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以惠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2019-03-22邓日清陈韵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医学生高职大学生

邓日清,陈韵茹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 516000)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在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 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指出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增效的迫切需要。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 号)等文件,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指导服务工作。 在目前的情况下, 高职医科院校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强大的文化支持和人才保障。下面以惠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对该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研究。

1 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1.1 学生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与理工科高职院校相比, 该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仍不够浓厚。一是家庭社会氛围不够。由于医学专业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许多学生偏向于到医院等事业单位所谓的“铁饭碗”单位工作,不少家长也孩子进入一个“铁饭碗”单位作为最佳选择,甚至觉得很多人走创业这条路不是高职医学院走的路。 这种传统思想无形中扼杀了很多高职医学生的创业梦想。 二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与学业学习“两张皮”的认识,有的认为学校就是抓学习学业,创新创业是大学生跨出校门后的事情。

1.2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足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方面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严重资源不足。创新创业课程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陈旧。 课程设置基本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低层次为主,不少学生反映课程专业性不强。 创业课考评以应试教育为主,理论考试多,实践评价少,学生只得应付了事。 目前,学院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很多创新创学教学教师都没有具备创业指导教师资质,授课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对企业运营管理及市场营销不熟悉,授课经常偏离主题、脱离实际。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不足

高职医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需要政府和学校在政策、信息、资金、场地和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但是,很多高职医学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显然存在着支持力度不足的情况。首先,创新创业政策不够给力, 政府和学校政策支持主要对象是毕业生的创业扶持上,而对在校学生的支持措施很少。 其次,从资金支持上看, 高职医学院创新创业财政资金蛋糕小、 手续繁,天使投资不敢给、给不出。 天使投资也在我校发展滞后,大学生很难从社会找到风险投资。 最后,从创业场所上看,创业孵化基地总体上规模比较小、功能不够完善,另外创业指导平台建设也不行,这些都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需求。

2 对策与建议

2.1 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

高职医科院校要顺应信息时代和创新发展的趋势,顶层设计上要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定位好,有良好工作保障体系。 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职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地位, 改变对创新创业教育轻视的观念, 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学院通过制定组织、制度、办法等方式,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导向,推动舆论宣传方式改革,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探索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子,构建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新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

2.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各部门协同配合, 结合我院实际和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特征,优化学校大学生创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与专业课程体系融合起来,形成与社会互动、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方案。(1)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并将课程列入必修课, 形成学生在校期间全覆盖的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学生可通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习、科技创造和专利发明、学生比赛获奖活动等途径获得相关的创新创业学分。 (3)建立灵活机制,设立保留学籍、 创业休学申请等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学籍管理制度。

2.3 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

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要建立创新创业中心教研室,主要负责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 教材自主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1)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要更加具体化、 规范化。 基于实际,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包括项目经费支持、教学工作量校对、职称政策评定倾斜、年度考核工作成绩倾斜、学术荣誉奖励等。

(2)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制度,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在师资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来源的市场化、工厂化、企业化,着力解决学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不接地气、脱离实践等突出问题,增强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操性。

(3)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组织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培训形式包括校内外培训、其他高校组织的创业培训,公司企业穿各样培训等。通过“专家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讲座”、创业技能培训等形式,邀请优秀创业指导师、医药企业家和创业成功校友走进校园, 讲授创新创业知识和经验,与学生交流创业体验与收获,丰富创新创业知识教育的内容。

2.4 搭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平台

(1)扎实开展班系院校三级创业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创业社团等创业实践活动,重点鼓励扶持一批结合医药专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从而真正实现以创业比赛带动创业实践, 让更多的学生从创业比赛走向真实的创业活动。

(2)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专项经费,对在创业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扶上马送一程。 建立和做大天使创投资金, 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投中介机构支持学校项目。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捐款、创业回馈等渠道,不断扩大专项经费规模。这些争取到的经费主要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创业项目监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金扶持、聘请社会师资等。

(3)创办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各种类型的创客空间、创新工场。 充分引进和利用现有资源,坚持统筹计划。 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的原则,进一步开拓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学校可以在图书馆隔空层办创业孵化基地,对在大学生创业比赛中取得优胜的项目、已经申请专利及完成工商登记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这些创业团队可以在在校内孵化基地免费利用办公场地和相关设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6]。

3 结语

在我国高校职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构建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已经成为高职医学院校建设的重点。通过我们的研究,高职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建构需要高职高专医学院高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定位, 设置合适学校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搭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为高校职业化转型大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医学生高职大学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