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机制的构建
2019-03-22杨春扬
杨春扬
(天津美术学院,天津 300141)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多样化的文化方式的传承、记载、歌颂和承载这一历史过程和现实的文化综合体”。
1 红色文化概述
1.1 内涵解读
有别于其他众多的文化,它的根本在于“红色”。这样的红色情结中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不仅只是红色和文化相加,它渗透出的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代表了传承、融合、积淀和创新。
社会历史的发展见证着一切,红色文化也印证着近代中国的成长历程。红色文化包罗众多,从物质到精神,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秉持传承红色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继续繁荣向前的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近40年的沧桑巨变,牵动着民族的精神,更坚定了人民的信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社会发展的内涵基础,是改革开放的精神诉求,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文化依托,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动力源泉。
1.2 红色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就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学生的革命史教育和精神引导。1951年5月,刘少奇同志提出,“我们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要真正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宣传马列主义, 用马列主义教育人民,提高全国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打下思想基础”。
1944年在河北邯郸,晋察冀日报社首版发行了《毛泽东选集》,随后,《毛泽东选集》的第一至四卷相继出版发行,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热烈反响。这部选集,囊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和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是红色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一部重要著作,使得全国各高校掀起了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热潮。
同时中央要求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加强有关革命史的教育内容。从1949年到1953年,教育部确定《新民主主义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必修课程。1953年6月, “新民主主义论”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并且规定了教学时数以及讲授内容,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中国革命历史教育。
除了重视革命历史教育,借助文学艺术形式也是当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为当时的革命历史斗争红色文化作品奠定了基调,丰富和发展了当时的文艺事业,一大批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涌现,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形式众多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被充分重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红色文化的凝聚作用、激励导向和积淀探索,剥离了原有的革命文化外衣,呈现出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红色精神,使红色文化带着崭新的面貌继续发展。
另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中共党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列为必修课,作为红色文化发挥历史革命教育功能的延续,1985年以后,改用《中国革命史》代替。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革命教育史的新课程教育方案,也就是目前高校仍在深入推进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思政教育课程。这样连续性、传承性的革命教育史不仅是为了给广大青年学生普及创业维艰的过去,更是要铭记影响后代的功绩,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3 红色实践课堂
作为主体教育形式的重要补充,红色旅游的发展更是弥补了纯粹课堂教育的单一性。丰沛的物质基础必然要伴随着精神矍铄的熠熠生辉。红色旅游的兴起,反映出人民在经历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在精神诉求上的又一提升。
从党中央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讲,也是一项传承与发展的重大决议,将红色旅游以实践课堂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旅游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历史、缅怀先烈、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又一平台。
2 大学生党建工作解析
2.1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整体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学生党员无论在思想上、 学习上都应该是广大青年学生中的榜样和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因此加强引导和管理,教育和培养学生党员成为更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分子,是基层学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根基。
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环境和阅历的影响,思维相对活跃,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且知识结构广泛,这就使学生群体在思想建设工作方面的难度有一定的加大。同时作为青年人,对自身的发展和人生规划未必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主动地去接触先进的政治性和严格的组织纪律。
所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想信念的正确引领,不仅是一种工作任务,更是一种对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思想核心。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对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进行管理和培养,创先争优,夯实基础,激励帮扶的过程。
2.2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直面新时期国际、国内及高校环境的变化,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就其主体性而言,在思想上存在明显缺失。
第一,入党动机复杂化。学生面临多重的舆论思想和社会实际的影响,产生的多重考量。基于未来就业、能力证明、父母要求等因素的动机不在少数,真正受到周围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影响,达到精神上、信仰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原因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大学生党员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入党前积极表现、严格要求,入党后放松要求,没能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甚至依仗学生身份,不重视组织生活,缺乏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认同,在普通学生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仅对主体的分析而言,思想入党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也很难量化管理或考核。对于入党动机的考察重形式轻效果,教育管理过程更是重要求轻实效。
3 融合发展机制的构建
3.1 全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
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学生多重的精神诉求,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过去的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往往被动,一味单纯地接受书本教育为主,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红色文化的教育往往缺乏落地生根的实效性。
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党建工作融合,从根源教育入手,重点加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让整个课程更加连贯,在脉络上更加顺通,通过红色文化、经典人物的具体化、实践化、形象化,可以让学生把理想信念和个人成长更容易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从思想入党的角度接受再教育,在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中,理解接触社会、服务群众、奉献人民的真谛,在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中增长才干。
从根本上讲,红色文化教育目标的提出,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无论在精神诉求、学习本领、品德修养等方面,还是作为优秀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都应建立在深刻把握红色文化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将红色文化教育的整体建构之中,融入党建工作要求和原则,正确有效的加以引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反思与重塑
改革开放近40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时常受到来自西方舆论思潮和全球化影响的冲击,思想、文化、 传统、 意识都被投入全球的范围内进行碰撞和交融。红色文化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起到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指导思想的坚守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党员,就要更好的发挥效能,联结融合,参照学生主体的教育,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培养一个学生党员也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积极分子的考察,从预备党员的锤炼到正式党员的模范,犹如一个程式化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鲜有理性的价值判断和明确的主动辨析。
思想建设是根本,政治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同样要以人为本,这与高校学生工作以生为本的原则相一致。坚持红色文化教育与党建工作的结合,遵循认识实践的指导规律,充分利用好资源、好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则未来可期。
从源头上把握青年,从根本上抓住重点,根据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素养和道德追求。
4 结语
思想问题必须用思想的力量和方法解决。毛泽东指同志提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方法实质就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和影响学生作为主体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