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22刘雪冰
刘雪冰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粤港澳大湾区自提出以来, 其战略地位已经不言而喻。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湾区发展的基础。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时期,学习其他湾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人才引进策略, 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研究综述
张克听、李敏(2018)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从人才内外部生态方面构建人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指出经济发达与落后的城市都有不良的生态系统, 而不良的生态系统是阻碍人才增长的关键因素。
林江(2018)通过成都、长沙、武汉等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九所城市防止人才流失的案例对比, 得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的出台应侧重于“用”,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到湾区中来。
陈建新、陈杰、刘佐菁(2017),通过与欧美国家创新人才最新政策的对比分析,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6 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广东近年来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 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何玮、喻凯、曾晓彬(2018),通过解析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对比国外的高校联盟,总结得出粤港澳高校联盟发展路径。该文指出三地跨区域高校联盟,应该从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等方面为湾区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坤(2017)通过解析珠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和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对比国外的高校联盟与经验总结得出珠港澳高校联盟的发展路径。
2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面临的问题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科技创新人才是粤港澳协同发展的关键。但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形成协同作用,已成为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瓶颈。
2.1 湾区高端人才不够、原创性不足、转化率低
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人才总量最高,但是与北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截止至2017年6月,北京人才总量已经增长到651 万人, 而湾区内广东地区两院院士仅145 名,远低于江苏省的450 名。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院士则仅有32 名,也低于浙江省的50 名,高端人才数量远低于其他三大湾区。
在科技创新方面,湾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如英、美等国,湾区在科技创新、革命性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中兴”“华为”事件已经给我们提醒,我们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为湾区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
在高校合作办学方面, 粤港澳三地尚未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技资源共享、教育理念相融、学科借鉴、 信息互通方面都没有发挥三地之间的协同发展的作用, 不利于三地教育的融合和国际发展。 目前, 香港的高校及科技服务机构与湾区内地合作互动较少,两地学者、学生来往较少,没有很好地发挥湾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
2.2 人才储备薄弱,创新平台载体少
从人口规模来看, 粤港澳大湾区的并未占据人口优势。 截至2016年底,整个湾区的常住人口总数约为6 800 万,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人口总数远不及纽约湾区(7%)、东京湾区(28%),并且在人口密度方面也有较大差距。
从人才质量来看, 粤港澳大湾区的受高等教育人才比重明显偏低。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质量整体上低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 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较低,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在粤港澳大湾区近6 800 万的常住人口中,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1 187.81 万人,仅占17.47%。 而其他三大湾区中,旧金山湾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则达到46%, 纽约湾区达到42%,东京湾区达到36.7%。 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质量方面对于其他三大湾区还是非常欠缺的。
2.3 粤港澳三地合作不够紧密,人才流动积极性不高
受制于两种制度的限制, 粤港澳三地来往仍然不便利, 在安检、 实名认证等方面相较于以前便利了很多,但是在港澳签注数量方面,仍然限制较多,只有深圳户口的居民才能一周一行过港, 且港澳停留时间都不能超过七日。 随着湾区居民往来港澳的需求日益增高,签注数量的限制,很难满足居民频繁往来的需求。同时在商务签注方面, 申请人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及孵化发展初期的科创企业人员,在企业备案、纳税等方面也受到限制,不利于粤港澳三地的创新创业活动。
3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题,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有力的助力军,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角色定位,丰富拓展人才理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设计发展上提出更具针对性建议,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水平。
3.1 面向全球实施开放性的人才政策
在“一国两制”体系下,应该要更好地利用两种制度的便利之处, 将两种制度由阻碍变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力量,合资创建三地联合大学,承担湾区开展科技、教育、人文等方面合作的职能。 通过三地合作大学, 打破湾区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不均衡,增强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湾区内高校之间的合作, 为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同时,还可以借鉴世界三大湾区的经验,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符合湾区发展的外籍高层次人才, 可以申请在海外在华永久居留等。 推进粤港澳三地人才在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落实粤港澳居民在社保、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通过更好更优质的人民政策吸引国外高科技人才,依托国际项目合作实现人才共享。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方式, 美国与世界上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800 多个科技合作协议,合作攻关一些重大科研项目, 可以通过设立国际合作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外国科学家, 为外国高端人才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及更多的科研平台。
3.2 加强校企联合培育继续紧缺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 实施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计划,增强三地人才资源的交流合作需求日益增强。湾区必须依托世界级大学集群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纽约湾区拥有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及大批高等院校, 是美国高校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高等教育水平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湾区可以借鉴纽约湾区优质高校集群发展的模式, 培育多元化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大批学生和学者,为培养新兴产业的尖端创新人才,面向科技前沿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建立一批世界级的研究中心。
湾区内的高校还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及系统的组织体系, 将大学内部知识创新有关研究活动与外部创新成果产业化活动紧密地连接起来, 根据湾区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设立创新创业实践等特别的课程,配置双师型教师,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
3.3 培育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对于湾区的发展也尤为重要,湾区需要营造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与氛围。 硅谷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其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拥抱变革、挑战传统、知识共享的文化能够充分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硅谷的创新文化与氛围集聚了大批优秀的高端的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也要营造和培育一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人才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宽松的文化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