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思考
2019-03-22黄震艺刘楚
黄震艺,刘楚
(广州航海学院,广东广州 510700)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是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鉴于此,文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客观地分析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探索新时代下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1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强调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和首要地位。党的政治方向指引高校的办学方向,高校的政治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中国大地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为培养政治合格、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专门人才提供政治保障。
1.2 是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应该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推动“两课”协同育人,将人才培养有效融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工作举措当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着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3 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核心在于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将政治上的要求融入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为高校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新时代做好高校党的建设必须首先从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抓起,党的政治建设是统领和核心,对党的其他建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推动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只有牢牢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各级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凝心聚魂、强身健体,更好地激发高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发展。
2 应然: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2.1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政治理论水平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党组织素质的直接体现,一个党组织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组织的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因此,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对于一个政党的重要作用在于,它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就能有效地把党的整个组织和广大党员聚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党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党组织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是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基”,为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2.2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高校党组织作为高校的领导组织核心,肩负的重大任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始终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引领力、战斗力、凝聚力,发挥好政治核也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和有效进行,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3 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保障:培育高校党组织的良好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一个政党政治总体运行状况的“晴雨表”。高校作为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主要机构,是广大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都在这里,“有什么样的高校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干部作风。所以,要营造“未来”风清气正,应该严抓、紧抓、抓实高校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建设,筑牢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保障机制。学生重学业、重提升,老师重教书、重育人,教书、育人、养德,保风清、立正气,营造廉洁环境、营造纯净学风、打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实然: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夯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基础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因此,高校应积极做好学习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把它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功,使广大党员干部加深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发挥“两课” 在青年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保证应有的学习时间,抓好高校党员干部和教师理论武装工作;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政治文化; 以信息网络化党建建设为突破点,不断提升髙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广泛性和现代性。
3.2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切入点,领航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方向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加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党员队伍数量大、结构多元,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高校要努紧密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发挥不同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党委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基层党组织要创新方式方法,把“四个合格”要求落实落细。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教师党员要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做敬业先锋,做育人表率。学生党员要立足带动全体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榜样和引领作用。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推进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中走在前头、当好表率。
3.3 以高校党组织制度建设为抓手,筑牢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保障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提高和升华,也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规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注重不断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一套完善严谨的制度,是一所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根基和保障。高校党组织应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党的政治建设。一是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将这些制度作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强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二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坚持围绕高校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执行落实、统筹安排、教育管理和工作带动”等责任,以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好作风、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