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研究

2019-03-22孙明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双师名师教师队伍

孙明哲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33)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现代教育理念下,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重要特征,这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职院校只有在明确教师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进行教师人员结构和运行机制优化,并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才能为学校教学提供高素质的师资保证,推动现代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该文就技能名师工作室体系下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1 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念下, 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任务。 从教学过程来看,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素质,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素质; 其对于高职院校教学互动开展和学校稳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我国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教师的职业精神建设,并且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其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精神, 并且该职业精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即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工作得以高校开展。然而在实践中,部分高校的高技能人才困乏,其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具有较大影响。

新时期, 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 能够实现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途径的有效优化。一方面,其为高职院师资队伍的职业精神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资质认定标准更加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另一方面, 其为师资队伍的职业精神建设搭建了培养平台,有助于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工作的高效进行,以此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时效性和质量性。

2 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问题分析

2.1 培养过程限制因素较多

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其需要高职院在培养途径和培养平台上进行创新优化。现阶段,高职院校注重教师的岗前培训和教师学校,并通过老教师传帮带进行年轻教师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年轻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师素养; 而在教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中, 由教师自主参加企业实际生产和技术项目建设。从教师培养过程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的基本模式已经建成, 然而在实际培训中,教师培训途径和培养平台的建设还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中的经费投入有限,并且院校的现有设备较为老旧,且当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时,企业缺少热情使得教师参与兴趣不高,这对教师的实践能力造成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中, 部分教师的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发展需要; 同时企业出于自身核心技术保密和安全因素的考虑,通常只会对参与实践的老师安排一些参观、见习等闲职,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2.2 职业精神培养管理缺失

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们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在教学实践中经济运营新理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规范, 这使得双师型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去践行,在实际培训中应注重教师培训过程的动态管理。然而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整个培训过程缺乏动态化的管理控制。具体而言,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更新是一个动态化的实践过程, 其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践行,实际培训中,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以获取相关资质为目的,在取得资质证书后,其培训时间就处于停滞状态,这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限制较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新时期,要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建设能力,就必须注重教师职业精神培训过程的长期规划。

3 依托技能名师工作室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的具体策略

新时期, 技能名师工作室为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创造了全新途径。在实际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技能名师工作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中的作用,就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

3.1 注重双师教师培训分层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中, 依托技能名师工作室进行分层培训、 分类培训是其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这是由于教师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具有一定差异, 并且各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各有不同[2]。在教师培训实践过程, 教师分层培训应注重对不同工作室培训内容的规划。 譬如在机电类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培训中,应注重中、青年教师该专业最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就当前企业发展方向,教师需要掌握的设备技能和操作技能进行实践, 确保教师在自身擅长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 而依托新技术类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师培训时,不仅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更要就新材料、新设备、新项目进行拓展性研究,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继而在知识更新与技能更新中,提升教师的对于知识讲述及操作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

3.2 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现阶段, 要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对于职业精神的建设能力,还应依托工作室建立多种服务模式,继而实现教师培养体精的有效优化。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属性进行划分,建设科研型、技术控制型和技能竞赛性服务平台, 并实现各种平台与双师培训的互通互联, 为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实际培训中,应注重基础学习、技术控制、技能竞赛和科研创新的系统衔接,即专业教师在获得必要资质证书后, 可进一步开拓自身的研究方向,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以此来实现技能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优势互比, 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的适用性、适用性和先进性。

3.3 实现双师型教师高效评价

传统双师型教师职业精神建设中, 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具体而言,当前教师培养评价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即整个评价过程采用一定的死标准, 当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或技能掌握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即可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这使得评级方式较为单一,同时部分教师在获得资质证书后,其学习实践就会停滞,影响了教师职业精神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教师职业精神评价中,首先应借鉴技能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方式,进行教师验收标准的优化,构建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多重评价标准。其次,对于获得资质证书额教师应定期性地进行考核,确保其能持续性地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和操作技能创新。最后,还应就教师的评价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继而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 结语

技能名师工作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精神建设的必要性, 并在当前教师职业精神培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依托技能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师职业精神建设途径的创新优化, 才能提升教师职业精神的建设水平,继而推动现代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名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