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9-03-22曹妙聪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意识培训学校

曹妙聪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11)

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进行,吉林省已连续6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参与。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学生创业率底、成功率低、技术含量低的“三低”现象,项目重立项不重结题[1],以及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对比国外侧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我国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问题还较多。该文先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1 创新创业教育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培训不够,缺少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起到一定的指引和纽带作用,应以启发、引导为主,不能像上课一样以教为主、不能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这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业或者企业实践经验,对于创业有一定的深入了解、有困难预见性、对创业流程熟悉、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

学生团队的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3]。创新创业团队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乃至不同的学校,除非学生本身已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否则,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团队意识,积极参与项目工作,保证项目组成员按照进度完成所承担项目的任务。笔者带领过三组成员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两组成员团队意识强烈,项目进展顺利,另外一组团队意识薄弱,组员之间沟通较少,项目最终夭折。所以,笔者认为事以人为先,带队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建设搞好不仅有利于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得到集体意识的教育。

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者创业经验,创业训练实际是一个小型的创业活动,创业的流程、团队的管理、项目管理、人际关系、财务管理、创业失败的风险预测、创业机遇的把握、企业家视角都是创业的重要元素[4],很多教师是从学生直接到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创业项目更多的是有想法,有方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缺少经验,过于学究,对学生的指导起不到实际指导作用。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团队意识、缺少诚信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5后”,独生子女,父母是“70后”,家境相对较好,成长过程中缺少挫折教育[5],面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沟通问题、失败问题,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部分学生缺少诚信[6],部分学生抱着“帮老师做项目”“兼职做项目”的心态。项目进程中,如果和自己的学业、感情乃至家庭出现小矛盾,立即终止项目,丝毫不顾及自己进入项目之初的豪迈之情。

“95后”学生大多缺失团队意识,不太懂得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和关系。如果一个团队中有一个较强势的学生带头人,项目就能顺利进行;如果缺少带头人,成员之间又缺乏交流,仅仅在教师带领下做几次实践活动,项目很难进行下去。还有个别学生性格偏执、要强、不懂得配合别的组员,也很难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容易感到做事力不从心。

再者,家庭氛围会影响学生对创业创业教育的理解,文化层次较高的父母,对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呈支持状态,并给予金钱上的帮助,学生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家庭;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完全不理解,认为学习考证更重要。

1.3 学校对创新创业项目缺少资金和培训支持

现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资金并不是很充裕,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只限于立项的项目,没有中项目不予支持,但是作为指导教师同样付出辛苦,并没有相应的课时费支持,几乎属于纯粹属于义务教育,长期下去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也会造成教师队伍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学生方面,就算立项项目,但是所需资金并不能完全支持创业,需要自己融资,难度较大。根据《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超过八成的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评价一般,其中对资金不满占大部分[7]。自主创业中,资金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

创新创业教育,其实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深入,是连接高校与就业单位的有效桥梁。但是高校缺少对于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管理培训、实践培训,即使有也流于形式,填鸭式培训,缺少讨论与实践、参观、观摩;缺少对学生所需的团队建设培训、融资培训、项目管理培训。

1.4 缺少平台支持、企业参与度较低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模拟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企业的支持。但是当今社会一切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人与人的信任较弱,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不少质疑、支持者很少。

企业本应该与学校紧密联系,不仅包括人才的传输、技术的转化,还应该包括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机遇,企业应该和高校联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目前企业参与度较低,我们调研的原因有:(1)学校乃至地方政府对企业并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2)企业并不太清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不明白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社会责任。(3)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实用性较低。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措施及建议

2.1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鼓励一线教师走入企业,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校企联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高创新的人才,而企业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终场所,只有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行业发展动向才能更好把握教育的方向。一线教师可进入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学习企业管理经验、了解行业痛点。

校企合作办学不仅限于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机会、也要参与学校创业创业教育中来。例如,学校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可以有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教授,学校定期组织多个企业领导开展讲座;企业管理人员真实地参与到学校创新创业项目中来;加强学生创业创业成果的转化。

2.2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酝酿、培养的过程,需要学校前期课程的培养、引导[2]。学校可以在大一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培训课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可以组织已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或者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一定成果的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传授经验或者交流心得体会,榜样的力量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调研市场。教师要有一定开阔的眼界,相信和鼓励学生探索新事物、新方向、新趋势。激发学生内心的创造力才能真正让学生放飞思想,探索知识。

2.3 学校应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加大支持力度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层面的一次重大教育改革,学校应该转变传统思想,不能认为这是一种时尚、一时之需,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延伸,是关系中国教育走向的重要改革。

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包括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而且培训不能局限讲座、填鸭式理论教学,需要更多的讨论、观摩、参观,可以组织教师及部分学生到沿海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

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校应给与指导教师免除相应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量,或者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便于学生在初期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诚信意识

团队意识在创业活动中,乃至就业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应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助学生处理好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95后”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不够。只要项目出现一点难题,或者组员之间有矛盾、自己的感情出现问题,都会随意退出项目组,甚至项目负责人都会退出项目,或者置项目进程于不顾。因此,导师在指导项目中,需要强调项目的重要性,意识到一旦申请了创新创业项目就是对学校额承诺、对自己的承诺,要尽量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利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3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中都存在问题,体现在教育主体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缺少相关培训;教育客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少集体意识、缺少诚信责任心;应用型本科院校缺少资金与培训的支持;社会缺少支持的平台、企业参与度低。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和增加培训次数,丰富培训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诚信、责任意识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猜你喜欢

意识培训学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学校推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