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探究

2019-03-22孟安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机制教学模式大学生

孟安然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南昌 330013)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都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时期,基于新时代的背景我国的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发展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理念创新入手。创新理念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主力理念,对多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对教育事业而言,教育作为我国发展前景的核心力量,创新发展高校教育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在创业创新方面是主要力量,因此创业创新教育机制的推进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指导,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断进行完善,保障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

1 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意义

1.1 经济水平发展基于时代背景需转型

现阶段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因此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需要从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转型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所培养的人才可以对我国经济贸易带来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提高经济水平的必然因素。

1.2 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当前不仅经济水平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逐渐提升,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重视,尤其是高校的学生数量增加对我国当前的就业带来巨大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当前社会发展中的职位并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就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可以最大化改善这种现状。

1.3 实现大学生的理想抱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更多就业的选择的同时也有更大的挑战性。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 价值观等观念等都逐渐成熟,对自身的综合素养发展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当中不断提升和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行更加优化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以创新的理念进展,同时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条件。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度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作为当前时代新型产物的教育形式,在高校中的实际应用也没有合理的结合有所缺陷,在当前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专业化课程为主,对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运用只是其中的部分课程。由于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不够,因此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重视,同时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进度。

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在高校没有精准地位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没有真正通过课程的本质开展,只是以增加大学生就业率为主要目标进行表面化的知识讲解,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内涵; 另一方面是教材资源和教学形式的缺陷,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资源上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并且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想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不仅是依靠教材资源和技能培训等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心理[2]。此外,高校部分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中对创新理念认识过于片面化,只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创新,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创新。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资源缺乏,传统教学模式观念依旧存在

我国现阶段根据教育现状推行新课程改革为标准,对教育模式都进行创新化,关于高校阶段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更是进行了创新化的发展。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主体地位的转换,创新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教学过程主体,教师为引导;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根本性质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3]。但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影响已久,在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学形式依旧以教师为主导力量。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思想层面造成了阻碍,从而对创新创业无法真正理解和实践。

此外,还有关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资源匮乏,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关于具备创新创业专业技能的教师缺乏;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所需的设施等资源缺乏,同时还有关于创业教育理念缺乏[4]。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3.1 科学化的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我国必须鼓励支持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和重视,通过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在高校阶段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为主要课程。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力,而且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形式加深了理解[5]。

其次是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相关工作的具体规划和开展,从师资力量、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创业意识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保障创新创业课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高度结合才会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并且高效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化课程相互结合,为培养全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做准备。

3.2 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开展多样化教育

其一是根据高校本身发展而言,应该根据学校内部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将高校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的开展工作,对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质的高校来讲,需要着重从思想层面入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6];而对于相对条件弱化的地方院校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状况,从理论知识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培养。

其二是根据高校所在城市发展条件进行分析,要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掌握。在经济发展较高的地区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相对来说对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根据城市的主流产物发展着重强化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意识。

3.3 创新化发展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实施需要整体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只有对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化发展,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行,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不同角度具体划分,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4 结语

由于我国当前综合国力的发展处在高潮发展阶段,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教育都有更高的要求,并且以创新为核心内容进行发展。人才培养的创新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的教育发展而言,因为目前高校的学生面临即将步入社会就业的现状,加之高校学生作为就业人群的主力,在创新创业的发展上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更为重视。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推进和发展,我国高校的教育应从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多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以正确合理的机制推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机制教学模式大学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大学生之歌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