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时代,农家书屋发展实践分析

2019-03-22李薇

卷宗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建设策略互联网+

李薇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家书屋工作迎来新机遇,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积极制定完善的工作策略。本文从“互联网+”对农家书屋的影响入手,总结了相关的发展实践策略,旨在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助力群众提高文化素养、获取更多的技术知识,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互联网+;农家书屋;建设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共建项目“互联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D067)。

农家书屋为人们提供了跟丰富的知识来源,为了构建高效的运营模式,要科学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从而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积极引入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模式,以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效率,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深入工作实际,总结了具体的发展策略,希望分析能够提高工作认识,以此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具体实践分析如下。

1 “互联网+”对农家书屋的影响

1.1 节约了大量资源和优化配置

以“互联网下乡”为契机,在农家书屋中一次性投入设立电子阅览室并连接到互联网,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农家书屋里来免费上互联网,这样增加了农家书屋的读者流量,增强了农家书屋读者的流动性。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包括图书而且还包括更多其他种类的信息,农家书屋再不必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来采购大量多种类的图书资源,只需要采购互联网上不容易找到的信息资源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图书,把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互联网下乡”让农家书屋与现代化城市图书馆的合作有了基础保障,农家书屋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开发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和重点资源分配,为将来农民通过互联网登录城市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打通了道路,为农家书屋借鉴并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优化城乡图书馆资源配置与一体化发展,对于农村电子农家书屋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 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互联网在农家书屋向广大农民敞开了信息化的大门,农民在农家书屋通过互联网学习农业知识,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把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融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各种远程教育。互联网上有很多学科的视频、图片等各类学习资源,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改变农村以往的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上有很多娱乐项目可供农民选择,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村文化娱乐氛围。互联网上有关涉农的法律法规网站,让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有法可依,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农家书屋内的互联网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互联网+”时代,农家书屋发展策略

2.1 农家书屋服务平台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家书屋的建设正在向资源数字化、服务方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结合农家书屋工程,利用可视化方法、信息服务理论构建农家书屋信息服务平台。

1)信息资源可视化。农家书屋服务平台的基础是各种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可以利用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各种信息资源,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效果。比如以报表、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等都是很好的可视化表现形式。

2)用戶界面可视化。农家书屋服务平台硬件载体包括计算机、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及移动智能终端等设备,用户界面可视化包含所有载体的系统界面可视化技术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采用最佳的可视化技术与方法,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易用性。比如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屏幕较小,在这些设备上阅读电子书,采用翻页的可视化效果,尽量扩大信息展示区域的面积,以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显示各种信息。

3)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高度集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模拟仿真后叠加,将虚拟的信息映射到真实世界,给人带来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知识进行设计,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提高农民对知识的获取效果。比如提供水稻、玉米生长过程的增强现实效果,增强信息的表现效果,使用户耳目一新的掌握相关信息。

2.2 农家书屋建设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在农家书屋建设经费投入使用方面,具体包括农家书屋书报刊等更新,桌椅、书柜的添置维修等。农家书屋图书品种单一,图书陈旧,阅读率低,对农民没有吸引力而成为摆设。农家书屋主管部门要充分保障“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资金方面的投入,当地政府部门要将农家书屋管理运行经费预算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投入也要按比例逐年增长。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专项资金,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政府部门要将当地农家书屋管理和经费投入情况纳入绩效考评机制,统一进行考评奖惩。

2)人才保障。要积极探索改革农家书屋用人机制,尽快解决个别书屋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要把有知识、有能力、有热心的乡村青年充实到农家书屋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作用。要给予书屋管理人员优厚的待遇,实行绩效工资,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也可以探索引进公益岗、特聘岗,解决书屋管理人员身份尴尬、工资不稳的问题。

2.3 推行农家书屋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沟通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移动书屋”和“数字书屋”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推出新型的沟通渠道,如APP、微博和网站等,所以,农家书屋也可以学习城市先进的线上线下图书服务模式,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效果。但是,农村地区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缺乏,内容过于陈旧和繁杂,导致其多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地区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地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帮助,应农家书屋需求,安排更多的专业型知识管理人才前来进行建设经验的推广。农家书屋还应该打破传统的思想理念,实现馆藏图书借阅目录上网推介,以吸引民众进入,积极推销信息和阅读,结合时代的实际需求与民众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此外,应对各个乡镇之间的各农家书屋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加以强化,保证彼此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学习,促进农村农家书屋覆盖率的全面提升,为民众提供良好优质的阅读服务,保证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互联网+”基于网络化为主,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水平,也保证了工作质量,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要通过具体实际,不断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方案,以帮助群众提高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祖.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文化援助农家书屋之思考[J].智库时代,2018(48):70+72.

[2]王华祎,熊春林,刘玲辉,王奎武.农家书屋信息化服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1):20-25.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建设策略互联网+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