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童话文本教学探析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为例

2019-03-22汪智惠陈仁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新装文体

汪智惠,陈仁芳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1923年吴研因等编撰的初小《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首次将其收录为课文。数十年来,《皇帝的新装》一直在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众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问世后,众多经典选文都发生了改变,童话题材的选文也由《丑小鸭》《致女儿的信》《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多篇变为仅剩《皇帝的新装》一篇,并与神话、寓言等题材的选文一起选编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童话题材的选文遭遇删减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应重视初中阶段仅此一篇的童话文本教学,让童话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一、用好课标与教科书中的备课资源

“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应落实在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上”。[1]部编版语文教材是国家教育部组织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学科专家、学者、教师等在内的60多人历时4年半编写的一套全国通用教材,作为师生双方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所呈现的课程资源应该是执教者首先要考虑并加以合理利用的。而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语文课程教育理念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立足点。

(一)把握好教科书的两大系统

助读系统即教材中的提示、注释、评点、图像类等帮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部分;作业系统包括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大部分,这两大系统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皇帝的新装》的助读系统来看,在单元提示中,编者对于学生学习本单元所要达到的要求大致有以下三个:一是通过学习童话、神话、寓言等这类象征性文学作品培养想象力;二是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三是深入解读文本。在预习提示中编者又再一次强调了对学生文本阅读速度的要求。与《皇帝的新装》所配套的作业系统包括两大部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在“思考探究”中编者的安排:一是复述原文,并对如何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和如何“有把握的”复述原文给出具体的方法性指导,这里显然又一次有意识地锻炼了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二是揣摩语句如“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这是在强化学生阅读速度的基础上,对于文本深入解读做出要求。积累拓展中“尝试将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等则是更加发散性的要求。从助读系统到作业系统再三强调我们不难看出,在《皇帝的新装》中快速阅读的方法是教材编者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的。另外,新教材也尝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文中重点语句、关键字词来深入研读文本。笔者认为,基于上文对教材两大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以下重要信息:第一,“快速阅读、控制阅读速度”这一类关键词要作为《皇帝的新装》的基础教学目标之一,并带领学生在理解文意、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课文;第二,童话这类象征性文学作品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是有帮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随文学习童话的写作特色。

(二)立足课标,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

叶君健在1958年版《安徒生童话选》的序文中表示对统治阶级残暴的憎恨、愚蠢的嘲笑,以及人民的智慧和高尚品质毫无保留地称赞是这一版本童话选的主题。[2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与时代背景和当时课程教育理念不无关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位既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的积极回应,也是教师应尊重学生主观阅读体验的依据之一。《皇帝的新装》作为一篇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我们能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对统治阶级的丑恶、愚蠢的讽刺。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完全个性化行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首先要尊重其多元阅读体验。多元解读不等于多元误读,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将童话课变为漫谈课,切忌“假热闹”。

二、童话文体定位,儿童视角教学

陈振桂认为童话是借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虚构生活的一种儿童文学;[3]洪汛涛将童话表述为:“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4]《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将“童话”定义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这些定义大同小异,反映出童话是符合儿童阅读心理并具有幻想、夸张、想象等特征的儿童故事性体裁。强化文体意识,抓住童话的这些文本特质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更加明确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也可以通过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文本的阅读方法要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掌握阅读方法,举一反三,形成同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应当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一)抓住童话文体特征

“童话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质。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想象与夸张是最重要的特征,是核心,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5]童话故事的素材、人物、情节、灵感来源于生活又异于生活,童话世界与成人世界有交集却并不重合,它通过奇特的幻想构造了一个个似真似假的人物形象,传递了一份简单纯真的童趣。夸张的写作手法与其幻想式的写作方式是分不开的,荒诞曲折的情节需要夸张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加以润色。关于《皇帝的新装》文体特征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童话之趣,但是仅读童话已经不能满足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所以还要将学生从幻想的童话世界拉回到理性的现实世界来进行深层次的文本阅读。肖培东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从文体特征出发,他认为文体是语文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要重视强化文体教学,紧扣文体,依体而教。[6]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始终牢记教给学生阅读一类文体的方法并最终帮助学生从《皇帝的新装》的学习到自学安徒生其他童话乃至整个象征性文学作品。

(二)儿童视角教学

唐雪梅在《初中语文童话教学研究》中关于“儿童”这一定义,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找到了依据,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18岁是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依据。[7]据此认为初一学生(12-15周岁左右)应该是属于儿童这一范畴的。对于《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课文,首先要清楚教育受众是一群处于情感发展丰富、具有一定独立阅读理解能力但又有限的初一学生。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学生对童话情节的整体梳理已经不成问题,因此不必在课堂上花费过多时间来梳理脉络,正如教科书的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中反复强调的一样,应该着重掌握文本快速阅读的方法。此外,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了“去中心化”,可以注意到问题的多个方面,而且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针对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深层次的文本阅读。思考“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等这些问题。我们“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8]作为教师与其在课堂上口干舌燥地向学生灌输那些千篇一律的大道理,不如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知识的同时尽情地享受童话世界带来的趣味。

三、朗读指导,构建语用型课堂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汉语言既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媒介,更是其日常生活交往交际的重要工具,积极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我国母语教育乃至世界母语教育的共同课题。从童话文本入手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朗读是必经途径。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说:“统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要抓住读书这个本质。”[9]朗读是需要教的,不同文体、不同题材朗读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朗读教学可以从关键词和表演两个方向入手。

(一)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

课标在各学段都要求要“有感情地朗读”。对于童话这样长篇幅的文本,全篇朗读显然是不现实的。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将关键词定义为“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著作的中心概念词语”。在《皇帝的新装》中,根据执教者想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可以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关键词,如“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在这一处“总”即为关键词,也正是因为皇帝痴迷于衣服过分注重外表,两个骗子才有机可乘。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拖长语气、停顿、夸张的方式读出“总”的深刻含义。又如在描写皇帝看到架空的织布机时的心理活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在这里“骇人听闻”“愚蠢”“难道”“最可怕”都是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皇帝内心那种惊恐、难以置信、失落心情的关键词,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朗读出皇帝当时那种惊恐万分但又不敢声张的矛盾心情。其中“骇人听闻”和“愚蠢”也是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词,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随文学习”的原则,传统语文教学常将文本与字词分解而讲,这样往往导致“工具”和“人文”两极分化,事倍功半,是有失偏颇的。为了走出这个误区,我们要牢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点,将生字词的学习带入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去,通过朗读关键词将字词学习、文本解读、情感理解串联起来,形成由言至文,再由文悟意,最终达到文言统一。原文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关键词我们都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仔细推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执教者也不必句句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生情挑选一些重要语句朗读即可,朗读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培养语用能力。

(二)采用表演倾向的朗读

《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很好的朗读教材,因为童话这种夸张式、表演式的语言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表演动机的。表演朗读的形式在小学课堂中比较常见,但是笔者认为初中生的表演式朗读法与小学生是有所区别的。从教学事件的实施目的上看,小学生理解阅读能力有限,需要通过表演来辅助阅读;初中生则是依托这一形式来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其表演形式也更加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舞台剧、话剧等方式;就实施效果方面而言,低龄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表演这种课堂形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则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开发了个性化的解读文本能力。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采用表演式朗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耗时耗力,实施不好容易喧宾夺主。所以这一方法更适合放在兴趣拓展课或者专题课中使用。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在给儿童带来快乐和趣味的同时也具备启迪思想、陶冶性情、增长知识等功用。教师要在立足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科书,引导学生欣赏童话语言之美、情节之趣、情感之丰富,让童话教学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一颗璀璨明珠。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新装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皇帝的新装》续编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
文体家阿来
开关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