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教材编写探究
2019-03-22牛杰
牛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29)
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对此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化高校双创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以及组织领导机制等;2019年教育部在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中,更是具体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在一系列政策号召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元,成为凝聚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有效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大学转型发展的新抓手和新动能[1]。对此,不同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开发出了一系列课程,从最早的以创业为切入点的创业基础、创业管理等,到综合性的创新(与)创业基础,再到现在细分的创新思维训练、商业模式分析、创业计划书撰写等,都为推动双创教育落地提供了多种实现路径。该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简析其教学发展特征,介绍当前该领域教材编写的现状与问题,进而对于其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在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1 从以借鉴国外研究为主到以中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主的转变
从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进入我国的初期,由于教师对于创新创业内容不熟悉,大多依据国外教科书上的体系和理论进行讲解,案例也均以谷歌、微软等一批国外大企业为主。这导致学生往往无法联系我国实际建立清晰、实用的认知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实践的丰富,高校教师开始逐步聚焦我国创新创业模式与路径研究,进而在课堂上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如结合本土企业创业实践的案例分析,中国创业融资环境、税收优惠以及多方位政策扶持等的介绍,阐述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1.2 从注重理论介绍到注重思维与实践能力训练的转变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创新创业教育开始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已出现在高校的课程表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在双创教育中也开始比较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如清华大学等高校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建立了如x-lab(三创空间)这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从而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2]。
1.3 从单一讲解到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翻转课堂的应用:随着MOOC、SPOC新型在线课程的出现以及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推广,国内诸多在线课程平台上都出现了创新创业相关主题的课程,助力以互联网思维重塑教学模式[3]。这些在线开放课程前期经过主讲人的精心设计、录制与剪辑,后期经过网站平台编辑的审核,内容经得起经验,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有的精品课程一期开课的学员可逾万人。
二是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应用。如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就积极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其教学项目“创业设计与仿真实训”以企业价值链理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实验内容,学生组团参与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多种经营活动。这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研究探索,独立思考创新,从而起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4]。
1.4 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引入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重点的转移、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案例教学、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即席发言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双创教育中广泛应用。其实质是将相应场景引入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创新创业的内涵,增强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 创新创业教材编写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程内容的凝练,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与上述教育发展趋势相应,作为教学载体的创新创业教材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杭州图书馆与支付宝合作,实现了蚂蚁信用650分以上免押金办证,支付宝借还书,甚至快递到家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小图”,能够迅速分析用户的提问,并给出准确答案,实现读者自助咨询服务。
2.1 创新创业教材编写的主要特征
为了适应双创教育的深化与升级,创新创业教材编写主要呈现出了精品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其一,精品化。各大出版社都竞相出版教学名师和名家的教材,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如全国MBA教指委创新创业协同促进中心主任、南开大学的张玉利教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创新创业基础》教材,打通创新创业的逻辑关联,为建立科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较好的范本[5]。
其二,网络化。主要表现在教材扩展资源的建设上。以前教辅资源建设以传统的学习指导书、习题集、案例集等的出版为主,后来转化为建设相应的教材网站以及课件、扩展阅读、在线测评甚至APP等,使图书成为可扩展的载体,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访问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其三,个性化。针对特定的群体编写相应的教材已经出现并开始受到市场的欢迎,如多家出版社面向本科生与高职生、综合性高校和财经类院校等都分别出版了相关教材等,针对性明显,个性化突出,从而更好满足了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
2.2 当前创新创业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然而,当前创新创业教材编写上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其一,精品仍须进一步锤炼。由于教师考核机制仍以科研为主,对教材的认定不足,这导致现有教材作者大多凭“情怀”写作而缺乏长久的激励机制,同时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忙于科研项目而不愿投入教材编写与成果出版。因而优质教材编写与教学资源建设仍显不足。
其二,配套教辅和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的教学资源大多以课件为主,但很多高校教师还期待更多配套资源,如扩展案例与点评、电子教案、实训方案、习题与答案等;由此,配合网络课程的翻转利用,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质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其三,系统的建设与分享机制有待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目前虽有相关的大赛、联盟与研讨会,但在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建设与分享上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机制。
2.3 创新创业教材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创新创业教材以及资源建设将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回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2.3.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融合
优质的教材应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在介绍国际经典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容、案例和实训的本土化。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会更加关注社会责任、管理伦理、文化融合、移动互联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形成既包含创新创业通用性经典理论与知识,又反映中国本土化背景和国际化经营环境的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内容体系。
2.3.2 注重实践技能训练的配套教辅资源的系统开发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引入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此相配套的教辅将出现更大的需求和得到更多的重视,如自我测试手册、案例开发和教学、管理游戏和模拟、能力训练和开发手册以及扩展阅读等。在形式上,这些教辅资源将会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APP软件、小程序、教学工具包等,从而更加适合多元的学习需求。
2.3.3 为课程教学互动搭建优质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学面的不断扩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乃至学生之间的沟通需求将不断提高。为此,一个能够将众多的教学资源加以集成、不断更新和便于互动的课程平台将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更多汇聚更多流量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将在此类平台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