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舆论制度

2019-03-22杨贵鹏云南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集权舆论监督大夫

杨贵鹏 云南师范大学

“舆论”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中国古代舆论通常是指底层人民对执政势力言行举止的讨论、评议等活动,纵观历史岁月,舆论即被看做是行为的前兆和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并能一定程度地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一、舆论与监督

古汉语中,“舆”字源的本义是指车厢,经过词义演化也可代指轿。如陈继儒的《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者皆伏轼下舆。”再有像《左传•昭公七年》里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人有十等中的第六等就是“舆”,意指为低层百姓或差役的称谓。

“舆人”就是指造车的车匠,字形是在车轮的四周有四只手,表示一起合力造车。再引申后泛指众人,如《东周列国志》第六回中记载:“见陈侯有使命至,即命舆人驾车伺候。”

“舆论”也比作舆诵,多指众人的意见、态度或看法。如《晋书•郭璞传》:“方辟四门以亮采,访舆诵于群心。”而考证最早记录“舆论”一词的出处是《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古时候,“监”的是临水照看自己容颜之意,故本义是察看、监视,周朝后,“监”多为官职之称,如《礼记•月令》:“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

“督”字,意为监管、察看。如《汉书•高帝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与《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督旁之脩。”

二、秦朝至清朝的“舆论监督”制度

秦始皇在位,谏诤制度得以确立,谏诤形式有上书、议事等,以时刻提醒警惕统治者的行为过失。其制度主要为两部分构成:一是成立专门的“谏官”,有给事中和谏议大夫;再有是设置议事制度,但凡是立君、册封、祭祀等国家大事,朝廷便召集大臣上廷议政。但是秦朝苛政猛于虎,中央高度集权,谏诤制度形同虚设。

到两汉时,汉高祖刘邦“从谏如流”,《西征赋》云:“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汉承秦制,广扩谏诤规模,政策也相对亲民宽绰。汉朝同样设有谏官一职,如谏议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汉代还始建了一种“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误过失。

门下省始设于魏晋南北朝,是中央的审议机构。到了隋朝便晋升为国家三大中枢机构之一,“封驳制度”得以进一步确立。隋朝明文,但凡是皇帝下达的敕令,必将通过门下省的审核才能作数,皇帝权威明显受到了谏诤制度的框治。

大唐盛世,谏诤制度发展进入顶峰,唐朝开始正式建立谏议大夫,大兴言谏。谏官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予谏,意指提出谏议;二是封驳政令或敕令。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发挥谏官的作用,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度纳谏明君。贞观年间的魏徵实为直谏之臣的代表,留下了世人拜读的《谏太宗十思疏》里说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朝的每位君主都可以说是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这也正是唐代太平盛世的精髓所在。

到了宋代,台官与谏官分离职位,门下省之外设封驳司与谏院。《宋会要•职官》载:“天子耳目,寄与台谏,而台之为制,则有内台,有外台。”这个时候的谏官直属于君主,上可谏皇帝,下可谏朝廷百官,因宋太祖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就赋予了谏官特有的“免死金牌”。然而,谏官由皇帝直接控制,又由于多数谏官们的性格直言不讳,因此谏官与其他官员大臣往往矛盾相向,使得谏权受到极大冲击,从而日渐式微。

元代不设谏官,撤销了门下省和谏院。监察御史李元礼在皇后临幸时上疏道:“生民之利害,社稷之大计,惟所见闻而不系职司者,独宰相得行之,谏官得言之。”(《元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三》)监察御史身兼二职,即使得监察的权力得以统一集中。

明代中央高度集权,废去中书,晋升六部。在六部外另设六科,具有谏诤、封驳等权力。《明史•卷一百一十四》里载:“帝久不视朝,严嵩专国柄。橓言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给事御史丘橓屡次直谏君主,力惩危国危民的严嵩及叛党。不幸的是明末宦官当权,六科给事中的职权沦落到只能封驳一些奏章而已,“舆论监督”看似命不久矣。

清朝统治者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六科给事中只掌管京城各衙门的行政事务。国家要务均由军机处一手下令诏书,导致六科给事中的职权大大削弱。自清世宗以后,归属六科于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也归属都察御史审查,最终台官与谏官彻底融合。再有是清代的“文字狱”,谏官们的封驳权也被废除地一干二净,千年来进谏纳言形式的“舆论监督”制度至此落下了历史的帷幕。

三、总结

纵观中国几千年传统,由于中国古代“三纲五常”的观念及历朝历代的君主高度集权的表现,导致了舆论监督往往是为统治者专制集权所服务,百姓表达个人意愿的样式大致呈现为话语空间狭小、舆论监督基本无时效性及舆论表达滞后无序等特征。

猜你喜欢

集权舆论监督大夫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进步太快
邬大夫就诊记
企业集权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现实选择
间接性失忆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集权与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