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意蕴与时代使命

2019-03-2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艺观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王 丹

(沈阳音乐学院 思政部,辽宁 沈阳 110818)

习近平文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理论,开拓了中国文艺的新使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连,充分证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兴盛。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加快,我们有必要梳理文化自信的历史发展脉络,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体味民族崛起与文化的复兴。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基础,民族的复兴必然以文化复兴为旨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和基础。

一、历史演进:民族强盛与文化自信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国家”视阈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文艺创作的根基在人民。一切创作的源泉都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国文化自信的确立与民族强盛和时代作品的群众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华文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两宋与明清的不同繁荣阶段。国家的强盛、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这些先进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熠熠生辉,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

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文字的产生。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书画同源”的表意符号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文字——甲骨文,并成为汉字的雏形。甲骨文的出现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语言得以保存,为人们社会交往的扩大提供了便利条件。文字记录了人类历史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等各家学派相互论战、相互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如儒家提出的“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为治理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置于天地之间,倡导人的行为遵循自然规律。

秉承春秋战国时期的文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便利,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不至于因外来侵略与改朝换代而变得束手无策。在汉代,儒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卓然而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大同”“德治”等伦理政治理念一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由统治者的积极主张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认同意识,使中华文明产生了更为广泛的世界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陷于分裂的状态,文人墨客借助老庄哲学的处事方法表达对苦难社会的关注与无奈。“儒道互补”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文化品格的典型代表。到了隋唐时期,开启了一个自由而辉煌的时代。唐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接纳外来文化,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互访交流,允许外国人在唐朝做官,促进其它国家的发展。唐朝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的发达、社会的和谐使中国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政治文化成为很多国家和民族喜欢和模仿的对象。

到了宋朝,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和科技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宋朝健全了一整套的文官制度,使中央与地方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政治上的理性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举制度以规范、严格的程序使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人物能够崛起,范仲淹、欧阳修等一批杰出人士脱颖而出。宋代在政治理念、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肌体之中,特别是以儒学复兴为标志的文化繁荣对整个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亚洲儒学圈。

到了明代,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天下一统的安定局面营造出了一个安全、便利的商品市场。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密切了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关系,成为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壮举。明代文化基本上形成了士人文化与市民文化互相包容、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各种题材的小说的发展,将文学艺术推向了顶峰。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到明朝传播西方的宗教、哲学、数学、天文等科技知识,同时在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协助下开始向西方译介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典籍,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包容开放心态。在较为平等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在西方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世界变化所持有的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由艺术创作者创造出来的丰富的文艺作品仍然回荡在人们的耳畔。广大的艺术创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文艺作品的形式,丰富艺术作品的样式,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积极学习前辈的“文艺观”理念,坚持艺术创作的人民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创作来源于人民,文艺作品只有顺应民意,才能繁荣发展。文艺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历经曲折:国力衰弱与文化自信的失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文艺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探讨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载体密切相关。回想中国历史的演进,什么时候政治清明,国家文化就会得到快速发展,文艺作品就会得到多样化的呈现;相反,什么时候国家政治体制落后、国力衰弱,文化自信就会失落。例如,明朝后期统治阶级抱残守缺,以血腥政策对待百姓,已经暗含了中国开始走向衰落的危机。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败的过程造成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失落,这与闭关锁国的政策密切相关。1793年,英国派出博学多才、具有丰富外交经验的马戛尔尼率团出使中国,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与这个“神秘的大国”建立联系与交流,从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可是,乾隆皇帝对当时英国使团精心准备的代表西方科技的礼物,如天文器材、枪炮等毫无兴趣,仅仅将之作为一般的贡品存放在圆明园内。乾隆皇帝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错失了与西方先进国家进行交流的机会,使马戛尔尼使团看到表面强盛下的中国所露出的腐朽与衰落,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是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1]65从公元元年到公元1000年时,中国的GDP占全人类的1/4,可是到了甲午战争前夕,中国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工业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6%,而全欧洲占62%[2]73。中国从一个在经济贸易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沦为日益衰败的国家,极大地伤害了国民的自尊心,造成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失落。

闭关锁国的政策违背了文化的开放性特质,盲目的狂妄自大带来了文化自信的空前低落、文化认同的空前虚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华民族的自信荡然无存。汉字学家钱玄同倡导把中国文字与旧道德一起丢入垃圾堆,主张用罗马文字来取代汉字,成为当时人们文化心态的极端代表。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认为“今日世界上最优胜之民族,五色人相比较,白人最优”[3]552,将中国人的种族置于西方人之下。英国近代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了“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中国人会发明出如此之多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在当时中国会遥遥领先于同时期的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为什么中国在近代以来会有如此大的落后与衰败?种种之问,其实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在遭遇西方文化之后显露出的自卑表现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果不能改变现状,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迫切需要从民族文化的复兴开始,用文化自觉去突破“三千年之未有变局”,实现文化复兴之梦。

三、新时代: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的重铸——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时代使命

中华民族从19世纪的落后到21世纪的繁荣富强,在一个多世纪的考验中书写了壮丽的复兴篇章,重新获得了自尊与自信。中华民族的复兴包括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里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中都提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4]。党的十七大明确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从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文化建设,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固本培元,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支撑,多项措施并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使国人逐渐从文化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文化复兴之路上扬帆远航,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逐渐认同,文化自信逐渐得到重铸。

文化自信需要“以价值选择性为起点”。我国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展现出文化自信的强大内核力量,构成了文化自强的重要支撑。着眼于“人民至上”的文化自信,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不仅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同时让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用他们的真情实感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让人民群众感受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健康文明的社会,继而为社会创造一种健康、活泼、向上的生活方式;着眼于“人民至上”,就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价值追求,还要把它当作一种精神信仰,在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全面、客观、深刻地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特点,处理好党与人民相统一的问题、人民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载的责任比以往更加艰巨,不仅要在文化发展演变中学习宝贵的经验,更要在发展中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汲取教训,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挥先进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发挥应有的力量。

第一,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国化进程。当前,西方文艺思潮不断涌入中国,我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这就需要在精神文化领域开展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旗帜与独立的文化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相结合,与中国的国情特点相结合,既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又要注重抵御不良社会思潮与文化的侵蚀,主动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助推现代化的发展,用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正能量。

第二,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时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于文艺创作的要求上。从我国文艺创作的现实境况来看,文学艺术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出题材丰富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他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要求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文艺创作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文艺工作者应该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为人民创作的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文艺创作的质量。文艺创作要理性地面对现实,面向人民群众,时刻谨记人民永远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土壤。只有艺术创作者永远同人民心连心,艺术之花才能永远盛开。

第三,以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实践化进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实践化的具体彰显,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推出精品力作,繁荣文艺创作;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繁荣文艺创作和推动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呈现出中国民族特点、民族形式,形成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实践化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文艺思潮、文艺范式和文艺现象,需要艺术工作者有使命、有担当,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只有能引起人民群众思想共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才是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文艺作品。艺术工作者要耐住性子、静下心来、不畏劳苦、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把富有魅力的时代作品奉献给祖国。

猜你喜欢

文艺观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夏目漱石《草枕》中那美人物形象与“非人情”美学
胡风的性情与悲剧
论朱自清创作中自省意识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