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理念下桂林地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2019-03-22董宁倩王玉洁韦晓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低碳理念

董宁倩 王玉洁 韦晓娟

摘 要:文章探讨桂林地区旅游产品在低碳理念思维下具备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分析低碳理念与桂林旅游产品之间的联系,结合旅游产品的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从在地文化的传播性、使用材料的低碳性、旅游产品的适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低碳理念下桂林地区旅游产品设计研究,以设计出具有低碳理念和在地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将桂林地区旅游产品的设计研发与低碳理念融合,实现了桂林旅游纪念品发展、桂林文化传播、低碳理念延伸运用的多方共赢。

关键词:低碳理念;旅游纪念品;在地文化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进行旅游活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逐渐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更多体现在文化与景区的结合方面,而旅游产业链中旅游文化产品这一重要环节则被人们忽视[1]。《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推进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创意设计发展路径”,表明具有在地文化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共识[2]。旅游纪念品作为特殊的旅游产品具有纪念性、地域性、实用性、艺术性、便携性等特征[3],低碳理念下的旅游纪念品要兼具多功能性和循环性等特点。这里结合桂林地区的文化及旅游发展情况,探讨低碳理念下桂林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使桂林文化、桂林旅游纪念品以及低碳理念在旅游产品中的运用均得以发展传播。

一、低碳理念与桂林旅游纪念品设计

(一)低碳理念与桂林旅游相互关联

“低碳”一词源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备受关注,发展演变至今,已经成为当今评价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2]。低碳理念倡导低能源消耗,推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碳产品设计更注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自然环境的低影响[4]。

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其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和喀斯特地貌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参观。旅游行业组织、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在旅游经营活动中为旅游者健康、文明、环保旅游提供便利。作为桂林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纪念品,应以其独特的文化地域语言强化低碳理念,引导消费者关注、支持、倡导低碳生活。

(二)桂林文化旅游纪念品

1985年10月,国务院把桂林市的城市性质定为:中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自汉代改县治以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桂林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360多处,馆藏文物约5万件。桂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丰富多彩,其文化占据了广西文化的半壁江山。

桂林地区旅游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文化价值,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桂林地区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差强人意。旅游产品工艺粗糙,品质低劣,外观缺乏美感,千篇一律没有特点,桂林旅游产品设计迫在眉睫。怎样在低碳环保的前提下,提取桂林在地文化要素,结合现代设计语汇,设计具有桂林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设计者所面临和探讨的核心问题。

二、低碳理念下桂林地区旅游纪念品设计

(一)在地文化的传播性

这是指在低碳理念下,将在地文化与设计结合,通过文化转译的方式运用在旅游产品中。文化转译即“相互以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方的兴趣” [5]。设计作为外来文化的价值体现,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法,将富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表达中[6],其目的不仅能够使消费直观了解桂林当地的传统文化及旅游特色,更能激发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豪感。通过旅游产品将桂林地区的在地文化与当代的设计语言结合,从而使当地民众与外来消费者都能领略到旅游纪念品传达的文化信息与情感记忆[6]。旅游纪念品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情风俗以及独特的地理资源信息,也承载着旅游者的旅游感受[7]。外来消费者通过朋友分享旅游纪念品,将在地文化与低碳理念传播到消费者所在地,从而提高桂林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使用材料的低碳性

材料是旅游产品的物质载体,为了实现低碳环保的理念,产品材料使用能够循环利用的、降解腐化或者能够再生的纸、木、砖、石、草等自然材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伤害的材料。在选取旅游纪念产品材料的过程中,应该优先选取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可降解的材料、可再生的材料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选用的材料最好就地取材,减少交通运输中的污染和运输费用。

(三)旅游产品的适用性

适用性在此特指桂林地区旅游纪念品在满足在地文化表现的同时,也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心理及需求,在产品的使用、功能、质量等方面达到安全可靠、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等要求,从而使桂林旅游纪念品更加迎合消费群体。即将在地文化语言中注入满足消费者的现代审美,同时也能够在与人的交互中给予使用者在地文化与生活体验。

三、应用范例——以桂林旅游纪念品形象系列水杯及杯套为例

新形态的旅游纪念品除了具备传统旅游纪念品的要素外,还要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结合旅游产品的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實现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以桂林旅游纪念品形象系列水杯及杯套为例,从在地文化的传播性、使用材料的低碳性、旅游产品的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研究。

“在地文化的传播性”是指提取在地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的流动分享实现在地文化传播。其是将桂林的特色景点元素融入水杯杯套中。水杯杯套将桂林历史街区——东西巷建筑窗户纹样提取出来,杯身的灰色与建筑墙体颜色一致,杯盖采用建筑屋瓦纹理,在此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形成建筑与水杯契合的旅游纪念品。杯套运用桂林靖江王城大门的建筑元素,将其简化提取,同时结合水杯形状和现设计理论,设计出具有在地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将桂林地标象鼻山与水杯相结合的一款旅游纪念品设计。本设计方案以象鼻山为切入点,将其山形轮廓提取出来,以桂林渔夫打鱼形象为原型,与水杯结合,形成一款具有在地文化特性的旅游纪念品。象鼻山山体轮廓大致呈圆弧型,作为水杯杯盖部分。杯身采用桂林传统的渔夫及其打鱼时的剪影,突出桂林的人文特点。运用桂林日月双塔的建筑形体,简化提取,同时结合现代审美,设计出具有在地文化的旅游纪念品。

“使用材料的低碳性”强调一种材料选择的低碳环保性。桂林地区竹类资源丰富,竹子具有产量高、生长快、使用广泛、造型多变、柔韧质轻、坚固抗菌、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等特征,又可循环利用,容易降解,十分符合低碳理念的特征,所以设计选用竹子作为原材料。水杯运用桂林极具特色的东西巷、靖江王城、象鼻山、日月双塔四个景点的图案纹理(如表1所示),将其建筑元素、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景区色彩等在地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原理及水杯杯套结合,既具有地方特色同时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計出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心理且具有景点特色的一系列水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竹制旅游纪念品不仅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其文化特征,突显产品档次。“旅游产品的适用性”在考虑在地文化表达的同时,也结合消费者的使用心理及需求,使桂林旅游纪念品更加迎合消费群体。

四、结语

设计的质量取决于能否将每个部分融合成一体,如果所有部分都完美匹配,那么这个设计就是成功的[8]。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重点就在于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地方特性与大众共性之间的矛盾,使其完美匹配[9]。旅游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的宗旨就是在保持文化持久本性的同时,关注文化发展所需的递进、延伸、对接和多元[10]。桂林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做到低碳环保,突出在地文化,在促进旅游纪念品消费的同时,彰显低碳环保的理念,传播桂林的在地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晨.锦州城市旅游工艺品资源创新研发之文化解读[J].包装工程,2014,(8):109-112.

[2]余成,柳冠中.低碳理念下产品包装的节约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18):37-40.

[3]王艳艳.旅游纪念品地方特征的提取与保护[J].包装工程,2015,(10):117-120.

[4]孟凯宁,房慧.基于生态观的产品包装功能“1+N”设计原则探析[J].包装工程,2014,(12):7-10.

[5]杨弘任.何谓在地性:从地方知识与在地范畴出发[J].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2011,(4):5-29.

[6]罗金阁,邓世维,陈飞虎.低碳理念下梅山地区乡村旅游纪念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6,(20):168-170.

[7]赵勤恒,李旭.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旅游纪念品新形态研究-以桂林数字创意明信片为例[J].装饰,2016,(27):140-141.

[8]斯图亚特·玛丽.美国设计专业基础课目完全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9]王文瑜.旅游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14):124-127.

[10]王树良,张玉花.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旅游纪念品低碳理念
基于低碳理念的绿色经济发展探讨
基于“德”文化背景下的常德旅游纪念品研究
低碳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