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建设研究

2019-03-2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政治

陈 亮

(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作要求。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变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照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2]只有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尊重育人规律,拓展创新工作载体,探索科学培育体系,构建联动保障机制,进而提升育人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结合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当下面临的全新问题,“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既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并完全契合党中央对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工作要求。因而,构建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成为学界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理念阐释

育人指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培养。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全方面发展,使之成长为既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又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由此可见,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包含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也包含思想素质的养成及体育、审美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强化。育人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育人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工作目标。育人过程离不开人员、时间、空间三个必要因素,“三全育人”工作模式能够将这些因素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整体协调,系统推进,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全员育人是育人的人员要素,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主体,包含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不论哪个工作岗位都有育人职责。此外,全员育人也包括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教育与培养。尽管系统构成人员较多,但主体仍在高校。高校全员育人主体覆盖面较广,包含学校组织引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这些岗位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职责,而岗位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着育人效果的实现。只有将这些关系捋顺,实现育人力量整合,并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达成全员育人的目标。

全过程育人是育人的时间要素,指的是教育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时间程序和阶段。学生在此阶段的教育和培养是连续的,贯穿于学生发展过程的始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是不同的,但具有一定规律性,因而要充分尊重和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各阶段的育人目标,进而完成工作任务。要依据学生在不同阶段承担的基本任务和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合理规划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和关键程序,深刻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法,使学生成长各阶段的总体规划思路清晰,程序步骤紧密相连,进而实现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全方位育人是育人的空间要素,指教育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培养,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文艺修养、心理健康状态、社会适应状态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些都是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应该具备的,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这些目标仅依靠单一的方法和手段是难以实现的,因而高校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教育培养,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员共同努力前提下强调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系统地实施育人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扎实有效地促进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与误区

(一)时代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但是思想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还比较微弱,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不强,这给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思潮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空间。来自外国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伴随着经济交流很快进入我国并迅速扩张,带有明显阶级属性和特征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和思维方式冲击着我国主流的思想意识,动摇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根本目的是运用文化扩张形式达到思想控制目的。具体表现为大力宣扬自己的道德准则、政治制度、文化模式,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用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取代我国现有的价值观,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冲击。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与现实严重脱节

伴随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在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院系组织实施的校院两级工作体制,这种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学生思政工作的成效显著提高。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自身特点发生的变化,这种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组织保障不力、工作观念落伍、职责分工模糊不清、管理机构设置不全、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出新的诉求

随着时代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态势日趋明显。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对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因而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正视学生的发展诉求。

(四)育人载体建设严重滞后

在高等学校育人过程中,育人载体的搭建和应用还存在普及性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成长的需求结合度不紧密,专业课程与育人的契合度不高,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缺乏互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与育人实践结合不好,具有强烈思想引领性的活动不接地气,学生不乐于参与其中;而过于轻松的文化活动又往往缺乏思想引领的内涵。学校对实践平台的开发和运用不够,仅停留在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层面,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对网络阵地的占领远远滞后于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待继续开拓。另外,对学生开展的专业心理辅导手段和方式相对简单,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即便这些载体建立较为齐全,各载体的相互作用也不明显,没有形成完整闭合体系,制约了育人的整体效果。

三、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构建

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是一个时代特征鲜明,突出学生发展个性,具有协同性、整体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需要以时代发展的特征为基础,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规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激发各方面因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展。“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3]。高校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融于各部门职责之中,上下联动,各部门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实现育人目标。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构建要注重理念更新、组织保障、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更新育人理念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是在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蕴含了更丰富的内涵。要想建立“三全育人”工作模式,首先要解决好理念更新问题。这种模式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不断拓展学生发展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够进一步明确学习使命和目标。高校要突出育人方式,将对学生的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为“三全育人”工作确定正确的方向引领。

(二)加强组织保障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环闭式系统工程,强调各层面、各部门、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因而需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保障。在工作实施当中,教学、组织、科研、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部门承担着相应的工作职责,并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实施过程难以更改或共享,这种不兼容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育人工作的整体效果。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确立育人工作协同发展思维,充分发挥统一领导的组织优势,建立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总体指导育人工作。指导委员会集中组织制定整体工作方案,监督各部门职责的落实情况,统一协调交叉领域内的职责范围,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健全育人机制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突出特点是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从主导思想的认同到具体实施实践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复杂变化的发展过程,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因而需要有完善的工作机制维持工作的总体运行。运行机制是“三全育人”工作的规范形式,也是将育人工作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必要手段,涵盖顶层设计、教育教学、制度规范、环境优化、考评激励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因而在建立工作机制的时候不仅要明确必要性,还要突出机制的特定功能和作用。机制在建立过程中既不能脱离于总体框架之外,又要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衔接。在育人实践过程中,各种机制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机制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它们的结构、功能,确保各种机制的稳定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度强化或弱化某种机制的功能。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并在这个模式下使这些机制协调运行,发挥育人工作整体性功能,将对实现育人目标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育人队伍建设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是多个步骤和环节共同作用的效果体现。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面临不同的成长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下也需要不同的方式引导。目前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特殊学生群体,因而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育人工作队伍。作为整体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育人队伍的建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为基础,以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诉求为主线,重点解决全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全部问题。应该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学生科学研究和学术文化方面的引导,在传授专业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育人工作;加强学生日常管理,通过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育人工作;加强专项类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以专业咨询辅导形式完成育人工作;加强教辅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服务队伍建设,以优质温馨的态度营建良好的生活环境,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完成育人工作。

(五)搭建育人平台

“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的重点是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构建育人平台。育人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强化思政课程的感染力,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不断增强专业文化知识的时代感和感召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打造一批专业的品牌性活动,寓教于乐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个人修养;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当代国情,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专门的咨询和辅导,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拼搏、感恩报国的思想,为其创造温馨的精神家园;积极开发网络教育途径,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把握网络发展的规律,占领新的育人高地。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实行点线面结合,育人工作创造了丰富载体。

四、结语

新时代“三全育人”模式建设是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工作实践探索,有效地破解了工作中的难题。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导权,在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进而不断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