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

2019-03-22张滨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儒家信仰新加坡

□张滨燕

五千年文化传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法律制度一直都是统治者维护国家稳固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千年来,法律制度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演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法典编纂和立法技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然而我国又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法制的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无论是哪一历史发展阶段,都不能忽视文化对法治的影响,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伦理文化,对当今的法治发展仍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于一个国家而言,传统文化是国民认同感搭建的重要基础,于一座城市而言,要想更好地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就一定要立足于人民共同的文化认同之上,而传统文化值得受到重视和利用。

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在漫长的奴隶制社会,神权色彩浓厚,夏商时期统治者利用“天命”、“天罚”的思想进行统治,而到了西周时期,则产生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统治者在利用天命神权思想进行统治的同时,也利用宗法思想进行统治。周公制礼,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与这套礼制相适应,西周统治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所实行的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流派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传播,最后完成大一统的秦国,推崇的是法家的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最终奠定了统一的基础。然而一统之后,长治久安的基础不能单方面依赖严刑峻法,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被扶上了正统之位。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之下,儒家思想对百姓的影响深远持久。

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儒家传统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过了数百年的法律儒家化,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国家法律制度不断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历程之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法制融“天理、国法、人情”于一体的基本特征[1]。从修身做人,到入仕为官,儒学是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指导思想,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一不以儒学观点作为信仰。纵然东汉时期佛教传入,纵然亦有皇帝对道家有着更加坚定的信仰,但是儒学观念仍旧深入到千家万户。尤其是明清时期,被统治者赋予更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儒学思想捆绑住了下层最广大的农民。鲁迅更是将这样的儒家思想痛斥为“吃人”的礼教。农耕文明致使农民依附土地,重农抑商也使人们缺少自由和契约精神,农民的信仰是入仕为官摆脱现状,不是对律法的信仰,不是对制度权威的信仰,更多的是依赖科举制度来摆脱现状。

鸦片战争之后,已经有一批学子意识到,败倒在列强的枪炮之下的中国,必须要看看这个世界了。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纯地学习技术,本质上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变动,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只学皮毛,并未触及根本,试问核心依旧,又怎么会有改观。虽然洋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但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人民的意识形态的改变,作用甚微。

地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并未变动思想领域对农民的束缚,资产阶级变革的时候,则有了相当大的突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传播维新思想的时候,他将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推动了变法。梁启超对民权思想的积极宣传,也对社会的思想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谭嗣同对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倡导,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就是在这样一群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激发了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人们逐渐意识到,过去的专制统治对人本身的束缚,人们开始不信任朝廷有能力对下层人民的保护,转而追求平等与自由。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提出了具体的革命纲领,其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反映了人民的诉求和共同愿望,通过办报纸来宣传思想,同时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这让人民有了具体的可以遵循和信奉的成文性法律文件,这是里程碑式的发展,从原有的儒学思想的教化,到明确的文件规定,人民的归属感也在逐渐增强。但可惜的是《临时约法》存续的时间也很短暂,不断更迭的政府和伪政权以及国民党不得人心的政策落实,让人民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上的一次伟大的进步。对民主科学思想的弘扬形成了解放思想的潮流。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大力批判尊孔复古的思想。相对于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新文化运动是对过去传统束缚人心的儒家思想的猛烈鞭笞,是坚决的否定,不仅倡导民主和科学,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国民思想道德领域出了一记重锤。但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提出成文性的文件,人民的信仰追求缺乏具体标杆。

近半个世纪的革命也没有让中国走出被殖民的厄运,显而易见是人民所信奉的理念并不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独立。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工人阶级成为了当时中国重要的一支力量,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胜利使人民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使各阶级联合起来形成统一战线,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统一,摆脱了殖民统治。新中国的成立,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领导上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是人民所信仰的观念确实在实践上为人民带来了成果。

中国近代的思想变革经历了托古改制、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人民最终坚定了相信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等思想观念是可以给人民带来美好明天的。

在当下这样一个和平年代,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法制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环境之下,法治文化的推广传播,势必要借助传统文化来完成。

二、外国经验借鉴

以地处南亚、国民结构以华人居多的岛国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也曾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但新加坡却能用解放后的半个世纪时间完成了蜕变,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法治和廉政国家,这一方面得益于新加坡国家领导人李光耀的法治思想,他的严刑峻法使得新加坡社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对法律产生敬畏,并且法律的细致化也让新加坡的法律实施变得高效。除此之外,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占大多数的社会,其思想领域亦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李光耀在深知这一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儒家伦理为根本的法律价值观。既然人民不可能脱离儒家伦理的思想,将儒家伦理观念进行新的解读又何妨。李光耀将儒家传统伦理概括为“五伦”和“八德”,与新加坡法制改革相配套,仍人民易于接受并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在坚持儒家传统伦理的同时,也不排除向西方学习,但他坚定的表示不能被西方的思想侵蚀,而是坚定以儒学指导行事[2]。我国受儒家传统伦理的影响较新加坡社会而言,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但是我国曾一度全面地否定儒学的存在价值,但一个民族对传统伦理文化全面否定的同时,又不像日本改革之时全面西化,人民在这般不稳定的思想环境之下,很难形成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新加坡在借助儒家传统伦理的同时,也不忘以法立国,制定细致的法律文件规范,成文的法典和不成文的传统伦理,才打造了如今的新加坡社会,而今的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存在欠缺。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地理面积狭小,大连作为一个三面环海的城市,地里面积与新加坡相差不远,新加坡的成功模式,大连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新方向

在传统文化方面,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对国人的影响之深绝非一日两日和法律法规能硬性扭转的,所以无法参考日本强行移风易俗的变革道路,反而新加坡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赋予新的内涵的方法,更适合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正如中世纪时期,西方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使民众信仰王权的权威性,而今的中国,也需要类似却性质上完全不同的宣传模式。以传统文化为人民共同的文化基础,树立对宪法的信仰,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同样也是大连这座城市法治文化建设的新方向。而建设和维护这一根基,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综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思想,先秦的百家争鸣在思想领域曾有着灿烂的文明成果,其中有很多观点和理念放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依旧适应当今的社会和符合人民发展的需求,是历久弥新,是可以被赋予新的内涵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单单靠经济,软实力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民需要一个稳定法治环境的前提,是市民需要具备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需要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共同去维护和打造法治文化。改变整个社会风气,需要从个人入手,以传统文化思想为约束,修正个人行为和树立良好品德,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道德相结合,让市民以最易接受的方式耳濡目染地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和弘扬践行法治文化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儒家信仰新加坡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