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实践与启示
2019-03-22邱汉谢春琼
邱汉,谢春琼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导师制度最初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主要的目的是指导本科生的品行和学业。我国导师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北大和清华最初颁布相关章程,对导师的指导方式和岗位职责等做了相关规定。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道德水平提升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解答党在十八大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关键在于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分为两部分:立德与树人,立德是树人的目标,要为祖国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树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要发挥主动性和遵循规律,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对研究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在于导师的教育与引导,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坚持立德树人这一首要任务,重点解决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理念灌输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
1 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意义
研究生群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为教育链条中的最高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市场中高层次人才的供给,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稳定。研究生导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研究生培养成德智双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德育环境和研究生导师自我教育的需要。研究生导师群体中有些导师缺乏职业道德,往往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利用各种诱饵,将研究生群体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去获取不正当利益,随意霸占研究生成果,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导师的形象。近年来发生多起关于研究生导师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江学者陈小武性侵女学生事件、南昌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周斌长期猥亵性侵女学生事件、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因导师人格侮辱投河自杀事件、武汉理工大学陶崇园在校坠楼事件等。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才能避免甚至杜绝这些事件的发生,将导师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将导师个人的欲望锁在心里,关键在于将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理念灌输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德育环境,面对研究生导师德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全体研究生导师中开展长时间的立德树人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是研究生导师德育教育与时俱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推进,不断地有新的思想、新的潮流和新的价值观念冲击着新一代的青年学子,特别是西方的不良思想,如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利己主义和崇尚暴力等不断地腐蚀和摧残着现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近年来加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师及研究生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实践,需要研究生导师和全体研究生与时俱进开展学习与教育活动,将研究生最终培养成为德智双全、全面发展并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一员。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是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日益活跃且呈现多样性的需要。根据教育部,2016年初在学研究生总人数达到191.14万人,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显示: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研究生数量在近年来将急剧增加,特别是迎来的是属于电子信息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95后”,“95后”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加紧跟时代的潮流、更加具有个性化。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生群体和呈现的群体多样性,面对当前我国文化受到的多元冲突和主流价值文化生存空间备受挤压,面对新一代研究生深受网络文化及自媒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才能更好地在研究生群体中践行立德树人,培养研究生的主流文化意识及主流价值认同。
2 研究生导师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于立德树人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现阶段日益复杂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环境,面对研究生导师队伍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与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与教育过程中践行立德树人理念,重视与正确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做到坚持学习与自觉教育。
研究生导师队伍部分教师对立德树人重视不足。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有部分导师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在落实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第一责任人中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对研究生德育培养的时间投入不足,认为学生能够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即可,而未能从整体培养出发,花费过多的时间培养及教育学生;二是对研究生德育培养的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数导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学生科研与学习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投身于自身专业和项目的研究中,对研究生立德树人的培养存在德育意识淡薄,未能在利用本身的人格魅力与实际行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做到道德引领与示范;三是对研究生德育培养主观意识不重视,认为导师仅负责学生的科研与学习,研究生德育培养是学院管理者或者是学校相关部门的责任,未能在研究生德育培养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引导。
研究生导师队伍部分教师对立德树人认识不充分。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不少导师认为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和学术上的指导,而未能真正认识到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利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及切身行动,对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研究生导师普遍对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达成相同的共识,但是对于立德树人相关内容和责任范围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与分歧,研究生导师对于立德树人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往往来自国家文件的相关规定,或者传统教育过程中形成潜移默化而相对一致的标准。现实中多数研究生导师埋头于自身专业的科学研究中,对研究生德育教育的责任与认识较为单一,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偏向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德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德育使命,造成“德育忽视”。
研究生导师队伍部分教师对立德树人经验不足。研究生导师往往在学术上都有一定的成就与建树,能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习上进行相对应的指导,但部分教师缺乏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未对研究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德育方面的发展进行相对应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生导师对于立德树人培养的实践不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德育培养往往的通过传统德育进行约束与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导师实践不足,摸着石头过河;二是近年来招收大批年轻的导师,缺乏历练与实践,对于研究生立德树人的培养经验不足,对学生的认识不足;三是学校和学院两级缺乏对导师立德树人的相关培训及教育活动,研究生导师对于立德树人的相关内容获得是通过电视或者国家文件,未能在院校两级进行规范培养。
3 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实践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研究生群体随着时代的更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研究生导师需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和受众群体,面对现阶段日益复杂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环境,面对研究生导师队伍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与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在全体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养深厚、治学严谨、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下有利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以提高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德育认识、培养经验及责任意识。
签署一份承诺书:根据教育部及各省市关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相关规定,要求导师政治过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导师师德高尚,恪守学术规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导研究生,要求业务精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执着的学术追求。签署一份承诺,时刻提醒导师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青年;签署一份承诺书,时刻提醒导师要以国家的相关规定警醒自己,是否符合作为一名导师的基本要求;签署一份承诺,时刻提醒导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明确和规范执行研究生导师“十不得”行为。以突出立德树人为重点,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中,要求全体导师签署一份承诺书,对自己认真和坚决执行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及管理部门的监督。在往后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以承诺的内容严格要求自我,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开展一个月个人自学:个人自学包含线上宣传和线下发放学习资料及考学;线上建立全院导师Q群或微信群,在群上给全体导师发送学习视频、学习文件等,包括《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等,内容涵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生培养中各环节的流程与规定、导师经验交流等,督促导师自主学习。线下给导师发放纸质版学习资料,要求各系组织线下学习及讨论,各系在一个月内组织不得少于3次的个人自学交流及讨论,入校五年内的年轻导师需在交流会上做相关汇报。一个月后检验导师学习成果,学院最终对全体导师进行考学,对考学不及格的导师取消年度评优。
参加优秀研究生导师分享会:学校层面,邀请全国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来该校进行分享,要求全体年轻教工参加聆听,汲取优秀导师的培养和指导经验,在接下来工作中加以运用。学院层面,利用全院大会期间邀请该院“学生最喜爱的导师”“优秀导师”获得者介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全院教职工包括管理人员进行聆听,听取身边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经验,更接地气。各系部层面,要求各系各部利用课余时间,可开展不同形式优秀导师分享,其中包括师生座谈、师生现场指导、培养经验分享等。通过全方位的优秀导师经验分享,让更多的研究生导师能够取长补短、审视自我,在以后的研究生培养中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导师指导有方、培养有法。
组织研究生管理代表座谈会:学校层面,组织学校领导、研究生培养相关部门、学位委员会代表、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讨论及解决该校在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院层面,组织学院领导、导师、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广泛征求意见。在各系部层面,组织导师及团队研究生参加座谈会,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展开大讨论。通过各个层面的讨论及征求意见,在研究生及导师群体中形成大讨论,在讨论中加强及加深立德树人的理解与落实,最终形成导师立德树人的报告,以指导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相关文件。
“新老”导师经验交流:邀请该院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及学生口碑良好的导师与近3年入职的年轻教工(或三年内评上导师的教工)开展经验交流分享,讲解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利用自己自身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经验丰富的导师与年轻导师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展开讨论,深入交流,让年轻教工汲取更多育人经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年轻教工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经验丰富的导师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导年轻教工在培养过程中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可行性的方案。
4 在研究生导师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启示
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沈蓉,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中立德树人机制研究)。通过一定周期内研究生导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包括:签署一份承诺、开展一个月的自我学习、优秀导师分享、管理代表座谈和“新老”导师经验交流,对该院研究生导师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成效显著。一是研究生导师培养目标更加明确,通过文件学习及分享会等,对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培养工作中目标更加清晰与明确。二是研究生导师培养经验得到提升,通过参加优秀导师经验分享和 “新老”导师分享,汲取更多导师的先进培养经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对应的指导。三是研究生培养流程更加熟悉,通过学习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及要求,明确导师培养的责任及学生培养的目标,对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和流程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