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多元服务路径探究
2019-03-22刘相民
刘相民
(肇东市图书馆,黑龙江 肇东 151100)
一、引言
公共图书馆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公共资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服务之中,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了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一)新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融合速度缓慢
目前来说,虽然国内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如建立起网络借还书系统、书籍查询系统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的情况,如借还系统老旧,甚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系统等。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满足不了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身就发展缓慢,专业人才的缺失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有些地方的图书馆因为缺乏人才储备,无法及时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也比较弱,从而导致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缺失。第二,受制于当地的经济状况,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缺乏互联网平台建立资金,并且,有关部门往往不重视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当地GDP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阶段,地方政府将资金主要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发展上,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则无余钱可用。第三,即使一些地方政府花费人力财力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信息技术平台,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公共图书馆无人问津、白白消耗了各种资源,却缺乏五福对象,从而降低了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效率。
(二)社会公众借阅水平低,阅读习惯尚未转变
生活节奏快速化、时间碎片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阅读习惯也逐渐以碎片化模式为主,也导致了图书馆借阅水平的下降。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社会公众多选择通过手机来接收新信息和新知识。比如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新闻等媒体平台就因为其获取的便捷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多地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并且,随着网络文学的愈加繁荣,更是加速了纸制书籍的衰落。再者,即使有些图书馆已经建立起网络一体化服务体系,但受制于运输、配送、借阅等流程的多样化,用户借阅一本书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送达。对于一些热门或经典的书籍,往往出现“一书难求”的情况,用户必须要等到书籍被收回后才能借阅,甚至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也增加了用户的借书成本,导致借阅水平的下降。
(三)技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根本上说,公共图书馆属于服务类机构,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当前发展现状来说,绝大多数的图书馆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服务制度,但在贯彻执行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不罕见。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升,但这些技术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要改善服务质量,就必须抓住要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大力推进服务制度的建设以及现代技术的更新换代,精准化对用户进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然而,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尚未形成如此高效化精准服务,也没有根据用户的年龄段、喜好等特点来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分析。这也导致了服务恶性循环,不利于图书馆整体服务的深化推进。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改善路径
(一)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力度,提升新技术与服务水平的融合
“知识就是力量”,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养成全民阅读习惯,就必须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高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程度。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网络设施,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看书难得现状,从而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
要提升新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融合,要从根本上改善图书馆服务理念,切实提高图书馆员工的素质水平。一方面,图书馆要积极组织员工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涉及服务能力的提升,也要涉及专业技术的操作、图书馆管理、数字化软件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和人才筛选制度。不仅要主动吸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对于一些经过培训依旧无法掌握相关技能的员工,也可以对其进行裁减。作为一名公共图书馆员工,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服务人员,应当耐心、认真地为阅读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使读者有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完善公共图书馆借阅系统,满足用户阅读习惯
在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馆中,存在文献资源短缺,新资源匮乏,以及对各类资源尤其是期刊资源的整合不到位等问题。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的优秀期刊数据库,将网络环境和网络技术利用到书目检索、文献咨询等网站,要主动与国家、当地政府机关、各级图书馆以及各文献数据平台加强网络资源共享,实现文献资源的改革。可以多加采购电子阅读设备,在馆内建立起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阅读平台。这样不仅能提升读者的检索效率,也能保证馆内的各种资源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充分合理利用。比如说,对于某些热门的期刊或书籍,即使纸质版本已经被用户借走,其他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平台进行在线阅读,从而使阅读不受传统模式的制约,改善群众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三)提升公共图书馆技术服务水平
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被称为“公共”,就在于其服务对象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在实际生活中,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中也必然会存在一些特殊人群,如盲人、识字不多的人等等。对于这些特殊的阅读者,公共图书馆不应采取忽视的态度,要不断完善馆内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比如,可以建立有声阅读系统,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导入声音系统中,呈现给读者的是期刊的音频资源,这样就可以不用阅读,用耳朵听就可以获取新的知识,这也能够改善用户对阅读的固有印象。对于一些空闲时间较少的读者,还可以采用电子阅读订购,或者通过官网平台、公众号订阅、邮件发送等方式来对期刊资源进行推送。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促进了信息的互联互通,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为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提供良好支持。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建立起在线阅读平台。可以将图书馆的现实场景采用三维动画的方法传输到客户端,这样用户就不用跑到图书馆,在家里直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就可以切换到图书馆的三位环境中,甚至可以全方位地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查看,寻找自己所需,并在线阅读。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更要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探索多元服务路径,提升服务水平,满足读者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改善资源服务体系,注重服务结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地创新,进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