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探讨
2019-03-22许一男吴俞憬许一虎李明揆
许一男,吴俞憬,许一虎,李明揆
(延边大学工学院电子信息通信学科,吉林延吉 133002)
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受到传统的教育影响下,理论课程、实验和实训课程、竞赛活动等领域倾斜于成绩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然离不开坚实的理论知识,但是更需要理论课程中引导实际问题、竞赛中体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创业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跨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通过转型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思想和团队合作能力。
1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并通过项目为导向的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来系统、全面掌握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1 竞赛项目和创业项目缺乏创新
因受到传统教育的约束,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难以打破固定思维,并局限在特定专业知识领域。大部分大学生竞赛项目和创业项目缺乏创新,主要体现在仿造前人的项目,项目推展计划不够全面等,难以找出别人无法模仿的创新性的项目。
1.2 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缺乏实践性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偏重理论,缺乏产品的研发策略、市场营销模式、财务规划与预测、团队管理等领域的规划,缺乏客观评价自我能力,存在理论方法与拟出现的实际问题严重脱离的现象。
1.3 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的竞赛和创业计划项目内容局限在个人主观主义的思想,而缺少网络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领域上会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无法正确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及要求,因此亟待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途径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科学合理的完善竞赛模式和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和管理方面需要进行转型发展。通过大学生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和指导教师不要以成绩为导向的参赛,使得大学生在竞赛中查找技术上、管理上、营销上隐藏的科学问题,并通过在各领域从事的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一步完善竞赛和创业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交流、主动探索研究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交叉合作中相互学习跨专业的专门知识。为了在校园内创新创业基地健康稳定发展,给学生带来学生是创新创业基地的主人公的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大学生各类竞赛模式改革
目前参加大学生各类竞赛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从学生层面,学生通过竞赛中获奖,希望在研究生推免工作中获得较高的课外成绩。从指导教师层面,目前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时把指导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的成绩设置为硬条件之一。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指导教师把本人多年的科研成果提供给本科生参加竞赛。科研成果转化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大学生的竞赛中必须要大学生直接参与到该科研项目中,并部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从而综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意识。从学校职能部门层面,学校的学工、团委、教务部门在省级和国家级等竞赛中为了学校的荣誉,鼓励已发表SCI/SSCI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成果的竞赛项目推荐到上一级别竞赛的现象。
在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职能部门,通过大学生竞赛活动,要获得个人或集体利益的欲望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每项竞赛项目的内容必须要保障 “师德、学风”。(1)从学校的学工、团委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层面,在组织各项大学生竞赛活动中严格要求学术作风,可以要求评审委员重点考查某项目当中学生本人真正操作完成的内容。无论项目的完整性、应用性、扩展性和可靠性多好,以每项竞赛项目内容中学生本人研究的内容为核心,以考查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的团队合作过程为导向,重点考虑以学生为主题的项目获得荣誉。(2)竞赛模式方面,目前各项大学生竞赛活动模式是把前期研究的项目结果来进行竞赛的。部分竞赛当中,具体的领域划分为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类、科技发明类、基础研究类、公益活动类等不同的领域来分类评比。无论哪个领域,总结和包装前期研究项目来参加竞赛时难以避免学生为主题的核心思想。因此建议设计型、应用型的竞赛模式改革为现场设计竞赛模式,论文型竞赛模式改革为通过学生答辩过程中学生实际操作内容和相关研究的知识为重点评价,杜绝以论文的含金量来评价大学生竞赛成绩的现象。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创新
高等院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等结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打破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高等院校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管理机制的稳定性和多领域发生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模式、职能部门的有机配合、学分制为导向的学分奖励机制、具有跨学科领域的创业团队建设等领域。(1)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面,大多数的教师放不开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大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从理论到实验、实验到实践、课内到课外等多方面内容相结合,注重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特定的学期来讲授结束,而是交叉型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在课程教学内容当中。所以要转型改革教学模式,应该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出发,每一门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需要打破教材里面各章节的顺序。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以思考和问题为导向,使得引导学生积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拟存在的科学问题的推理与解决方法等。(2)职能部门的有机配合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需要教务、学工、团委、设备、后勤、就业、党政等部门的协助和配合。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一级领导应由学校副校长负责,以上各部门的行政领导干部和主干学院的教学副院长来搭建并兼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领导小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正常运行提供必要条件。(3)学分制为导向的学分奖励机制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多多少少体现到了创新创业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用特定的课程内容来推展,应该从导师制的体系下指导教师来引导和协助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同时从大一到大四期间持续不断地要进行实践教学工作。期间,各项竞赛成果或成绩来体现学分,学生根据本人的需求和指导教师的建议选课。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通识和专业必修课程的比重比较大,选修课程的比重比较小,难以给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如果短期内难以实现学分制教育,可以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创新班、卓越班等方式来逐步推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3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包括从课程内容到课外实践等领域的结合体,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需要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有机配合,需要长期的坚持和长期的转型发展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涉及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当代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同时能够在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