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探析

2019-03-22朱惠娟丛玉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教民办高校融合

朱惠娟,丛玉华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后,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协同发展的基本方式。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实现转型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选择。

1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探索

民办高校市场意识更敏感,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对地方和行业企业的依赖性更强。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中,独立学院做出了很多极具创新性的探索。

(1)与当地领衔企业共建企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与绍兴市创意企业金德隆文化创意园合作,联合共建绍兴文理学院创业学院金德隆分院。双方将共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共同制定创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导师团队,共同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共同争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企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围绕当地主导优势产业建设学科专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厦门理工学院学校紧密对接厦门及周边区域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形成了机械装备、光电信息、新材料、城市建设与环境、软件与信息服务、设计艺术、文化传播、数字创意等专业群,涵盖了工、理、经、文、管、艺等学科,逐步形成“强工程、大文化”的专业布局。

(3)校企共建产学研用集成平台,促进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烟建集团采用“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 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实行量身定制,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和学校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操标准,实行企业冠名制,实现招工与招生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订单教育”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业,使学生进校后就有归属感,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实现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格局。

(4)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入融合。许昌学院多年来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先后与许昌市教育局、长葛市人民政府、鄢陵县人民政府、许继集团、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瑞贝卡集团合作举办许昌学院瑞贝卡学院等,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5)吸收国际应用型高校的建设经验。吸收国际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为当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支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一带一路”,探索海外办学新模式。2010年起,学校和中国民营企业红豆集团开展合作,共同建立柬埔寨海外应用大学。2012年和红豆集团联办西港培训中心。

2 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意愿十分强烈,但产教融合现实与期望反差还是较大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的作用有待加强。政府在产教融合中,虽然有政策的指引,但在各个主要环节的配套制度制定、法制化建设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2)企业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在拓宽参与途径,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各个方面都做了自己的努力,但企业以盈利为主,虽有政策导向但在制度和法律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划分,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另外,对民办学校的地位会带有偏见,所以会出现行动力不足的现象,为学校提供的资源并不理想,提供的资源主要是实践设备、实习实训场地、师生建设资金、学生实习岗位等,但多为短期合作,没有形成科学深入的合作模式,也并没有长效机制。

(3)民办高校教育体制较固化。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中,在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中不断探索和推进。但因民办高校的特点是:一是办学经费来源与投资主体单一,在办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要承担自身发展的经济压力;二是教育模式单一,大部分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机制,在创新教育领域起步较晚,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并不活跃;三是政府支持不足,民办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相对于公办院校差距非常大,在促进高校发展的很多领域积累较少,较难突破。因此在产学融合中合作对象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提供的相关资源有限,管理机制不够规范,合作关系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即便是与大企业有所合作,也是流于浅层次,关系比较简单。

3 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

(1)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产教融合不是企业和高校两方的融合,而是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的合作,政府在产教融合中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走人才战略,节省人才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高校提前认识市场,由市场来引导人才培养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企业和高校双赢。为保障产学融合,取得理想的效果,政府要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制定出具体的制度规范企业和高校的合作行为,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各方利益,对企业和高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提出科学的评价。

(2)企业主动性的提高。企业在产教融合中,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注重人才战略,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培训、人才输出和创新资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提供实习实训等软硬件资源,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环节,积极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并进行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高校教育加强企业职工的培训提高。

(3)民办高校自身的改革。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寻求自身的发展:首先,多途径获取经费来源,打造自身特色,吸引社会投资,争取政府补助,开展社会培训;其次,改革教育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性人才培养,利用自身资源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教育。考虑到持续性发展,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选择优质企业,展开长期合作。

4 结语

民办高校的产教融合过程需要政府、 企业和高校三方的合作。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企业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的优势提高主动合作意识; 民办高校改革自身弊端,发挥自身优势,在政策支持下,寻求适合自己产教融合模式。

猜你喜欢

产教民办高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