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2019-03-22阴杰王守谦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学生

阴杰,王守谦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国外,很早之前就对创新创业有所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1948年就开展了“创造性开发”的课程,首次将创造性学习纳入了大学的教学当中。随后的一年在布罗大学也开办了“创造性思考”课程,努力推动创新教育。再后来,哈佛大学等名校及许多企业都陆续增设了创造学及相关的课程,其中美国的创业教育竟然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硕士生的教育。德国认为在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最为合适,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合许多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学教师也有一部分具有创业经历和管理经验。英国大学的创业课程从根据经验到依靠科学理论进行改变。由此可见,国外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覆盖范围广,课程结构完整,学习模式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成熟。

我国于20 世纪80年代由上海交通大学许立言老师引入创造学,之后便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地发展开来。1994年更是在上海成立了相关委员会。随后的2002年教育部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的9 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运行工作。近些年创业教育在国内各大高校快速发展,政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项目也提供了财政支持和很多优惠政策,创业教育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不过,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点,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致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很好地交融。当前,有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开创企业;创新创业教育便是帮学生们处理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率。教育理念影响着办学的方向,也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这些较为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得创新创业课程没有被各高校重视,也没有很好地和多门课程融合,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

第二点,创新创业理论课与实践未能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严重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的例如商科、法学还有技能类的课程。虽然大多学校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或讲座,但是与其他课程没有任何衔接。大多数院校觉得学生参加赛事或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这样只是在走形式,而未能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真正地学习到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

第三点,教学内容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都是向国外直接借鉴。缺少科学、先进、适用性强的创新创业专属讲义。当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差别和教师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 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新创业相干理论和一些案例进行简单剖析和讲授。多数高校只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门相关课程,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

关于课程方面,构造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让创新创业的学习者获得系统、全方位的学习,并在实践中多多历练是提高创业成功率很好的方法。因此,高校有必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方向规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丰富各类专业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开设多方面的必修课及选修课。还需要积极探索高效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系统模式,加大创新创业教育。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可以面向所有新生、 有未来想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和正在规划创业的同学分别开设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第一阶段的培养对象选择大一、大二全体学生。在这两年中,除了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基本的教育,而这种基本教育应该从优化知识结构和重视能力培养出发,并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等知识,开设必修课。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初衷不是让每个同学都去创业,而是让大家提前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意识,假如日后真的要创业,掌握的这些概念和知识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还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创业精神。使大家学习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拥有如创业计划的撰写方法及开创企业的流程和管理方式等能力,建立科学正确的创业观。

第二阶段的培养对象为即将毕业并且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这类学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兴趣,而且愿意继续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那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各种资源高校合理地利用起来,从而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方式会更加合理一些,让学生们自己来报名,希望尝试创新创业的学生们就可以选择到这门课程了,不强制每个人都来学习相关知识。课程后期在学校提供的项目和经费支持下,学生们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我们为大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给同学们量身订造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在校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2.2 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

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接受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同时想要大家掌握更多的应用技能,还需要多多开展课程和项目。如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必须从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开展,冲破院系间隔阂,开设跨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等相干知识,让同学们能够掌握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一系列技能。我们应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课程和项目进行创业,学生只有参加了不同学科的课程,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创新和创业。

在课堂教育中不断对内容进行完善,学到的知识也要及时练习、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靠讲述,而体验和应用则是通过会议、实习、实际操作和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和实践同时运用,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想要创业不是简简单单几门课程就能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实践。高校应该大力支持相关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竞赛项目,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做好铺垫,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问题。

加大创新创业优质课程的建设力度,推出在线课程,建立在线预习系统、 在线学习系统和在线考核制度,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相关课程,非常的方便。在线课程和课堂教学不会发生冲突和重复,如果预期效果比较好的话,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这门课程。在很多专家看来,创业课程必须要对外开放,并且要和全国乃至世界的各校相互观察、借鉴。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可以免费享受清华和全球名校名师的数十种优质在线课程,广泛连接外界和前沿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维。清华创业在线课程种类丰富,不仅有理论类的课程,还有技能类的课程,还有多领域与技术创新融合的课程,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拥有开阔的企业家思维,还有充足的管理能力,还能接触到前沿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同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发和利用创业资源,把创业机会转变为创业和管理的过程。

2.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和引入相关授课教师,重点是创业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培养。我们的相关教师是培养创业人才的主力军,在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很多因素都需要有创新性和灵活性。还可以从企业和社会中聘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人做学术交流会或者授课,他们不仅可以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还可以给大家做详细的咨询和辅导。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

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 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g·d)。

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

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 000 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 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

5.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字中的%、‰或10n、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