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探究

2019-03-22陈森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院校

陈森胜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 510550)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用全篇8 700 多字的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提供了大量指导性建议,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8年12月19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5月正式改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15 所职业本科试点学校之一。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

1.1 职业本科在本科院校中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重点推出实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 是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举措。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从教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多方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并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主,以职业本科院校为主要试点对象,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探究。创新创业课程实际上是包含多方面知识及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 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在就业及创业过程中取得优势。

1.2 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高校扩招趋势持续上升, 每年毕业季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已达到数千万人次,并且还在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并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社会快速发展,企业纷纷做出人力资源优化及结构调整,这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及竞争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十分重要。 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与实时咨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离不开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也尤为重要,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学校应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课程涵盖范围广泛, 包括基本通识课程、专业衔接课程、社会人文课程以及经济、法律等多方面融合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帮助学生多方面提升自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职业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现状

创新创业课程是对学生知识体系、思维观念、实践能力及人际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因此课程设置不能过于局限, 应包含多个方面、 多种层次的课程内容,并且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资源配置、课程实践以及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并且结合专业特色及学校资源, 引导学生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1 专业课程相结合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及规划创新创业课程时,对课程的认识及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过于片面,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内容脱轨, 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到专业课程安排的完整性,并且忽视了学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内容脱离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次,无法结合专业课程本身,进一步体会创新创业的内涵。

2.2 师资力量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在飞速进步,这使得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 许多时候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历相对匮乏,尤其缺乏创业经历,导致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 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持,导致课程内容偏重理论,使得学生发展片面,缺乏实践能力, 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大部分从高校进行招聘,理论层次高,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弱。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本科的发展,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还需要完善。 甚至许多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的任课教师为辅导员或团委老师, 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力量, 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课程指导及就业指导,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及课程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创新创业课程探究策略

作为第一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 承担了试点的历史重任,既是发展的新机遇,也是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新的职业教育方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探索。

3.1 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5 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 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应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融会贯通, 保证课程安排的完整性,并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内容相结合,设置具有层次性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应作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导课程, 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包括创业指导、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基础及实例研究等内容, 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提供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课程的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应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 帮助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将理论知识及感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深化提升,并且借助不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及科研项目,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并且进行创业模拟, 在此学校应利用多种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3.2 引用多方教学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 为了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学资源,促进资源融合。 校内实验室及创新创业孵化园地是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资源,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所有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机会。 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人才的应用性,重视实验、实习过程,鼓励学生多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 加强校外资源管理,建设教学实验基地及实训中心,并且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开展职业本科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遵循和支撑。 以职业本科应用型课程建设为抓手, 通过应用型课程建设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3.3 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职业本科教育是以职业目标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为依托。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尝试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且掌握最新创业及就业动态,全面了解创业环境及就业前景, 教师队伍中除了教授专业课程的全职任课教师, 还应该聘请企业内部或创业成功的相关专家,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教师,使教师团队既具有全职的专业教师、 同时具有相关的专家教师,充分结合二者优势,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及就业导师。 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鼓励年轻教师自主创业或到企业中增加职场体验,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