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2019-03-22付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民办高校价值观

付瑶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民办高校作为其中重要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是否一致,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其所培育的人才是否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关系着人才是否能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对此,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成为民办高校发展重点,如何建设适合社会、适合民办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避免西方价值观、社会利益格局分化、党建思政工作不到位等的影响,推动民办高校向正确方向前进,成为民办高校发展关键[1]。

1 民办高校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代表着社会群众统一的思想动态,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具有较强的融合力,传播力较强,是群众广泛认同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017年5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并将其看作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是历史与现实发展赋予的内在规定,是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旗帜。习近平同志这番讲话,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2018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并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工作重心环节,同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应将培养时代新人作为主要职责。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重要的前沿阵地,其承载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然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西方思想与文化进入我国,处于社会最前沿的大学生受此影响,西化思想抬头,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减弱,大学生价值取向向多元化转变,思想的不统一,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影响了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此,加强思想宣传工作,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统一学生思想,增强学生凝聚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遇到的挑战

2.1 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文化产品不断进入我国,片面解读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无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臆断,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为国人思想带来一定冲击[3]。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攻坚阶段,社会形式较为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较为动荡,此时,西方文化的入侵,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解读,影响了其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高校学生而言,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高校学生产生崇洋媚外、颠覆传统甚至怀疑历史等负面思想,为民办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阻碍。

2.2 社会不良思潮及社会失范现象冲击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市场经济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同时,社会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各种社会不良思潮在悄然形成,并逐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造成思想腐蚀。例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健康,诱导民办高校大学生丧失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使其思想逐渐悖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盲目追求金钱和享乐,在日常学生和生活中极端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回归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另外,当前社会存在诸多失范现象,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巨大冲击。例如,碰瓷、不敢搀扶摔倒老人、在公交车上不为老弱病残让座、车辆过马路不礼让行人、虐待动物、商业欺诈等失范现象,会严重动摇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2.3 党建思政工作落实不到位

通常,公办高校作为国家出资创办的机构,大多非常重视党建思政工作,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与思想教育体系,学生价值观念较为统一,主流意识形态明确,对西方资产阶级意识的辨认能力与抵抗能力较强。然而,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国家监控较为宽松,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加之,学校多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价值观念不明确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对此,重视党建思政工作,统一学生思想,对学生与民办高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面临挑战的解决办法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新时期,民办高校的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人才。然而,主流意识形态的缺乏,民办高校大学生自身素养参差不齐,为社会和谐建设带来影响。对此,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与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与生命,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容。对此,民办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中,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制度保障、实践培养等方式,使其潜移默化的发挥引领作用,外化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统一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为民办高校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奠定基础。

3.2 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需求出发,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追求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效果。在教育理念上,学校应将求知与求职相结合,如此,才能更好推动学生向前发展。当前,在民办高校大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行为实用化现象,一切教育以学生未来职业为主,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影响了学生思想的统一与价值观的形成。对此,为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应奉行以生为本,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实用教育中,并通过寓大于小,寓深于浅,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性,保障其与学生主体认知体系统一,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另外,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应积极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意见,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主流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3.3 准确把握校园网络舆情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同样也导致大学生思想价值多元化,激发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则能够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若无法发挥优势,反而使其展现劣势,将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通常,相比于公立学校,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更活跃,对网络依赖性更强,此时,若民办高校无法把握舆情,放任不良信息冲击高校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不仅影响了思政教育效率,还影响了学生未来发展。对此,重视学校网络平台的构建,把握校园网络舆情,为学生提供便捷资源通道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国家、关注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同时,高校应重视网络信息的监管,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若学生出现不良思想,应针对性展开思政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推动民办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3.4 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作用

在民办高校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所以面临挑战,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思想无法发挥引领作用,高校大学生思想不统一,价值观念形成受到影响。对此,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改进思政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其的作用,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奠定基础。实际上,思政教育的本质,即是主流意识形态,因为,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全体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拥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对此,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统一的思想基础。

4 结语

新形势下,网络时代的深入,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对此,民办高校应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学校学生观念,推动民办高校健康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民办高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