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成果转化联动模式研究
2019-03-22张军钱娜
张军,钱娜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江苏无锡 214064)
1 众创空间的概念及现状
1.1 众创空间的概念
众创空间指在互联网背景乘承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利用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为初创团队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环境、互联网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以上定义出发,我国的众创空间在分类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众创空间通常指创客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创新型孵化器。广义的众创空间包括了既包括新型孵化器,也包括传统企业孵化器。同时,从以上定义出发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维度可以包括:众创空间的数量及规模状况、服务内容及类型、运营及企业入驻等方面[6]。
对众创空间的概念的界定:第一,众创空间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众创空间服务于广大的社会群众,国家支持草根创业,众创空间可以入驻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创业门槛相对较低。第二,众创空间是我国“双创”背景下最重要的创新创业载体,是创客及初创企业的重要服务载体。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众创空间的虚拟化和创业资源的网络化成为可能。第四,众创空间的发展必须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第五,众创空间除了提供硬件服务外,还需要不断更新“软件服务”,以满足不同类型初创企业的需求。
1.2 众创空间研究现状
曹钰华[1]等在《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众创空间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中探索以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和苏州金鸡湖创业长廊众创空间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发现应围绕多样性、网络性、共生性等结构特征,以及资源汇聚、价值交换和平衡调节等运行机制,结合本地产业和科技基础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众创空间集聚区发展模式。
李斯[2]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服务体系研究》 中提出需帮助初创企业健康发展并独立运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整合外部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建设相融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从运营服务体系层面保障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效运行的具体策略。
王焱、王青林[3]在《“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研究》中强调通过“互联网+双创”模式,从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功能定位、体系结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运行管理五个方面共建线上+线下双创实践平台,整合众创空间、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器和课程教学实践等资源。
刘恒[4]在《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孵化机制的经验与启示》美国大学创业孵化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的大学研究区除了具备 “授权—入孵—实施—出孵”的完备孵化机制,还形成了卓越的品牌价值和创新、包容、奉献的文化氛围,对此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谢博[5]等《高校共享经济与创新创业双向发展研究》高校共享经济与创新创业的紧密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更好发展。
杜东泽在《甘肃省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法律风险与对策研究》 中强调识别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建构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成功概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大学生健康创业的重要方式。
2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联动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建设不健全
众创空间在我国近几年才发展起来,为促进创新创业及为小企业孵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将线上与线下形成有效对接。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府的制度建设没有根据众创空间发展变化进行有效的修订和更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滞后,可能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和利益分配不均,不够公正,严重影响创客们的创新与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大多数高校众创空间部门相对独立,没有充分发挥其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作用,没有在技术上、管理上及资金投资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2.2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在众创空间的管理上,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大部分在管理上比较松散,作为推动学校及地区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的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要求;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及专家,加上管理方式方法上滞后,只是通过行政方式来管理,势必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管理平台在信息的共享过程中,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支撑,软硬件的落后设备将影响到信息服务水平。
2.3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资扶持力度不够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资扶持力度,靠的是丰厚资金的支持,而众创空间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各个阶段的资金要求,寻找更多资金渠道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怎样在体现公证的前提下,保证重点和示范项目的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2.4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联动形式单一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形式上,缺乏有效的成果转化方式,加上管理人员资源的限制,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及机构来为创新创业的成果买单,不能发挥其经济价值,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缺乏展示创新创业的交易平台,政府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时,所配套的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没有建立起来,使得大多数创意和项目最终沦为一个奖项,没有实现其经济价值。
3 众创空间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联动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健全制度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形成健全的法律制度,政府应根据众创空间发展变化进行有效的修订和更新,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建设。同时整合市及省内创新创业资源,充分对高教园区创新创业园区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进行调研,形成行之有效资源共享生态体系,加强在创新创业平台、资金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制度建设。
3.2 不断创新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方面,众创空间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有必要聘请专业人士及管理者来为众创空间服务,提升创新创业部门服务水平。首先制定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确定服务对象,对服务中心人员做必要制度培训;创建科技园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公司,在双创中心成立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公司,实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形成互利共赢,最终服务于在校大学生,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3.3 增强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资扶持力度
众创空间在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外,需要更多的资金渠道。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企业共建共赢,产教融合,以高校科研力量为支撑,学生参与自主创新,让大学生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带动项目成果成功转化。建立多渠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资扶持力度打造“大众创业服务、万众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和科技管理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及民间资源,强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技术联合,为广大创新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以创业促进就业,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为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4 形成多层次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联动模式
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形式上,需要建立多层次成果转化方式,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立展示创新创业的交易平台,可以和市场有些产品展会合作,利用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了解创新产品,发现潜在小企业的价值,同时政府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时,建立配套的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使得大学生的创意和项目实现其经济价值。
4 结语
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众创空间所发挥的作用,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合作,高校参与,形成众创空间重塑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联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