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研究

2019-03-22曹湖云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曹湖云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引进一批思想开放、创新进取的建造者和领头羊。目前大部分农村干部未受过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匮乏,仅凭在处理农村事务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处理乡村事务和矛盾纠纷,不能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效。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是党政机关后备干部的主要来源,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进而改变传统乡村的年龄智力结构和逻辑。

1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1.1 流动性大,岗位职责不明确

大学生村官是后农业税时代的“产物”,在嵌入农村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没有充足的法律法规支持,大学生村官只是一个特设岗位,既非公务员,也不是干部,大多只是从事文书相关的工作,身份的界定不明确,被乡镇政府借调的现象较普遍。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最多可以任职两个聘期,一个聘期的时间为1~2年。一般而言,大学生会选择在农村服务一个聘期,选择工作6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仅占极少数。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复杂,趋向多元化,职业规划不清晰,对自己任职期满之后的出路感到迷茫。农村交通不方便,居住条件落后,致使大学生村官把服务基层当作“跳板”,任职期满后,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下,一旦获得预期的政策利益,他们就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公务员或自谋出路,想办法离开农村。只有少数人会选择继续签订聘用合同服务基层。三年一个聘期,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任职期较短,刚一熟悉工作环境就面临着聘期满后的出路问题,村官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作用的发挥也相当有限。

1.2 待遇偏低,职业发展不确定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面向全国各地,跨省、市、县任职的现象很普遍,选拔出来的村官队伍大多为女性,在体力方面不如男性。此外,我国农村基本是一个熟人或半数人社会,主要依靠人情和亲属关系网络组成,村官的内部关系存在利益组织化现象。村民们不愿意接受外来力量的安排,喜欢按照当地一贯的风俗习惯做事,并非土生土长的大学生村官难以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信任和接纳。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和出路问题,国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地方政府并未按要求贯彻落实,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也低于政策规定的标准,与公务员相比,明显偏低。为此,大学生村官心理不平衡,对任职期满后的出路问题普遍感到迷茫,这些都会间接或直接地打击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1.3 缺乏经验,专业对口度低

大学生村官知识体系宽厚,创新能力强,干劲十足,对到村任职热情十足。虽然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论性强,但专业知识结构性单一,知识复合性和综合性不强。许多地区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对专业没有设置要求,人才选拔的针对性不强。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农业发展工作需求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真正应用到农村实际工作之中,导致人才的浪费和专业知识的荒废。调查显示,具有农学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村官占比仅为4%。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欠缺,工作容易脱离村情和民意,无法给村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大学生村官成长背景远离农村,不熟悉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人际沟通、组织管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需要一定的“磨合期”来融入基层管理服务。由于专业对口度低、 专业知识欠缺,大学生到村任职后,无法满足当地人才的需求,这成了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2 促进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

2.1 发挥政策制度导向

新形势下,应完善政策制度导向,明确大学生的岗位职责,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之中。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配时尽量采取生源地分配原则,依据专业进行岗位分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比如:完善大学生村官聘用考察制度,在选拔任用大学生村官之前,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强化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让全社会了解大学生村官制度,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感和合法性;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进行清晰分类,建立相应的岗位规范。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知识和职业发展能力进行专项培训;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业绩考核档案,以此作为大学生村官提拔晋升的依据。地方政府要发挥大学生村官工作业绩的支持和激励作用,增强职业选择之间的路径衔接性,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待遇和任职期满后的出路保障。同时,可减免在职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的学费,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无息贷款;在高校增设与农业经济相关的硕士学位专业,加大研究生报考的激励强度,以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2.2 优化管理服务环境

大学生村官具有自利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进而达到实现良好的工作环境、物质待遇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国家要对城乡一体化和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宣传,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当地农村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淡化本土和宗教观念,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地方政府还可建立和实施由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牵头的“大学生村官导师制”,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和生活动态做出及时了解,加强大学生村官思想层面的引导,并在农业方面进行指导,以便让大学生村官更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为其排忧解难。此外还可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交流与管理机构、大学生村官网站和心理咨询室,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环境; 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数据库和专项经费,发挥电子政务工作和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将线上培训和线下指导相结合,开设网络课堂,成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实地考察。更为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通过为其安装空调、电视、热水器等设施设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用待遇留人,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3 提升村官服务能力

大学生村官缺乏对农业种植规律和相关农业政策的了解,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发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到来,大学生村官要转换思路,坚定信念,立足扎根农村基层,服务基层群众的理念,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将大学生村官制度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学懂弄通做实,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访,尽快熟悉环境,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当地的风俗习惯,让村民从心里接受自己。通过组织各种技能培训会,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技能,增强沟通能力和农村基层工作能力,适应与当地村民的思维观念差异。大学生村官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深入田间地头,虚心请教当地村干部和农业技术能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处理棘手问题的经验。通过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基层顺利开展工作,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大学生村官要利用业余时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向村干部请教农村工作方法,增进与农民交流的本领,提高开展工作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能胜任多项工作的“多面手”,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村官。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