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宿舍文化建设的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提升探讨

2019-03-22刘泽锦王梦铌李晓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入学宿舍新生

刘泽锦,王梦铌,李晓凯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大一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生理上心理上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些学生难以适应变化,一时间无法融入环境。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选择“隐忍”,错过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导致问题不断扩大,以至最终休学、退学。

1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和分析, 我们一般将新生入学后遇到的问题分为四大类:(1)生活上的问题;(2)学习上的问题;(3)学生工作上的问题;(4)思想情感上的问题。

1.1 生活上的问题

新生入学后,通常在生活适应性上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如适应宿舍集体生活、学生关系、独立生活等。 很多人为此感到困惑、恐慌。 笔者之前带过一名大一新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而感到恐慌,最终选择了休学。

1.2 学习上的问题

一些学生“满怀憧憬”进入大学,甩开膀子疯狂游戏,将教师的苦口婆心当耳边风,结果一学期就挂掉五六门直接导致无法取得学位证。同时,大学教育也有别于高中教育,大学课程大多相对抽象,需要学生们课后的继续努力, 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独立性和更好的自觉性。[4]做不到这两点,很难学好学透。 笔者2017年带过的一名大一新生,入学后长期无故旷课,多次沟通无果,该生父母为该生办理了休学手续。 一年后,该生返校,没有丝毫改变。最终,该生父母为其办理了退学。

1.3 学生工作上的问题

大学不同于小初高, 它更像是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在这里学生们既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融入集体。 因此,学校会号召学生们积极加入学生会,社团联等集体组织, 让学生们通过参与学生活动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 笔者18年带的新生班级出现过一类情况。班上高考的最高分是一名女生,是以一本的分数线掉挡进入了该班。因为基础知识好,教师们对该生充满期望。 入学伊始就让该生加入该本学院优秀教师的科研团队,进入学生会,选为班委。 然而该生缺乏沟通协调的基本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出于自尊心的维护,也不愿跟教师交流,最终该生因持续的挫败感,决绝地退出了所有团队。 事后,我们进行了反思,高考成绩优秀并不等于基础能力强。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除了上课别无其他,少与人交流,也几乎没有参加什么集体活动。 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缺乏沟通协调的能力与韧劲。

1.4 思想情感上的问题

思想上,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还没有转变过来,幻想着学校提供一站式的保姆管理。 这类学生可以称之为“巨婴”,稍有不顺就把问题归结到学校或是他人的身上,从不考虑自身问题。 情感上,一些学生因为从众心理开始恋爱,他们忽略了能否相适应,能否相促进等基本问题。 新生们很多都是初恋, 情感上一旦遭受挫折,大多数都羞于启齿,这就给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少数学生能够靠自己可以走出阴影, 而有的学生则会因此沉沦甚至会有轻生的冲动。笔者16年就曾见到过一名女生入学短短一年内经历结婚到离婚的大喜大悲。最终,该生因承受不住思想情感上的沉重打击,选择休学一年。

2 基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新生适应性提升策略

新生们来自五湖四海, 进入大学后最先熟识的就是室友,他们是大学生活中最亲近的人。 同时,宿舍也是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的最小单位,最紧密的集体。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思想建设、 团队建设能够让新生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融入集体中去,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四类问题。现以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理论与经验,做出如下方法和探讨。

2.1 加强集体活动的开展,提高新生独立能力

新生相互之间缺乏了解, 加强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新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发现学生们的特点特长, 引导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发展与提升。例如,教师们可以有目的性的将一些任务分拆,交由学生们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去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在遇到困难时,去观察学生们的处理办法,适时给出指导意见,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多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活动。 如宿舍篮球3V3 联赛、定向越野、四六级大评比、考研大评比等。 这些活动比赛将会大大提高宿舍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好局面。

2.2 营造宿舍文化氛围,明确新生学习目标

宿舍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小的信息收集享交流单位。 一个宿舍内的室友,天然就成了一个小集体。 新生们在这里汇集自己得到的信息, 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在这里交流汇总, 最后得到一些新的想法。 特别是当这些新的想法能够引导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宿舍的凝聚力就会增强。

宿舍还是学生们的学习小天地, 学生们可以利用交流汇总的信息,齐心协力打造宿舍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既能促进学习, 还能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们的沟通力、执行力,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氛围的打造可以围绕:学习、考级考证等方面来进行。以笔者所带的专科班和本科班为例, 一些宿舍从入校起就积极打造宿舍文化,有的专科班打造了“专升本”寝室,有的本科班打造了“考研”寝室等,最后证明这些宿舍的新生很快融入在一起,在奋斗的路上相互扶持,友情久而弥坚。

2.3 引领宿舍娱乐氛围,丰富新生精神生活

宿舍也充当着小小避风港的角色, 宿舍是学生的一个小家。遇到挫折时,回到宿舍,就等于回到了家,让自己彻底放空一会,不把自己逼上绝境。 此时,宿舍就需要有一些轻松的氛围能够让大家适当的娱乐一下。当然,这里的娱乐氛围要符合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身份。例如,有室友心情不佳,大家可以一起出去唱唱歌,聚个餐,去周围的公园徒步等。 人在心情低落时,有人可以倾诉陪伴,这是非常好的心理减压方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积极健康的娱乐氛围形成后,室友们会更加主动热情地为彼此提供精神支持,物质帮助,形成一个友情的良性循环。

宿舍的娱乐氛围有了, 但是如何避免宿舍娱乐庸俗化,低俗化?我们需要做出一些示范和引领。例如,有的宿舍娱乐项目单一粗暴, 除了打游戏就是打牌打麻将,这些弊端必须及早发现,及早铲除! 引领宿舍正确娱乐风尚,前期需要教师们进行一些组织和示范,如带领学生组织一些诗词大赛、定向越野、声乐比赛等。 还要加强宿舍条例的宣传和管理。将打牌,打麻将纳入严重违纪行为中, 将沉溺游戏纳入文明宿舍评比的扣分项等,在查寝的过程中将这些行为作为首要管控目标,将相关违纪宿舍进行曝光, 从惩罚和思想上进行双重打击,为学生们健康生活赢得良好环境。

2.4 打造宿舍模范精品,引导学生思想进步

打造一批模范宿舍, 以这批宿舍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为新生提供指引。例如,党员宿舍,学生会优秀干部宿舍等,为新老生的交流搭建平台,让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们能够指导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美好生活, 指导新生如何处理好学生会、社团、班级之间的事务,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寻求指导和帮助。 对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 党员宿舍将会向他们提供正确的入党流程和建议,引导学生们积极了解时政大事,营造爱国氛围。引导学生思想管理不能单靠某一方面。要把院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纳入学生思想管理工作中来。建立运转良好的多级联动制度。 例如,寝室长、心理委员、班委、班主任和辅导员、 副书记、 书记和院长的多级垂直联动。 在联动中,还应加入学生家长,加强校方与家庭的沟通,双管齐下、多方联动,让学生们能够身心愉悦、自信从容的适应大学环境,拥抱大学生活。

3 总结与反思

该文针对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的适应性问题,结合工作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探讨。笔者因理论、经验有限,不足与疏漏之处,诚挚地欢迎读者能够给出建议和批评,笔者定当不断完善,并以此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入学宿舍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热得快炸了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学校到底是谁的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