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9-03-22王法敏
王法敏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就业形势严峻,各类公招考试竞争异常激烈,而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锻炼,部分大学生理想职业目标设定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国企,这与国家提倡的鼓励大学生基层建功立业的目标是互相矛盾的。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面广需要更多的懂民族政策,熟悉民族地区环境,有民族情怀,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投身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参与建设。该研究选取某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和基层就业现状开展调查,探讨促进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基层就业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对策。
1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
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四大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和大学生村官,其中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口岗位,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该研究分别了解该民族高校公共管理类在读大学生和毕业生基层就业学生基层观念和就业现状。
1.1 在读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观念调查情况
1.1.1 主动了解基层就业相关情况
中央多个部门先后出台四项基层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政策为基层就业打开了广阔前景。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而言,尽早考虑好就业去向,能够帮助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从在校学生关于基层就业政策和基层就业招聘信息的关注程度来看,83.2%的学生了解一些政策相关内容,非常熟悉的和从未听说过的分别是7.8%和9%;32.6%的学生经常关注基层就业招聘信息,60.4%的学生偶尔关注基层就业招聘信息,只有7%的学生从不关注。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了解相关内容,对基层就业保有一定兴趣。
1.1.2 基层就业接受程度
根据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所关注,但是对于实际投身于基层工作他们表现出来态度不是很积极,更多的学生把基层就业当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67%的学生可以考虑到基层就业,27%的学生非常愿意,3%的学生对基层就业持无所谓态度,2%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而1%的学生表达很不愿意。
1.2 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调查
1.2.1 基层锻炼成长情况
基层工作是第一线工作,条件艰苦且情况复杂,更多的时候还要面对文化水平不高、观念意识落后的淳朴农民。如何与他们打好交道、讲清道理、做通工作,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不能解决灵活现实情况。所以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嘴里时常会冒出一个词语——“能力恐慌”。他们认为在基层工作中需要具备较强地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心理素质。工作一段时间后反观自身能力的提高情况,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比毕业前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得益于工作以来得到的提高和成长的机会。
1.2.2 基层工作所遇困难情况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基层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加班多压力大的情况比较普遍。另外异地就业者缺少了返乡就业者面对的熟悉的乡音乡情优势,往往造成短时间难以融入当地风土人情,导致工作开展不下去的情况。再加上薪资待遇过低,影响长期扎根基层的决心。
2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问题
2.1 就业观念转变难导致基层工作下不去
边疆地区社会发展较滞后,造成该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单一和狭窄。可以从他们填报高考志愿开始追溯,选择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拿一个“铁饭碗”,读大学就为了公招考试。但是公招岗位逐年缩减,竞争异常激烈。虽然近年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鼓励和学校就业指导的引导,学生对基层就业有一定了解。但是每一届毕业生明确主动地要到基层工作的学生还不多,大部分人把基层就业当作作为保底或者将来公考的跳板,下基层的动力不足导致基层就业的畏难情绪。
2.2 学用脱节导致基层工作干不好
已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容易产生工作适应慢,缺乏创造性,能力恐慌感以及心思不定等问题,由于学校人才培养输出的结果与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基层就业政策扶持,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可以展现自己受教育水平获得社会认可的一个很好的舞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更加需要一批了解民族地区特殊情况,愿意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作出贡献的人才来完成。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摸不准公共管理类人才未来从业的新变化,依然依靠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工作困难导致基层工作留不住
基层地区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工作和生活的条件比较艰苦。而基层项目都有相应的服务期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很大的畏难情绪。另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的是返乡就业,有的是异乡就业。前者因为熟悉当地的乡音乡情,开展工作有先天条件。而后者一开始较难融入当地,工作难以很快进入状态,加上背井离乡之感,很容易催生不安分心理,影响了大学生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决心。
3 促进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对策
3.1 做到基层就业政策清、情况明
民族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不高和决心不强,有可能是对基层就业的政策不清、情况不明所致。高校应该加强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持续更进基层就业政策的变化。联系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形势,为毕业生树立一个光明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要重心前移,在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时候就对学生展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解基层就业的窗口,通过基层就业优秀人才到校宣讲,带领学生到基层岗位进行实习实践,尽早让学生对基层就业情况有所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意去接触相关知识和获得锻炼。
3.2 改革以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民族边疆地区公共管理服务领域的基层就业,与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实际上,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并不强烈,且出现基层就业后学用不匹配、基层工作沉不下心,导致大学生基层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学校应该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充分领会基层工作人才的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有效治理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将基层工作情况融入教学和实践环节,帮助大学生形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观念意识。
3.3 搭建贴近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度,可以减少与工作的磨合时间,提高适应性,发挥创造性。公共管理类专业对应基层岗位中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服务岗位有很强的专业匹配度,高校和院系应该从就业指导入手,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带领学生对工作世界进行概览。其次将国家政策和基层建设发展的情况,通过宣讲、解读、现身说法以及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受到鼓舞,激起投身基层建设的决心。最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利用好学校搭建的锻炼双创能力的各种平台,通过各项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创造性思维,互联网+农村适应了乡村发展的需求。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