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19-03-22杜江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校企体系

杜江淮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众多高校均纷纷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大学科的专业,表现出极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 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可满足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需求的、具备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1]。传统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满足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校企合作下,如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培养学生在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等方面综合素质, 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所需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对校企合作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是由学校与企业所建立起的一种合作模式,其主要是指一种以学校、企业为主体,有针对地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并强调人才培养实用性、实效性的合作模式。作为一种可实现学校、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等多方面内容;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推进高等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校企双赢,促进收获更为理想的综合效益[2]。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据

全面调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工程素质, 以此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此,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据而言, 主要包括有:其一,推进实践课程训练项目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 将企业实际工程应用中牵涉的相关专业技术内容渗透进理论教学课程中, 提高教学中学生对知识内容学习的明确性, 并在实践内容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其二,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遵循递进原则,推进对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科学重组现有实践训练项目及结合企业应用实际开发新型实践训练项目, 依托模块式实践训练开展立体化分层次递进培养, 满足各种类型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其三,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紧扣电子信息工程行业发展需求, 在电子信息工程行业技术发展的指引下,逐步改进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有效匹配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理论与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行业经济发展及技术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生踏上企业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其四,充分衔接产业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打造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共同分享校企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等各项资源, 将企业高素质人才邀请至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其经验优势、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实际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3]。

3 校企合作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3.1 采取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

组建校企合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采取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高校专家、企业专家及其他相关领域专家等。为了切实推进校企合作, 专家委员会不仅要参与指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匹配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相关工作中,还要参与协调学生学习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企业人员兼职到校讲课等相关工作中。

3.2 构建侧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的有力指导,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完善。 即不仅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转变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并借鉴企业工程师培训内容,进一步紧紧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构建起更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与此同时,发挥高校、企业各自优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打造多种不同形式的基地。 首先,共同打造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可进入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实时专业实习, 还可开展以企业实际研究课题为内容的毕业设计。 其次, 共同打造校内实验室。高校有效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而企业则给予有力投资,以此在校内共同打造校企联合实验室,紧紧围绕企业实际项目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再次,共同组织电子设计竞赛。 校企可共同在校内组织电子设计竞赛, 可将企业研究的课题或面临的技术难题作为竞赛主题,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还可为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出谋划策[4]。 最后,共同打造产品售后服务企业。 高校提供适当投资,企业人员提供有力指导,进而联合打造相关品牌的售后服务企业, 企业严格依据标准流程开展管理运营, 学生则可在企业内对相关电子产品进行设计、加工、维修等。与此期间,不仅可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可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3 依托产学研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产学研”结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一环。 基于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实际生产中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共同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能力。这一过程还可实现反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收获更为确切的教学成效,基于此,企业可进一步在高校打造科研创新基地, 将实际工业课题作为科研课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3.4 构建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开展好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工作,制定实践教学评价实施细则, 构建健全教师评价及奖惩体系,同时,建立引导教师与企业人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机制,调动起教师及企业人员指导实践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5]。 其次,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要求及企业人才需求,打造试题库,随机生成考试题目,对学生实践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实践课程最终学习成果由平时成绩、 实验操作成绩及实验成果等组成, 以此实现对学生实践课程掌握水平形成一个客观系统的评价。

4 结语

综上所述, 校企合作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使学生可自主应用该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校企合作下,高校与企业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交流互动,提高对校企合作内涵的有效认识,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据的深入分析, 采取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侧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产学研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构建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等,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校企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校企合作五反思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1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