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地方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中的应用

2019-03-22邓若楠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广场景观

邓若楠

摘 要:作为外部空间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广场在人们的公共生活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处可见高层建筑和交通拥堵人们越来越需要在钢筋混凝土城市建立公共区域来调节人们的生活。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精髓,文章根据对河北省现有的城市广场景观的调研分析提出建议,?避免城市面貌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防止城市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中下丧失了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地方文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一、绪论

(一)河北地方文化概述

河北省简称“冀”,位于华北,省会石家庄,是中国唯一拥有高原、山脉、丘陵、平原、湖泊和海岸的省会。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河北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其中,太行山红色文化、长城文化(山海关)、燕赵文化、神韵京野(直隶文化)和南海渤海(开放文化)已成为河北五大文化脉络。此外还有平山文化(古中山国文化)、西柏坡文化(革命圣地)、曹魏的建安文化、邯郸运河文化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等等。

(二)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本土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物质精神文化成果,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脉络,让人们有一种亲密感和归属感。不论是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美学价值角度出发去衡量,其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现如今的大部分城市却忽略自身的文化价值去修建一些欧式或者俄式等风格的建筑或者公园(如石家庄城市中即有两处已经烂尾了很久的欧式和俄式风格的建筑),这样的设计确实能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新鲜感,但绝不能长久受欢迎,因为人们并不会在其中找到熟悉的归属感。

二、 地方文化与城市广场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城市中的广场逐渐发展起来以适应各种城市社会生活的需要。其以建筑、步道、水景、绿化等形成围合状态,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是具有一定主题内容和规模的节点式城市户外空间。城市广场不仅是展示城市的形象、集散人流的场所,也是塑造美学和创造美学的艺术空间。

首先,城市广场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用来调节过渡的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心,其风格、质量等都影响着整个城市人们美好生活的品质,传达的文化保护也代表了整个城市的精神遗产。其次,地方文化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最佳元素。现如今,大部分的城市广场大同小异,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渐渐淡去,模式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开始呼吁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对特点、个性化的追求。地方文化因其自身的独特性,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运用的最佳元素,同时其亲缘性使当地的居民产生自然、深入的联系。

三、河北地区城市广场现状

文章将选取河北省内三个既具有地方文化代表性又与人们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处于城市市中心的城市广场进行调研,总结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如何使用本地文化。

由上述的三个案例中可大致得出,大部分河北地区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地方文化的应用都十分直观。可见,大多数城市广场都会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等精神文化与与景观雕塑小品相结合,以这种相对直观明了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人们。而剩下基本上都以铺地、景观绿化、灯柱座椅、浮雕墙画等形式为载体去融入地方文化的元素来表达或者去烘托地方精神。

然而目前我们城市的大多数广场设计中对于文化的运用依然采用原样照搬的模式,这种方法是基础中的最基础,容易出现形式太过于直观且单一化,尺度比例过于失调的现象。

四、地方文化在城市廣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根据广场使用的性质,功能的使用以及城市周围的不同环境,当地文化在城市广场中使用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一个深受人们喜爱和好评的城市广场设计应当正确运用不同的手法,将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合理结合,从而营造出属于这个城市的场所精神,勾起人们脑海中对于这个城市回忆。

(一)文化主体思想的表达

最常见的形式是各个城市中的文化主题广场。在广场中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分区的景观小品的营造来串联成整个广场需要呈现或者表达出来的文化主题思想。亦或是将整个主体文化的思想变成理论、理念融入到整个广场设计的规划中、景观轴线之中等。除此之外,广场中的铺装、桌椅、灯柱、垃圾箱等,也会融入广场文化主体的元素符号。

(二)地方文化的再现与抽象

复制方法基于当地文化最典型的元素,并通过艺术处理和再创造直观表达。有两种重现方式,一种是使用原型的外观来重现它以展示当地文化,另一种是非物质文化元素的视觉交流,如民间活动、当地历史和当地文化中的传说,这些在城市广场雕塑中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一种文化形象的提取,对其进行拆解、归纳、重新组合等,在保留其本质核心的同时以另外一种景观形式再现于我们眼前,成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而通常这种应用手法经常会被应用在地面铺装、景观设施尤其是景观雕塑中,因为这样能使人们受到最直接且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一面景观墙上采用壁画或者浮雕等艺术手法去表达或展现一段民间传说或者是历史故事。

(三)地方文化隐喻与象征

隐喻是能指形式从适当的参照转换为另一个能指,从而赋予后者以意义。对象的特定图像的使用意味着抽象的,不可见的事物意味着符号。隐喻和象征技术常用于景观雕塑、建筑景观小品和地板覆盖物,突出和对比广场的主题,并展示当地的精神。这种方法重在去营造和烘托一种氛围,能让人们置身其中去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也能使当地的人们对广场有一种共鸣。它可以是一个很抽象的雕塑,但是象征着当地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是将当地的地理形态,融入到广场的整体形态中去,通常也可以作为一种理念出现在景观设计中。

五、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重视文化价值,重视地域文脉的重要性,重视场所精神,但是国内近几年来不缺乏一比一复制国外有名的历史文化建筑的现象。因此在城市不断的发展建设中,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也要不忘与本土的文化历史相融合,来保护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设计使它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城市是一部由建筑写成的历史书,城市设计要深入挖掘代表城市灵魂和精神的文化本质,合理规划,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潘虹,张鹏.芦山地震纪念广场景观方案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芦原信义.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8.

[3]石丽.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的寻求与表达[D].长安大学,2008.

[4]李卫文.城市景观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以西安大雁塔景区城市空间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9).

[5]张亚萍.文化内涵:城市广场设计之根本[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

[6]覃永晖,姜丽.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广场设计[J].山西建筑,2007,(9).

[7]郝赤飙.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8]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任静宇.邯郸市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

[10]宋楠.城市广场设计中本土化景观设计的运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许志丹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广场景观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在广场上玩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