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角色的重构
2019-03-22李娟娟
李娟娟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批判和反思为特征。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确定性,提倡非理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有机共生性,这深刻地影响了教育。后现代主义肯定了教育中人的主体性,批判了教师的专业认同、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教学领导者和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教师摆脱现代教育的桎梏,促进角色的反思和重构。
一、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教师权威走向共生关系中的对话者
哲学视角下知识观的确立决定了教师权威的存在。基于现代主义的教师权威意味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活动中的管理和服从,这是一种强制性关系,是一种制度性赋予。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绝对的信赖、认同和服从。[1]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是不断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知识是在人们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知识并非完全“确定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知识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各种科学和认识等指示性陈述,还涵括人们的为人处世能力、表达能力等意义。可见,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无疑会受到质疑,而教师角色体现出对权威的消解,提倡民主、平等的对话。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师生之间是“我—你”的主体间关系,教师是普通的他者个体,为学生提供方法和语言指导,扮演合作者角色,师生之间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互动。以往主客二分的方法容易导致利用与被利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师生的交往过程也成为单向的传输过程。然而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在教育实践中不仅需要平等与尊重,而且需要接纳与承认对方。坚持以一种有机共生关系看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双方才能通过互动实现各自的角色,促进彼此成长。
(二)从知识传授走向创造性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社会角色,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凭借个人的能力实现社会的期望。正是基于文化知识传递的需要,才产生了教师职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责所在。然而,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不断消蚀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的剧增,学生变得无所适从。后现代主义主张科学知识的获得需要学生个人去经历、理解,是个人建构起来的。倡导创造性,将传递—接收的教育过程转变为创造性教育过程,这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种创造并不是即兴发挥的创造,不否认教育知识传递秩序的意义。它既尊重无序,又尊重有序,揭示了充满线性、序列性、预设性的教育过程的弊端,始终贯穿批判的核心精神,使师生双方的互动具备生成性、创造性特征。充满创造性的教育过程能够挖掘师生的潜能,激发创造性内驱力,使他们不再满足获得知识的现状,而是在不断创造中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后现代主义认为将创新从依靠外在支持转向内在需求,是体现人的创造性本能和实现人生的更高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更能促使教师主动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超越。
(三)由习惯同一走向崇尚差异性、多元性
现代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旨趣,这体现了学校的正统性、教师的权威性,现代学校即以此为基础展开各种教学活动,教育目的呈现出单一性、理想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同一性,除了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地点采取相同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外,并且用统一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将受教育者的发展单一化,把个人的完善简化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充满了机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育人的初衷,压抑了人的自由个性,使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时感觉无从应对。后现代教育基于差异性逻辑,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理论知性和行动知性同等重要,旨在冲破片面的知性观和一元化发展观的枷锁。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同一性的追求,认为教学对象具有差异性,能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取向对知识建构出独特、真正的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各不相同,因而教学活动充满了实践性、不可预测性。教师应当接纳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角色重构面临的挑战
第一,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西方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才能引起学生或教师产生转变。[2]然而,我国与西方社会不同,现代性并不是很发达,师生树立崇尚科学、关注理性的态度是必要的。如果一味否定系统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就会由“重知识”的极端走向“轻知识”的极端,这严重影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第二,平等对话者与课堂引导者之间的矛盾。教师要把主体间性的有效对话看成师生双方交往目的。在实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要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第三,角色的超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研发者、课堂上的对话者,而且是评价中的促进者。多重的身份使其产生职业倦怠,教育情景的不确定性使教学工作充满了复杂性。教师要想扮演好多重角色,必须具备足够的精力和耐力。
三、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师角色的重构路径
(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教师观
如果教师表现的角色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就会导致教师的专业认同危机。传统的教师角色由于受到社会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规范性,以培养人的各种预设目标作为行动的指南,从而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差异性。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师才能走出专业认同的困境,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人特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但现代学校多以“基础主义”为逻辑起点,重视正统性价值的传授,这就肯定了学校教师和教科书的权威。[3]后现代主义呼唤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情感、态度、思想。教师需注意观察学生、学校等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及时反馈。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学习者的身分和肩负的使命,而且能引起教师对教育者身份和教育工作的深刻反思,增强自身的获得感和职业幸福感。
(二)以知识的再合法化促使教师重塑权威
后现代主义思潮引起的知识合法性危机,使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受到质疑。而知识是关键的教学媒介之一,关系着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虽然有广博的学识,但若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关注点,极易造成知识隔膜或知识断裂。为了实现权威形象的重塑,教师需要重视知识的再合法化,由教学生知识走向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师权威下,一味追求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使教学带有某种强制性,这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深刻了解所要教的知识和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成为知识的权威而不是课堂的权威,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要加强对知识的领会和吸收,同时注意提高教学技能,增加个人独特人格魅力;第二,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由于知识教学时效性短、效果不佳,开放式教育应运而生,这解决了知识更新带来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的各种开放性技能。因此,具有开放心态的教师才能时刻注意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完善知识储备,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搭建各种训练平台。知识的再合法化能够使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产生于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而不是来源于知识本身。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进而实现教师权威的内塑。[4]
(三)以教师的对话教学和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境域性、生成性,是个人主动建构起来的。但传统的教师观仍把教师看作特定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既定教学程序的执行者,这忽视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学生自由天性的发挥。为了实现教师角色的后现代重构,必须摆脱传统教师观的桎梏。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已有的经验影响着当下的学习。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的有机互动进行建构学习,主动完成从知识授受者到知识对话者的转变。其次,倡导对话式教学,这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在对话中,教师不再是掌握知识的绝对权威者,而是将封闭性学科知识开放化、问题化,双方在民主、理想的对话氛围中给出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扩大学生学习的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技能。最后,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技术性、工具性教学取向以及知识化课程使教师自身逐渐被“工具化”。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使教学理论与个人专业经验有效地结合转换,提升教学技能。另外,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不能局限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转向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权威从外在于情境转化为与情境共存。[5]
(四)以情感相依的联系纽带重建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双方通过对话在沟通活动中创造意义的过程,这满足了教学本质对师生交往的需要。由于受到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师生关系被规定在教学场域,成为知识传授和接受关系的附属品。[6]可见,师生关系受到社会契约的约束,讲求理性而非感性,注重结果而非过程。若脱离控制,师生之间出现关系危机,稳定的教学秩序也将会被打破。而后现代主义提倡的情感相依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的关系,师生双方都是完整的个体,通过相互对话理解、接纳对方,注重个人的选择和参与,批判了建立在绝对理性基础上的传统师生观。教师勇于冲破学科化教学的规范性带来的束缚,重视情感在师生关系中的价值,关注教育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打造生活的一个鲜活的、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除了理性维持下的权利和义务外,还存在着一种情感上的互赖关系。因此,教师要创造充满人性和关怀的课堂氛围,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行动指向,通过友好的沟通交流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地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