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愉快感对大学生心理情绪健康的调适作用

2019-03-22徐诗语张守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情绪

□徐诗语 张守武

随着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诸多大学约有35%的在校大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也反映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国家教育机构也提倡大力发展心理诊疗室,然而实际上,在大学校园中,心理疾病的预防远远大过治疗,而音乐愉快感则是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愉快感的概念

音乐愉快感,即人们在享受音乐前后的时间段内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及安静感,让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对音乐自身的感受上,并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第一,音乐愉快感可以有效的缓解人们的负面情绪,还会让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保持最优的心理状态;第二,音乐愉快感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表现,因为音乐可以让人们的大脑中枢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效果,并对人们的大脑中枢系统产生刺激,使其产生愉悦的感觉;第三,音乐愉悦感具有自身的优势,当人们沉浸在音乐世界时,会专注于音乐的意境之中,进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情绪,这种愉快感是他人无法享受到的;第四,音乐愉快感可以让人们的心情处于流畅的状态,故称之为“音乐流畅心理状态”[1]。人们在静静享受曼妙音乐的同时,其心理情绪也会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这种感受就是音乐愉快感,它充分反映出了人们在享受音乐时安静、快乐的情绪感受[2]。

二、音乐愉快感与心理情绪及心境的关系

(一)音乐愉快感与心理情绪的关系。音乐属于一种声音的运动,而心理情绪则是人们的心理活动,二者既是分割的主体,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3]。音乐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共鸣,而心理情绪在影响人们思维形成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人们的本质需求[4]。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任何物质的需求总会唤起心理情绪,而心理情绪的状态也成为了衡量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尺。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音乐愉快感对于心理情绪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欣赏音乐的人们,其积极心态相较于那些不经常欣赏音乐的人们要高,反之,不经常欣赏音乐的人们,其消极心理要比经常欣赏音乐的人多出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音乐自身的声音运动是引发人们情绪运动的最佳途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兴奋、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人们越多的倾听音乐,就越能感受到音乐愉快感带来的积极情绪。

(二)音乐愉快感与人心境的关系。音乐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庄严的旋律会赋予人们更多的想象力,而悠扬的曲调也会让人们得以愉快的休息,舒缓、悦耳的音乐会让疲劳得以驱散,只有不断地维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才能有效地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人们要想摆脱不良情绪的牢笼,就要学会自主调节心境[5]。人们心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不同情绪促成的心理状态。心境是评价人们心理情绪状态的标准。旋律欢快、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们紧张、疲劳、愤怒等不良情绪的改善,并让这些不良情绪得以释放。与此同时,音乐还可以显著提升人们的注意力。这是因为音乐可以提高人们情绪的兴奋性,促进良好心境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愉快感与人的心理情绪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因为在人们欣赏旋律欢快、优美的音乐时,也实现了良好心理情绪的自我调整,有效地降低了人的负面情绪[6]。当然,音乐在改善人们心境的同时,也拥有着不利的一面,让一些多愁善感、心烦意乱的人们去欣赏一些曲调优美的音乐,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心境,但是如果在同样的状态下让人们欣赏恐怖、怪诞的音调,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疗效。

三、音乐愉快感对于大学生心理情绪健康的作用

(一)音乐愉快感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良好音乐观的形成。当代的大学生都会喜欢不同种类的音乐,有些偏爱乡村音乐,有些则钟情于流行音乐。而大学生在反复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对于音乐的表现、审美及形态也会不由自主的形成,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独特的音乐观[8]。而音乐观的形成也是大学生音乐愉快感的重要基础条件,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思想,深刻的领会到音乐情感的愉悦性。从某种意义来讲,大学生音乐观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还让大学生获得了心理情绪的愉悦和享受。

(二)音乐愉快感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音乐愉快感可以有效地改变大学生心理情绪,让大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几乎占据了人的所有活动,并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的行为及其他活动[9]。从物理作用的角度而言,音乐于人的生理过程中,在物理上产生了共振的现象,进而形成了人生理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也刺激了人的大脑皮层,对人不愉快的中枢神经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使大脑产生了全新的神经兴奋灶,进而衍生为全新的兴奋、愉快等情绪感受,忘却之前的不愉快,这样使人的心理情绪得到了良好的转化,减轻了心理的负担,进而达到良好的调节心理情绪的作用。

(三)音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为旋律优美的音乐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情绪的形成,使得自身的音乐愉快感得到有效的提升,净化心灵,使其处于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中。当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也会从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所聆听的音乐,以获得更好的音乐愉快感,与音乐成为好朋友,用自己的内心去倾听和理解音乐的故事,从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音乐中的一些信息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欣赏并感受音乐时,全身心地畅游在音乐的世界,发掘更多的信息。此外,音乐也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寻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并能利用音乐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对于音乐的审美标准,保持其行动与心理活动保持一致,为审美修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音乐愉快感可以有效地治疗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众所周知,音乐对于人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故称其为“音乐疗法”。音乐自身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对人们的心理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践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人身心健康的养成。而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于人身心健康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舒缓、优美的曲子会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而节奏动感的曲子会让人热血沸腾。通常情况下,音乐治疗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的音乐主要适用于存在障碍的大学生,让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并在此过程中对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调节,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忘却烦恼,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实现心理情绪的自我调节。而被动式则是让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欣赏一些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其大脑产生刺激后进而得到放松。

四、音乐愉快感调节大学生心理情绪的途经

大学开展音乐愉快感的课程多种多样,包括合唱训练课、声乐训练课、乐器训练课以及音乐欣赏课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

(一)合唱训练。在进行合唱训练时,大学生通过课程的优势来讨论人际交往,并在合唱的训练中明确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摆正自己在合唱队中的位置,更加深入地认知个体与群体的不同意义,当个体与群体产生矛盾时,也要应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矛盾。

(二)声乐训练。而声乐训练课也是一个愉悦身心的课程,在学会正确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开展一些关于音乐鉴赏的议题去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音乐,从而发挥音乐自身的调试作用。

(三)乐器训练。而乐器训练课,尤其是打击乐器的训练,通过其自身强烈的节奏类型将其与生命连接在一起,大学生通过体验打击乐器来呼唤内心的感受,使愁苦、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得以释放,使其心情舒畅、心境平静,可以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

(四)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因为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大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调试自己的情绪,通过音乐自身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以及富有诗意的歌词来陶冶情操,为浮躁的心灵带来慰藉,让大学生忘却生活的压力、就业的烦恼,尽情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在如痴如梦的乐章中,寻找难得的宁静,进而达到心境的宁静,从而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无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影响,久而久之,累积成为心理的诟病,要想摆脱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首先要学会将这些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人们实现心理情绪的自我调适,而音乐作为心情舒畅的良药,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功效,尤其是针对学业繁重的当代大学生而言,音乐愉快感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保持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简要地概括了音乐愉快感的概念,明确什么是音乐愉快感,阐述了音乐愉快感与心理情绪健康的关系,详细介绍了音乐愉快感与心理情绪的关系、音乐愉快感与人心境的关系以及音乐愉快感对于促进人心理情绪健康的作用,并提出了音乐愉快感对于大学生心理情绪健康的作用,最后提出了音乐愉快感调节大学生心理情绪的途径。通过上述观点的介绍,让人们深入地认识了音乐愉快感对于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从而使其在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治疗中发挥了不可逾越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