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同生态为基础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创建

2019-03-22徐大叶

传媒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场馆管理体系

徐大叶 王 宁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当前,虽然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具备了智慧化的服务体系,但是在这种智慧服务体系中,忽略了人的主体作用,所以当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应当结合人的智慧来共同发展,将智慧服务管理模式放在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首位来协调协同理念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图书馆的持久性发展。

一、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

当前大部分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渐朝着信息知识方向进行发展,以智慧服务的理念来提高人们在图书馆中的阅读体验,但是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管理体系并未成熟,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为了保证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满足人们当前多元化的需求,一些科学家开始对智慧服务的核心以及服务理念进行深入研究,但是科学家对智慧服务体系的研究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将智慧服务理念和人的阅读需求进行相互结合,所以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步阶段[1]。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当前的新型技术,以及图书馆服务先行理念,来调动大众进行协同化的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工作。

二、以协同生态为基础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途径

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功能主要是为读者提供文献的借阅以及信息的咨询参考服务,图书馆的本质是为读者保存一些文献以及信息,但是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渐从知识服务到智慧服务进行转型,因为知识服务体系是对读者的阅读事实进行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是将一些逻辑抽象的现象进行归纳,但是智慧服务管理体系是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一个创造,在整个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并且根据大众化的协同发展来实现公众的智慧服务管理体系。所以根据图书馆智慧服务管理体系的特点,协同生态下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可以进行协同化的场馆建设和资源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手段。

(一)协同场馆建设

协同化的图书馆场馆建设由于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需要从图书馆场馆实体建筑到馆内的空间布局,利用硬件化的设施以及服务环境进行规划[2]。在图书馆场馆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辅助完成。虽然这部分专业人士可以利用过去以往的建设经验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针对不同情景下的用户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协同经济下的商业发展平台,来将图书馆内的信息进行网站和微信服务号的建设,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图书馆场馆建设和优化工作中,比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微信投票的方式,来吸引读者中的专业人士来参与场馆的设计,从而实现场馆设计的最优发展。

另外,在图书馆场馆建设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也是智慧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以往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仅仅是靠政府部门的拨款来进行智慧服务体系的建设,但是随着当前协同生态经济下的发展特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运用图书馆本身的优势来在一些公共非营利的活动中,以众筹来获得用户的信任,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从社会捐赠以及用户捐赠的资金来进行协调化的场馆建设。

(二)协同的图书馆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协同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发展,从而可以深入建设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关经验的工作者来指导实际的工作,使得图书馆的工作发展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从而建设协同生态智慧服务体系[3]。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内在来进行图书馆资源的协同化建设,构建协同生态图书馆发展体系。由于在实际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一些用户不了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举办相应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活动,来吸引用户参与到图书馆资源的健身活动中,另外,为了深化图书馆协同生态建设,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分布式的图书共享交换模式,调动广大的用户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中,从而形成智慧化图书借阅模式。

总之,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变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原有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中融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从而促进图书馆智慧化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对图书馆协同化发展进行全局的布局之后,应当以协同生态为支撑,来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促进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场馆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