会造成工作量的加大,影响了图书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内容中,需要及时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更新,从而使图书管理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3)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都是普遍现象,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水平上没有得到提高,依旧容易造成信息建设与社会环境脱节的现象。这种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情况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到设施设备、资金等的影响。但就当前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环境而言,提高网络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必要的,只有在建设水平上有所提高,才能够更好的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因此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上,需要加强对于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的意识,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功能性与及时性得到保障。
4)网络化管理制度不完善。图书信息以网络形式进行管理,但在网络化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就当前网络环境而言,缺少了网络化监管的途径,许多图书信息在使用后遭到了篡改与损坏,难以直接找到责任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图书管理网络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没有系统的流程监督网络信息化资源在利用时受到了更改,也没能够对图书信息源的流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造成了图书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在加强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化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减少网络管理漏洞,增加在线监管机制。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在当前的图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图书馆管理有效性的不足由多种原因构成,但无论是人员意识或基础设施,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解决,重要的是以图书馆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下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强化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与管理意识。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增加与管理意识的加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良好的图书管理服务,能够促进图书馆得到很好的发展。针对图书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需要从人员层面进行优化解决。首先,在图书管理人员招聘时需要重视人员专业性与综合能力。其次,对于一些已经入职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性管理培训与考核,加强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与专业意识,强化其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通过图书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与意识的加强,能够较好的改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的问题,更好的进行图书管理。
2)增强资金投入。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建设水平上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就当前图书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需要从资金层面加以解决。图书馆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图书管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加大投入,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也可以寻求社会爱心捐赠,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图书馆使用基金。以资金的增加进行基础设施的更换与维护,能够较好的提高图书信息的管理水平,为城市市民提供良好服务,获得更好的发展。
3)图书管理制度的完善。图书馆在图书信息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工作量大、管理所需时间多等问题,在这种管理状况中,很容易出现管理人员的懈怠心理,造成图书管理有效性的下降。因此针对图书管理而言,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对图书馆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社会发展趋势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计划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以严格的制度手段促进图书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制度准则中重视图书管理的流程性与专业手段,以此规范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需要重视网络化管理与管理制度的完善,以网络使用流程的规范为管理目标进行管理。通过图书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能够较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能够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管理流程,获得管理有效性的提高。
4)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除了客观的因素影响,还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影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若是难以达到标准,就无法形成社会适应性,这给图书管理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重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引入新技术,使图书管理更加先进,能够具有适应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重视图书管理与网络信息的衔接性,在网络环境下创新信息化平台,给图书管理、图书使用、图书搜索等创新途径,不断在信息化建设内容上加强与提高。可以以网络平台创新图书管理网络化功能的使用,如图书借还自动入档、一键寻书等功能,提高管理有效性。
3 结语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信息化技术融入图书管理的主要方式,其在管理效率的提高上有一定成效。但就管理水平而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管理水平的下降,难以得到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意识与专业性问题、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综合解决,就人员层面上,以入职要求、培训、考核等能够达到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也能够达到管理意识与综合素养的增强;就设施层面而言,可通过政府、社会等多种途径寻求资金帮助,加强设施的更新与维护力度,适应图书馆管理要求;还需要通过图书管理制度的完善规范图书管理行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加强图书管理准确性与实效性。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增强图书管理有效性,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姗霖.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235.
[2]李媛.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164-165.
[3]娜仁其其格.基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科技传播,2016,8(19):137-138.
[4]侯美云.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加强学校图书管理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7(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