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03-22张大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分制中等职业学分

张大义

(益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益阳 413000)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特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但始终没有一种比较合适的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模式, 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在完成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后, 还可以取得国家开放大学大学学历证书。笔者通过到益阳科达职业技术学校、益阳四通电脑中等专业学校、南县创意职业技术学校、桃江扬帆职业技术学校等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调研,发现这些学校的学分制还仅仅停留在换算学分、 开设选修课程的起始阶段,尚未深入到教育观念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师管理等各个环节。 我们将继续探索,整合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完善课程体系, 形成一套具有益阳电大特色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等职业教育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如何搭建中等职业教育与电大开放教育的直通平台, 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993年,《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在全国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后,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自2006年开始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的优点,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大胆探索,推行了“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既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路径,也为开放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007年7月,深圳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对中等职业

1 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迅猛,如何满足中教育和开放教育的对比,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实践,推出了“3+X”的培养模式,之后通过对开放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研究, 结合开放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中职—电大连读”学分制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 学生在接受2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修读4 门电大大专课程,通过考试后中职、大专同时承认该学分。 该模式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中等职业教育和电大的教材、师资等资源,采用学分互认形式有效对接中等职业教育与国家开放大学教育。 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职、大专连读培养模式。益阳广播电视大学与益阳科达职业技术学校、 益阳四通电脑中等专业学校、南县创意职业技术学校、桃江扬帆职业技术学校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就读大专生规模已达663人,有电子商务、会计学(财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方向)、旅游(旅游管理方向)、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等专科专业。 学生可以提前修读大专课程,中专毕业后,达到大学专科毕业要求,发给大专毕业证书。

2 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条件下,注重对学生教育的管理培养,区别于学年制教育, 严格的管理过程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思想, 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教师和学校的利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都会产生巨大变化。所以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在教育目标上从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到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从狭隘的专业教学, 转变到加强基础、 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来。 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1 学分制选课的盲目性

学分制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 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学分制,可以被允许自由选择课程进行学习,但是没有引导前提下,容易得学分的课程肯定是学生的首选。 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知识结构遭到破坏, 从而缺少完整性。 学分制下, 学生只要修完该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就能轻松获得该科目学分, 而学分达到该学制最低要求即可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当下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2.2 教学设计跟不上课程考核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一般只是根据教学的人数和质量来判定教学质量的成效。因为学生水平各异,如果老师采取统一的教学办法, 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时, 就会出现学习效率低、 跟不上教学的步骤。这也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软肋。如《电算化会计》这门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必修课, 要求学生登陆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网考成绩达到60 分,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由于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会计软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中等职业教育对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认识不够高。学校尚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与学分制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全面, 工作职责、 操作流程不明确,一时间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3 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选课

学生因为对各类课程不了解,选课就会有随意性,导致知识结构的失衡的原因是都会投机选择比较容易休学分的课程。 对此,应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业、解答学生就业升学等等各类问题。通过有效的指导课程的选择,促使知识结构链完整,从而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学校方面要主动检查课程,来警示学生不要放任自流;在选课流程上要规范,帮助弱势的学生来适应学分改革。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要在推进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避免太过随意。

3.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加强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不仅课程的选择要多样化,在教学上也应该学思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要组织专业责任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上课情况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不定时听课、抽查。建立课堂信息反馈机制,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作用。做好大专课程的中职学生对接工作,特别是学生的难点、疑点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处应该制定课表,由教师到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面授辅导。通过学生对开设课程的全面评教,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制,使得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3.3 做好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分制的认识。 通过对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 使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到自己修读的课程学分信息,更主动地参与到中职修读大专的学习中去。电大专业责任老师资源有限, 应加强对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管理培训,增加他们对电大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认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学校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程, 也是需要结合学校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行认真的探究以及探索,随后再逐渐执行中等学校对接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制。学分制教学的管理形式,加强了管理学生的动态性,所以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学分制学籍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的有关机制,要想很好地实行学分制管理,首先也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样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性,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学分制中等职业学分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