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学》课程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9-03-22滕冬梅
滕冬梅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1700)
最近几年,国家在针对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度,并且倾注了充足的推动力,对此,各大高校亦在不断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理论深化改革与课程实践的提升。特别部分地区提出了高校应用型的课程转型,且在《幼儿园教室专业标准(试行)》当中提出了对应的“能力为重”的概念,所以,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对幼儿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更新,同时针对学前专业而言,幼儿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是内容的整合,要特别加强理论基础的强化工作,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并且加强幼儿教学的实操能力。幼儿课程教学内容在更新的过程中,其中有一门课程被全面纳入了学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就是儿童营养学。目前该课程也成了各大高校学前专业的学生专业的选修课,尽管如此,实际教学中却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借此来提升幼儿营养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1 儿童营养学的内涵
儿童的精力比较旺盛,所以他们发育也比较快,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和特点,这个时期的他们身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都会发育的很快,所以对于能量以及蛋白质的需求也就相对来说比较大。儿童在小学阶段身体成长的速度会加快,所以这个时段的饮食营养搭配极其重要,尤其家长在给孩子安排合理膳食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合理化搭配。
2 儿童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不清晰
儿童营养学这门课程有着极其鲜明的课程特点,它既整合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针对儿童营养学的特点,提出了对应的儿童营养学的膳食管理,因此,我们也毫无疑问地称其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但就是对于这样一门新兴起来的课程,它的课程理论框架却是需要重新进行架构的,譬如其中的理论知识有许多,但目前究竟哪项需要,哪项不需要,根据多版本的幼儿营养学教材却给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各种版本的教材之间也具备很大的争议。对于营养学来说,它本身就内容很丰富,以及有一些内容偏向理科,但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生,所以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是有要求的。然而,对于完整的营养学教学课程来说,有哪些知识是可以被纳入营养学教学课程当中来的,针对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谨慎的思考。除此之外,幼儿营养学需要极为紧密的课程结构的安排,而且它的课程也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假如仅仅只是面对实践能力,同时涉及实操训练,那么对于课时的划分究竟怎样才更合理,对此,需要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限制内,既可以学习到儿童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又能够掌握儿童营养学饮食计划的基本技能。
2.2 教学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
儿童营养学课程的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因此它也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但这门课程对于教师理论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对营养学基础知识有一个深入浅出的教学指导及讲解的过程,而且同时还要借助一定的实验操作设备来帮助学生加强实操训练。但当前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儿童营养学并非一门基础课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不具备对应的知识基础和教学能力,只能处于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阶段。所以,实际性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往往都较为单一,而且绝大多数都只侧重于讲授方法的应用,部分内容在学习时,从方法上分析也难以处理,比如婴儿的喂养,就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同时在学习方式的运用上,也相对缺乏小组性的实践和个别指导等等。当然,也有许多学校没有建立对应的儿童营养学实操教室,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就缺乏对应的实操训练场地。
3 对儿童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3.1 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构成
基于儿童营养学的跨学科特性,促使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要进行重新筛选和整理。而又因为很多教师其实在对儿童营养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要首先加强对应的知识的储备与学习,必须首先对儿童营养学的专业知识极其熟悉,才能将其与课程内容及所学专业有效结合起来。举个例子,可以与“学前卫生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并且要注意整合,尽量避免出现重复。另外要特别加强课程内容的重新架构,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当然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调研,热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幼儿园等社会早教机构的实际需求,对这些都可以有所侧重。
3.2 丰富实践学习的方式方法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该专业是认为该学科比较有趣,而且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也更加贴合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较为关注学生的技能学习。所以,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凭借实践教学导向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此,第一步就要首先重视学生课程评价的综合实践评价功能,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的形成,使师生之间达成共同学习的内容。第二步,在学习方式方法的掌握上,也要进一步加强其丰富性以及整合性的建设,尽可能多地运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深化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而在方法上也可以包含像实验法、讨论法和操作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具体的根据学习的内容不断适应和变化。再者,要尽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要特别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尽量多积累一些对应的问题情景和应用场景,促使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对于儿童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展开,一定要求要借助一定的设备,这样更方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婴儿喂养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生需要从中掌握相关的喂养技术,并且还要求他们要能够设计和制作婴幼儿辅食。对于辅食的制作必须要结合使用专门的碗和碟以及一些研磨的器具等等。所以就需要特别加强对应的实验室建设工作。第一步,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并且提供各种教学设备。比如能够给学生提供各种练习制作的烹饪设备厨具与操作台,使得学生能有机会动手训练。再者,给他们建立合理化的实操制度,并且还要妥善地管理实验设备,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尽量去创造一些实践活动,再比如在儿童暑期的夏令营活动当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儿童的营养内容以及相关儿童营养设计的一些活动,借此来模拟幼儿合理膳食中的管理工作等。
4 “儿童营养学”课程改革教学步骤及教学方法
终极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往往没有办法脱离有效的课程教学实践,而课程教学实践往往又是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关键乃至重要内容。“儿童营养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以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儿童为主体,将儿童的核心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相关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主要技术来加以进一步的实施,具体地说,课程的内容规划可以根据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这几个步骤分别展开教学实施,而以这六个教学步骤展开的完整的教学行动的序列,其主要以学习任务作为主要载体,又是一个闭合循环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进行编制食谱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到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类)在一日三餐当中合理分配的需求量和它的分配以及主、辅食应该怎样选择,并且对于每一种食物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烹调方式,需要学生通过小组之间不断的计算、讨论、验证来完成小组食谱的设计工作。随后需要根据学生与教师的评价做简要分析工作,然后再对食谱设计方案做再次修改,以此来完成最终的食谱方案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相应的技能。
5 幼儿园教育针对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开展
幼儿营养膳食教学的开展和其他的教学工作开展是一样的,都需要进行现实性的课程导入。所以,倘若想要开展幼儿营养膳食教育,可以采用导入法进行教学,比如给幼儿播放一些相关的健康饮食的图片和视频,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想要保证他们的合理化营养膳食,关键之处还在于幼儿园营养师或者保健师的选配,教师能每天给幼儿精心地选配合理营养的膳食食谱,给幼儿制定出一日三餐科学的营养膳食。
6 结语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骨朵,他们的成长关乎祖国下一代的繁荣昌盛,因此,对于他们的饮食营养摄入和搭配问题也自然不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合理化的饮食搭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所以,对幼儿营养膳食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作为家长,不仅要配合学校工作,而且自身还应该积极的了解一些对应的知识,此外还要给孩子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