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主观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使用及批评
2019-03-22段晓光
段晓光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本文指出的主观声音,是与视听语言中的主观镜头相对应的一个声音形式概念。主观镜头是指画面模拟作品中人物的视点,通过表现剧中具体某个人所看到的画面而传达信息,仿佛亲眼所见,身临其境。主观镜头已经在影视作品制作及理论研究中被广泛熟知和使用,在此,将不再赘述关于主观镜头的使用及其作用。李琳在《影视剪辑实训教材》中提出了“主观性音响”的概念:“是指镜头中没有的声音,是创作者为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理而人为加入的一种音响。”这个定义更强调的是导演或后期制作人员在实操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本文的主观声音与其侧重点不同,更强调观众的反应与思考及对文本解读产生的影响,笔者将其与主观镜头相对应而下的定义为:声音模拟作品中人物的听觉,通过表现剧中具体某个人所听到的声音而传递信息,仿佛亲耳所听,带来思考。
二、思考与研究价值
影视艺术是视听的艺术,这并不代表着在“视”中的概念就一定要在“听”中也应找到相应的概念。尽管目前的影片在声音的真实性和声音的形式运用上都得到了重视,但本文对主观声音的思考,是因为人们有意识解读“视”的形式技巧与内涵,却忽视了“听”的表现形式。很多人,包括一些学生,在谈及声音的时候便无从下手,只了解声音分为人声(又包含对白、旁白、独白、地方方言)、音乐、音响的一些概念,但对其分析,只能说渲染气氛、烘托主题、表现人物、体现真实感等死板的套话入手,这当然是正确的,它们的确可以达到以上作用,但并没有对声音的使用进行深入挖掘。笔者提出的“主观”声音在很多影片中都已使用,但却没有一个符号可以使我们像对主观镜头这一符号一样可以瞬间做出反应并对其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提出符号概念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影视作品欣赏活动中可以很好地对声音分析做出反应,并以此推动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发掘声音表现的新形式。
三、主观声音的使用及其作用
与其他声音的使用一样,都是对整体叙事文本服务。声音的技巧选择往往会影响受众对影片的理解,如《大象席地而坐》中最后的黑幕配上大象的叫声即为观众带来了思考,回味无穷。那么主观声音也一样,为影视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明确概念
通过上文我们已了解笔者提出的主观声音的概念,但仍会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在《江湖儿女》21分钟时歌厅里放的音乐,不也是剧中人物所听到的吗?这需要将主观声音与环境音响比较。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环境音响设计增强真实感,并且它的声源本就是为了让在画面内的所有剧中人物听到的,而笔者指出的主观声音的概念是作品中“具体一个人”所听到的声音信息。
那便又会提出质疑,两个人的对白也属于主观声音吗?正常为叙事需要的两人对话不是主观声音,但如若导演或后期制作人员稍作设计便可能使之成为主观声音。这里需要引出一个更广的概念,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可以分为有声源(画面内)声音与无声源(画面外)声音两种,有声源声音简单地来说,就是指我们听到的声音可以在画面内看到发声源,否则为无声源声音。将两人对白设计为无声源声音与有声源声音的结合,便可以具有主观声音的形式与作用。这个设计在恐怖悬疑类或被惊醒的梦境场景中较为常见,在下文论述主观声音的作用时将会具体分析。
(二)心理基础
影视作品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快感,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视觉快感,我们可以在一个不同于影视叙事时空的时空中,窥视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在社会中,人们想要窥探除了自己之外的他者的生活,现实是不允许我们如此活动的,或认为是不礼貌的。但电影提供了一个窗口,满足了我们可以窥视他者生活的欲望,在黑暗的影院空间中,观众注视着银幕上人物或银幕上人物窥探他者的一举一动,享受着其中带来的快感。较好的例子则为希区柯克的《后窗》。
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从默片到有声时代(当然,声音的出现和发展也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但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声音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逼真还原真实世界的声音。人们不再满足于看的快感,也享受着听觉上带来的快感。电影所拍摄的有选择、有设计的内容为受众提供着窥视的窗口,如《Baby Driver》中男主人公Baby在街上听着耳机里播放的音乐而随之扭动着身体,这是一种不常见的且被放大的活动,在银幕中呈现,受众因沉浸窥视中而并不感到不自然,不会向其反映出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某人正进行这种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或异样的眼光,或克制自己不看的意识活动,反而影片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受众更享受这种活动,似乎也想随着影片中的主观声音而翩翩起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一个空间内有意识的不看,但不能绝对的不听,除非离开这一空间。人们会对听不见或听不清的信息感到好奇,影视也会因受众的这种窥听欲来达到某种效果。
影视作品中打电话的情节可以很好地说明受众的窥听欲。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是两个人的私密活动,在影视作品中这个情节在叙事上也可以制造出更多丰富的叙事效果或引起悬念等,但以日常的旁观视角来进行叙事,观众通过镜头似乎是听不到电话另一端的人在说什么的,有很多导演进行分切镜头而达到叙事目的,而有些导演则是通过将其处理为夸张效果,以剧中人物的视角,能动地扩大为扬声器效果来处理,达到叙事效果。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并不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声音,是有意而为之的,通过处理成扬声器效果而变为主观声音的这一做法的形式也有很多,其达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下文会展开论述。但这无疑满足了观众的窥听欲,他们被迫地听到了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信息,并不感到尴尬,且自动地接受了这种形式,仿佛自己听到的一般,在之后的叙事中有更好的代入感,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三)声音设计
在上文也提到了,不同导演对具体的叙事情节会使用不同的形式,那对于“声音设计不仅包括攻克技术难题,例如如何让声音听得到,如何将音效、音乐与对白进行结合,声音设计师还要为电影画面创造整体的声音环境”。同样的,主观声音的使用也要考虑整体性设计。例如作品中的主观声音是否是移动的?移动的声音就必要营造声音的空间感,达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环绕的效果。在《哈利·波特2:哈利·波特与密室》49分钟时,哈利波特说的“声音在移动”,此时声音就要有空间感。有时作品中的主观声音也需要通过数字处理,比如电话声或妖魔鬼怪的声音。诸如此类的各种设计方式,在主观声音中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体现着叙事视角的转换,也影响着受众对电影是梦的进入感。
(四)主观声音的作用与批评
导演或后期剪辑师将声音处理为主观声音早就使用了,其形式多用多样,受众的解读后果也是各不相同。本文认为主观声音可以起到参与叙事、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设置悬念的作用。
1.参与叙事
这一简单作用换个角度来说却是它的一个弊端,主观声音有时对影视作品营造的真实感造成了破坏。
电影真实性这个话题,自巴赞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讨论,也有许多导演试图将其影片更加贴近生活。那么在主观声音这一角度上,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听到的声音就更加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听到那种声音的。回到上文我们提到的打电话的情节中来,将电话另一端的发声者的声音通过数字技术处理为扩大的扬声器效果(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人物拿着电话,贴在耳边,导演未做分镜处理,却可以听到手机扬声器效果的声音)。这的确可以使得观众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在叙事上也可以使得内容更加饱满,除去了悬念设置,观众可以一下子清楚电话内的声音信息。但这也会使影视作品的叙事视角发生微妙且短暂的转变,镜头摄录的内容与受众听到的内容不匹配,观众因为专注于影片内容或满足了自身的窥听欲,往往察觉不到,但的确从旁观者的角度被迫转为第一视角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定情况下往往却是破坏了影片的真实感。可以使得自身更好地进入影片的叙事环境,那不是更具有真实感吗?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中,这种真实只是心理上的真实,它只满足了叙事的凝练和受众的窥听欲,它的确破坏了对于真实生活的再现。
在这一点上,我们以《绿皮书》中22分钟时的接电话段落进行简单分析。在此段落中,我们可以细微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博士的声音,但一点都不清楚,我们只能通过男主人公和妻子对微弱的电话声音的回复与其二人的对话明白博士究竟说了什么。这样的情景,真实还原了现实生活中接打电话的情况,而且叙事视角未发生变化,摄影机只是“客观”地摄录了当时的画面和声音。如若这个段落使用主观声音,将电话内博士的声音通过数字技术公放出来,则为多余,因为即便是使用主观声音使得观众听见,剧中的人物也要“装”做没听见而再进行对话。
听觉元素也可以参与叙事,作为叙事过程的一部分。这也如同视觉元素光线的作用,例如,在黑暗的环境中,剧中人物用光线(如手电筒)照出对剧中叙事产生意义的物件,这样,光线便参与了叙事。主观声音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剧中人物听到了对叙事产生意义的信息。这一点在《寂静之地》中得以体现。这部影片有如姜敏在《影视艺术教育》一书中提到的“寂静是最响亮的声音”,本是寂静的影院和影片就更能让我们注意声音元素的运用,但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重点在于这部影片对主观声音参与叙事的段落分析。
《寂静之地》中运用了大量的主观声音。如在影片12分30秒时,男主人公调试求救电台时听到的电流声和按下求救按钮的声音,均是模拟剧中父亲戴着耳机时所听到的声音。在影片26分钟时,女主人公拿着听诊器听肚中婴儿的心跳声,首先我们听到的是模拟剧中母亲所听到的主观声音,其次,刻意增强肚中婴儿急促的心跳声,也恰到好处地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急迫感,暗示着后面女主人公即将生产,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剧中大女儿是个聋哑人,父亲为了让她听见声音,尝试着各种方法,父亲在音响上取下了小的可以增强频率的放大器,作为耳麦,它也成为后文打败怪物的重要物件。在影片73分钟时,受众听到的声音是模拟大女儿听到的由耳麦产生尖锐刺耳的主观声音,当她下意识地关掉耳麦时,通过画面中听不到大女儿和她弟弟的呼吸声便可知,制作人员模拟了聋哑人的听觉世界,寂静且如同堵上了东西一般,直到玻璃击碎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转换为“客观”声音。这种尖锐刺耳的声音只有大女儿一个人听见吗?在影片82分钟时,大女儿将耳麦放在话筒处,杀死怪物后(刚开始放在话筒时听到的强烈的尖锐刺耳的声音是为了突出这个声音对怪物的威力性,或者也可以说是模拟怪物的听点),我们的确也听到了微弱的尖锐刺耳的声音,但当她将耳麦移走时,那个声音便消失了,由此可知,在此前出现的类似的声音,均为模拟剧中人物大女儿所听到的主观声音。这些主观声音对完成影片的叙事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如果不使用这种形式的声音处理方式,那这部影片呈现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2.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代入感这个作用其实在上文中的接打电话情节中也有所涉及,接打电话时使用主观声音,会产生一种被分享的心理感受,使得电话内的信息给剧中人物带来的影响,我们更能够理解和感受,比如剧中某人接到电话,我们听到“车祸”和“婚礼”就是不一样的感受,我们会根据剧中人物受到信息所反映出的情感而得到相同或相反的情感。
主观声音使受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认同剧中人物的情感活动,并且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在此以影片《大黄蜂》12分27秒时女主人公起床刷牙的段落进行分析。女主人公被闹铃吵醒,打开磁带机,此时歌曲《Bigmouth Strikes Again》(《多嘴多舌的人又来了》)响起且声音渐大成为配乐的标准音量,35秒时,我们发现原来女主人公还戴着耳机,并且接下来还拿着磁带机去洗漱,便可知,此段落的歌曲为主观声音,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模拟了剧中女主人公耳机中听到的歌曲,而并不是音乐。影片灵活多变的声音设计,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听觉快感,也包含着丰富的潜文本。
音乐与主观声音有什么区别?在这一段落中这首歌曲放与不放有什么差别?从我们的观影感知上来说,的确没什么可以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对于中国受众来说,因为不是母语音乐,音乐的内容便容易被忽视,受众觉得好听,跟画面没有明显的不匹配就够了,并且女主人公随着耳机里的歌曲面对着镜子打鼓点的动作很带感。这种娱乐性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不戴耳机,直接配成音乐不就可以了吗?后期配制的音乐往往是导演或剪辑师根据电影段落的需要添加的,有些较为重视的导演,则为了完美的配乐而剪辑画面,这都体现着导演或后期制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音乐可能与主题或人物心理有关,也可能没有。但我们知道,本片的这首歌是女主人公自己的磁带机里放出来的,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歌曲类型也不同,所以这首歌从侧面也反映着女主人公的性格。再者我们从歌名和歌词分析,“多么甜美……我只是和你开玩笑啦,当我说,我想敲碎你嘴巴里的每一颗牙……”从歌名和歌词中我们便知道,这首歌与后面的叙事情节是相吻合的,因女主人公总被人讥讽,她可能真的想敲碎他们嘴里的牙,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允许那样做,只能面对镜子模拟敲打鼓点动作来发泄自己的压抑心情,那么观众看到这个画面,由于这一段落创造的代入感,随即也似乎得到了释放的快感,这里的主观声音营造的是一种环境的代入,一种心境的代入。最后从观众心理角度分析,这一段落营造的代入感,有助于满足受众窥视欲与窥听欲。随着音乐起舞似乎只是我们独处时的一种私密活动,大多只是在亲人面前或者洗澡的时候的一种个人情感的释放活动,但这一段落,将女主人公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我们被分享着她的歌单,被分享着她的动作,也主动享受着其中的快感,观众的欲望被满足,便更期待接下来的叙事与活动,深深吸引着受众主动进入影片。
主观声音的强烈代入感,对营造受众“沉浸式”体验环境有很好的帮助,受众可以通过所见及更为有效的所听而进入一个全新的“梦境”。
3.设置悬念
悬念在影视作品叙事中表现为悬而未决的事情,它影响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进入及吸引着观众对故事的关注。主观声音在设置悬念这一作用上较为常见,也起着拓宽叙事及画面空间的作用。
使用主观声音形式与未使用主观声音形式,影响着作品中设置悬念所带来的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先来谈不使用主观声音所带来的悬念效果,比如我们创设一个情景,剧中一个人物接到某人的电话,此时对话不做主观声音处理,而匆忙离开了画面空间。受众会想知道对话的内容是什么,并继续跟着情节去探寻这一信息,这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悬念设置的效果。这也是普遍设置悬念的方式,强迫引导受众关注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如若在此使用主观声音形式,则可以从信息中明确原因、事件,这只在传递信息上起到作用,并有强烈的代入感,属于上文所谈及的作用。
使用主观声音形式设置悬念,在惊悚、恐怖等类型的电影中较为常见,这时的主观声音不仅设置了悬念,而且还灵活地创造了“梦幻”的新空间,较直接由画面营造新空间不同,它更为方便且积极调动着观众的想象与思考。我们以《哈利·波特与密室》中48分钟时的段落进行简要分析,哈利在帮吉德罗·洛哈特回信,哈利听到“Come on...Come to me...”的声音,而吉德罗并听不到,此处的声音是模拟哈利的听点。接下来的情节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声音处理,这都无疑增加了神秘感,观众跟随着哈利的听觉共同思考着这一声音是谁从哪发出来的,并希望跟随着哈利从接下来的情节中找到答案,达到了很好的悬念效果。并且,声音拓宽了画面空间,在可以看到的视觉空间内,充分思考着这个声源的所在空间,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在《哈利·波特》系列中这种方式很常见。同时,影视作品中创造梦境中的声音及萦绕在剧中人物脑海中的主观声音,也都增加了悬念效果和恐怖氛围,如哈利经常被梦中的声音所惊醒及《招魂2》中女主人公在虚实时空的穿插活动等。
在影视作品中加入主观声音元素,可以改变作品的叙事节奏,以达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叙事中引入主观声音,可加快影片叙事节奏,表现为剧中人物激烈且有目的性的行动,可以作为矛盾冲突点继续调动观众的积极性;或可使节奏变得舒缓,表现为剧中人物陷入沉思等,对人物心理描写起到表现作用。
四、结语
主观声音为影视作品声音形式的使用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影片的解读创造了更多的空间,这是一种观影活动时的角度与方法。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主观声音元素的简单分析,可以发掘影片丰富的潜文本,主观声音的作用也为影片制作与分析提供了价值。在今后的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发掘影视表现形式的新的视角与方法,结合已有的或相临近的理论概念,推引出更具有符号意义的新角度和新概念,以便今后的影视艺术作品制作及其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