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理论研究

2019-03-22王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党性学生党员入党

王杰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时期十分关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飞跃式的认识的前提下,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更新,全体党员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十九大最新成果,继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

1 大学生党员党性概述

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的升华。从建党到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基本方略、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举措、新部署,这些都需要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和领会,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在校生党员党性现状

2.1 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多元化

个人要求入党的真实原因目即为入党动机,动机正确与否决定了个人的行为和入党后的行为,对一名党员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更加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党。然而现实中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学生要求入党并不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或者追求为人民服务,而是受利益驱使,认为入党后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才申请入党,也有一部分同学是由于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而 “被入党”,理想信念缺失。

2.2 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经过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学习和考核,理所当然需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然而学生党员中,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无私奉献的只占到少数,大部分同学处在一种“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愿意去服务他人”的状态中,还有少数学生党员并没有达到党员的标准,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去关心集体或他人。

2.3 对党认识和终极目标尚浅

很大一部分学生党员对于党的终极目标即共产主义认识不清,导致部分党员的态度信念不够坚定,甚至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但同时这部分党员对党的进一步改革和建设还抱有很高的信心,期待通过改革将党建设得更好,将国家建设得更好。

2.4 对时事政治不关心,缺乏政治敏锐性

大部分学生党员对近期国家和国际发生的时事政治关注度不高,有的不知道或者只是知道名称,但并不了解。对于党的十九大后党的新一届领导人、改革的一些新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缺乏政治敏锐性。

2.5 纪律有待提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各个党支部里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很好,在参加组织生活会的时候从不无故缺席,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经常无故缺席,几乎没有组织纪律性,而中间的大部分同学组织纪律性一般,经常借故不参加活动,对党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3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3.1 党理论学习因子分析

党员党性就是对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践行程度,因此对新时期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中之重,这点在主因子的贡献率中也有所体现,达到15.59%。

党的十九大形成了新时代诸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党章,准确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党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一名党员,信仰是否坚定,关键就看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能用我党的理论去解决面临的困难和困惑,而理论基础建设也是我党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把理论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终身追求。

3.2 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子分析

基层党组织是培养学生党员的重要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影响着该组织学生党员党性的高低,该因子贡献率达到14.91%。

高校以党委为中心,下设各级党总支和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起着发展党员和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高校大学生党员就是由基层党组织发现并发展的,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

针对当前党员质量不高、结构不好的状况,党的十九大前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控制党员数量,提高党员质量”,党的十九大后也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更加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首先要理清发展和吸收学生党员的程序,严肃基层团组织推优入党的程序,通过团支部推选、团总支审核、谈心谈话等形式,真正选出思想进步、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日常表现好的学生作为候选人,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发展党员。其次要组织好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组织生活,通过讲座、主题演讲、座谈讨论等形式,将党的十九大形成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传递给广大党员。最后要建立监督机制,对在考察期和已经入党的同学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3 自身主观因子分析

自身主观因子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等,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心价值观取向并且由此产生的外化行为体现,如说话、做事的风格,对待事物和他人的态度等。在大学期间被发展的党员,自身的主观因子已经基本形成,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身主观因子较好的学生入党,同时大学的党组织也要通过对党的宣传,影响主观因子欠缺的优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认同党的理想信念,从而吸收其入党,这也是大学党组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4 党员干部因子分析

中国共产党有着8 900多万成员,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最小组成分子,要时刻保持对自身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重要理论成果,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表率,起到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只有从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发挥好带头作用,努力做到思想先进、学习优秀、工作积极、生活热情,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群众共同进步,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入党,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3.5 自身客观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自身客观因子主要包括性别、学科及在学生社团中兼职3个因素。在全国党员数量中,女性党员的数量占比较少,约为23%左右,这种趋势也在大学生党员中有所体现。在大学生党员中,不同学科之间也有区别。但大部分院校现行的方式是按照院内各系的人数比例分配发展党员名额,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系别之间的公平,但忽略了各系之间的差异性,可能造成有的系名额不够而有的系名额过多,各系出于自身考虑,即使推条件不成熟的人入党也不会将名额浪费掉,这样就难以保证党员的质量。在调查中,入党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在学生团体中担任学生干部,这说明基层团组织在选拔人才向党组织输送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6 家庭因子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入党的大学生中,父母亲教育背景较好,父母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比例较大。大学生除了受学校的教育外,更大的还要受到家庭的父母教育,父母教育背景好、政治面貌为党员,即使不刻意地去教育孩子,也会通过自己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影响,增强大学生入党的欲望。然而也存在家庭教育背景较低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加入我党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更要全面考察。

4 结论与建议

(1)根据研究可得,在大学中,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党员党性的因子的最重要的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子、随后依次是党理论学习因子、自身主观因子、党员干部因子、自身客观观因子、家庭因子,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有轻有重的采取措施,增强所在支部学生党员的党性。

(2)学院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入党程序操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过程的监督,从提源头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和党性,同时及时将党的十九大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措施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给广大学生党员。

(3)学院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理想信念等理论进行学习,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以党的十九大为契机,全面介绍我党取得的物质成就、文化成就和理论成就,加强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学院党组织不仅要吸收政治思想上已经成熟的学生,还要通过加强对党的宣传影响其他优秀学生,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入党。

(5)学院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监督,使党员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在其他大学生中树立榜样。对于主要党员干部要重点关注,全方位的提高能力,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

猜你喜欢

党性学生党员入党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憨娃入党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