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2019-03-22□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波士顿大田企业

□王 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城市创新能力进而增加城市软实力,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创新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全球城市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当前的科技创新活动已从“园区时代”走向“城市时代”。传统仅依托少数“创新园区”参与全球竞争的时代已经结束。创新活动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专业化,并且越来越离不开城市的环境、公共服务能力、金融服务与保障和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撑。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是国家间或区域间创新活动竞争的最重要载体。因此,我国有必要着力打造几个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户和带动国内创新能力提升的枢纽。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需要借鉴国际著名创新中心城市的先进经验。美国纽约、美国波士顿、日本东京、英国伦敦、韩国大田是全球著名的创新城市,也是各自国家的创新中心城市,其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城市借鉴。

一、美国纽约

纽约是以服务业创新为特色的创新型城市,从多个方面增强提升城市的服务创新功能,借助纽约众多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自主研发等综合的优势条件,发展高新科技园区,带动本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众创空间与企业孵化。纽约政府与多家公司合作,打造开拓性的搜索网站,实时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职位及创业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为小企业提供孵化器、办公地点、培训机构等专业信息,有效便捷地实现了投资者、企业及精英人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便捷沟通。纽约建立了多个低租金的共享办公地点供创业者使用,还建立了几十个政府资助的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多种类型的可支付孵化空间,包括时尚孵化中心、艺术孵化中心、技术孵化中心和商务办公孵化中心。孵化园内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以吸引企业入驻。美国以外的公司,如果拥有好的创业想法和创新能力,也有机会进入孵化园。孵化园只对企业提供办公设施和贷款支持,而不为其提供股权投资。

(二)创新创业环境与人才吸引。纽约积极推动高科技人才的输送项目,带动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发展,有效改善了纽约的创新创业环境,降低企业的创业创新成本。纽约州的大学(或学院)有51%的研发支出投给纽约。纽约拥有广阔的人才市场,吸引了来自国外的大量移民以及美国其他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水平更高的地区,就业增长更加持续和稳定。

(三)应用科学创新。纽约引进全球知名的应用科学和理工类大学,重点放在环境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专业系统研究上,在适合地区选址并配备先进专业的实验室,以促进纽约的创新研发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美国波士顿

波士顿的科技创新水平居全美国前列,堪称信息时代高新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典范。波士顿借助全球化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注重与最高层次的全球城市竞争和协作,使得波士顿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城市、高科技创新中心和医疗研究中心。

(一)科教资源与创新文化集聚。波士顿历史悠久,高校云集,拥有美国众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及专业院校大学,被称为“美国的雅典”,创新人才高密度集中,波士顿的研究型大学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工作机会和财富。波士顿拥有众多的高校教师、专职研究人员,为此提供了大量的创新人才资源,使得城市的氛围总体上是积极向上、鼓励创新、鼓励自由思考的,将创新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从而使整个城市都充满着适合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法律制度建设。波士顿为了保护个人或团体的创新权利以及知识产权的自主拥有权,建立了高度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城市创新活动更有序更纯粹地进行。

(三)创新产业集群建设。波士顿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由于科教、人才资源的集聚,使波士顿拥有无与伦比的科技创新能力,具备发展高新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源动力,形成了一系列创新产业集群。

三、日本东京

东京是服务行业创新型城市,是亚洲地区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政府对高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实现高技术产业税费减免,保证专利交易的公平公正,积极扶植高科技企业发展,使东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创新中心城市。

(一)高科技企业金融支持与上市支持。东京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资金是各种创新研究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使科研团队无后顾之忧的专心研发。东京为了促使创新活动的大力发展,对高科技企业的贷款开放了众多便利,还专门成立小企业金融公库,高科技小企业通过金融公库可进行低年息的特别贷款。东京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上市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颁发了许多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政策,降低门槛,开通融资渠道,提供特殊的股票交易市场,对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中小企业,政府还组织专业的培训,辅助中小企业建立专业的网络采购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二)高技术产业税费减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可在东京拥有很多优惠便利的财税优惠政策,实现技术产业的税费减免。企业设备税和技术开发资产税的减免以及企业设备的特别折旧等政策,大大节约了高技术产业企业的创新成本,从而促使企业不停地进行自主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三)专利交易保障。东京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很大,一是强调校研企协作的创新体系。二是积极鼓励个人及团体申请专利,并由专门部门拨款补贴科学研究。三是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各专业人员的交流研究,吸引国外精英人才加入,以便更好地吸收学习先进的科研技术理念。

四、英国伦敦

伦敦的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是创新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尤其突出的是其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使得伦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一)知识密集型产业培育与创新服务支撑。伦敦拥有英国近1/3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这使得伦敦拥有无与伦比的科研创新实力。伦敦为了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快学研产一体化发展,大力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的直接合作,大力促进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伦敦注重为中小型企业无偿提供创新发展的各种好想法,并开通申请创新基金的直通车。同时,给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提供广阔的平台,推动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积极传播。

(二)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换增长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创意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意产业具有价值的非异化特性,具有丰富的内在活力源泉,是可持续的节能产业。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可源源不断地为区域发展提供活力。伦敦就是依托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和升级的典型案例。

(三)创新产品与创新工艺产业化。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轻易地吸收大量风险投资,而吸收来的投资,可以轻易地转化到中小企业中。因此,拥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可以得到众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管理。接受了这样的扶植,当新产品研发出来时,企业就必须尽快商业化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通过这样的改革创新和淘汰机制,才能源源不断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保证了伦敦创新城市的蓬勃发展。伦敦拥有数量众多新兴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并集中分布,从而形成了具有规模效应的企业集群。但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各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工艺,增强创新型企业的协作,才能加快新产品的投放和新市场的开发,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五、韩国大田

韩国大田资源相对匮乏、城市面积不大,没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但由于以科学城创建亚洲新硅谷,大田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韩国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大田在创新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其产学研合作、科学城建设、高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一)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田聚集了大量的高校、研究所和高科技企业,政府还颁布各种政策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资源共享,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科技竞争力。大田为了实现产-学-研紧密合作,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托于科学城,推动科技、产业与经济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大田经济的腾飞。

(二)科学城建设。为了提高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大田设立了综合大学城。科学城获得了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的加入,带来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吸引并集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发展资金,实现科研成果与创业企业的无缝对接。高等教育、科研单位的开发研究、科技企业的开发运用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大田经济的腾飞。

(三)高科技企业支持。众多高科技企业都集中在科学城,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起形成具有现代化规模、拥有先进科研设施的专业化科学研究基地。政府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税收优惠,在法律条例方面,也严格保护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六、结语

上述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主要借鉴之处在于:借鉴美国纽约在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创新创业环境、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借鉴美国波士顿在科教资源、创新文化、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借鉴日本东京在高科技企业金融支持、高科技小企业上支持、高技术产业税费减免、专利交易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借鉴英国伦敦在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服务、创意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借鉴韩国大田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学城建设、高科技企业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可结合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基础,寻求适合自身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模式和建设路径。

猜你喜欢

波士顿大田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波士顿狂飙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