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廉洁律政视域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9-03-22昝琦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工初心党员

昝琦

(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1)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初心与使命的总要求来开展主题教育[1]。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人人有底线有担当。 中华之财富包括汉传佛教,老庄道教,儒家思想等,儒释道精神互补互生,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儒释道精神言简而意远,精神宏博,包容万物。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的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围绕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高校基层党组织积极创立党建品牌,积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斗堡垒和政治保障作用,在道家无为之治,儒家仁义礼智,佛家明心见性清风气正中教工党员铭记初心,践行使命,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悟廉政内涵建设,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

1 传统文化精神与基层教职工守初心的契合性

1.1 专任教师传道授业守初心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 教工党员不断坚守,“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 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秉承这样的初心,认真站好自己的教学岗位,认真备课,踏实传授,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注重自身及引导学生“敏而好学”“温故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 所教授的课程均完全按照西方体系,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掌握的是知识,最终要化知识为能力,如何在辽宁振兴中发挥助推作用,如何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助燃作用,潜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领悟道家思想,在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与较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度, 所谓《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必然在比较中会出现较弱的学生,从而再结合“因材施教”,挖掘学生薄弱所在,分析学习懈怠、主动性差等原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加以鼓励;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一个也不能掉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帮助学生知识积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2 辅导员教师对学生队伍初心的追寻与守护

教书为本,育人为先。基层辅导员党员队伍通过对儒释道精神的研习,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完善人格,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环境下成长的学生, 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传统文化牢固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均要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引导和以礼仪制度为导向的外在规范。 高校教师在不断思考铭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同时,要引导帮助学生不断思考:我曾经是谁?我现在是谁?我将来要成为谁?保持初心,追寻初心,有理想,有规划。利用当下新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直播或录播平台,传递正能量,调节负面情绪,抓牢意识形态。 一所大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的地理条件、占地面积、硬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它的历史与文化,而人格魅力,在于自身的内心建设,初心秉持,做到“有志者、立长志”,不被成功显赫,不被失败击垮,不被平淡淹没,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

2 传统文化教育对基层党组织初心与使命建设的推动作用

2.1 促进基层党组织和谐发展

高校二级学院基层党支部由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两大群体构成,由于专任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工党员缺乏深入了解与沟通,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因此从修身修心出发,践行道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互相配合,组织之事无小事,能出一分力者绝不掩藏半分。在评先争优中,“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做到教工党员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人人明舍轻得,本心见性,构建基层党建和谐氛围。

2.2 促进基层党组织廉洁律政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3], 高校领导干部注重官德修养,塑造廉洁人格。 弱化基层内部竞争意识,强化为群众、为学生的服务意识,突出榜样力量,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对于身心有碍、生活困窘的群众,及时排忧解难。“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注重传统官德种子的精神播撒,使廉洁观成为服务型支部的必备理念, 成为群众监督的行政指南,使反腐举措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常态[4]。

3 廉洁律政视域下基层党建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孟子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而才能浩然正气行其间。 党建近百年来,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高瞻远瞩谋划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古至今,枕戈待旦,忧患意识不曾缺乏,从而更好地履行党的使命,推动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走在“强起来”的康庄之路,基层党建工作要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建设。

3.1 在思想建设中培育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思想指导行动, 思想建设在党建中始终占有突出地位,对于党员队伍的整体理论素养保持“敏而好学”的态度,人人具备“修身齐家”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不忘党的三大法宝,严抓思想武器,砥砺完成使命。 对于高校学生,思想处于丰富的成长阶段,青年的活跃思维汲取各方信息,在新媒体鱼龙混杂的传输中,提高思想意识形态,保持思想纯洁性,廉洁性,才能去伪存真,不被动摇。

3.2 在组织建设中实现民主集中、团结统一

组织建设制度要与时俱进,制度具有长远性,实效性,定期集中群众的经验与意见,且组织制度包括:监督制度、权力制约,施以“民贵君轻”,而后“天下归心”。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专制,也不能群制。 使教师与学生都能认可制度,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如此才能良好持续推进。

3.3 在作风建设中力求纳言敏行、戒骄戒躁

在基层党建中,务必是党员同志加强谦虚、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 “月盈则亏,杯满则溢”,绝不能因为取得阶段性成果而放松自我要求, 绝不能因为物质丰盈而滋生腐败现象, 绝不能在安逸的环境中丧失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基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不断强化拒腐防变的抗风险实力,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3.4 职业道德建设中严守“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之初心

教工党员牢固树立忧患意识, 在学术追求中牢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严谨治学中牢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传道授业中牢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方为贵。

4 结语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铸就担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自觉对标对表、 及时校准偏差。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沃土, 是思想精神塑造的炼丹炉,加强高校教师与学生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廉洁律政意识,必将辐射全社会气正风清。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思,思而行,从严治党,从严执教,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维持社会国家长治久安夯实牢固根基。

猜你喜欢

教工初心党员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我是党员向我看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