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语视角下的中西方面子观差异探析
2019-03-22洪光彩
陈 钧,洪光彩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都匀 55800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面子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用礼貌来维持交流双方的面子。[1]“给面子”“丢面子”“要面子”等有关面子的词语和句子随处可以听到,但是面子具体是什么,中西方人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近代国学大师林雨堂先生认为:“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容易举例而难以下定义。[2]最先给“面子”下定义的是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他认为努力获得成功后受到的夸耀就是面子。[3]胡先缙将“面子”的概念带到西方,西方学者在其面子概念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面子”,并提出了“面子理论”和“面子保全理论”。金耀基认为“面子”包含社会性的和道德性的面,社会性的面不一定所有人都有,道德性的面人人都拥有。[4]在人际交往中无处不存在着“面子”,问候语中的面子更是人际交往的关键。
问候是一种最常见的礼貌行为,两个人见面都是从问候开始往下交流的,问候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往往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问候语的方式、内容、称谓的差异也体现出不同的面子观。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如若一不小心就会使交流双方“丢面子”,交流难以继续。本文从问候语的角度对中西方人面子观念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面子观
(一)中国人的面子观
“脸”与“面”结合成了“面子”一词。“面子”一词的概念最先源于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他认为:“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3]金耀基把“面子”分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他认为:社会性的“面”是“依个人在社会阶梯上所占据的身份地位而决定的声望,由社会赋予并可由社会收回,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社会性的“面”;道德性的“面”是“团体对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是人人可拥有的。[4]
“丢面子”一词其实也就是说名誉受到了损害,为了名誉不受损害,中国人特别注重面子。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面子能够维持双方融洽交流。如朋友之间相互不给面子,那么朋友之间的关系就面临着危机。所以交流的双方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对方,双方的积极面子得到满足,交流方能继续。面子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建立的,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并将这种联系继续保持下去,就需要面子来维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面子具有阶层性,辈分大、权势大的人面子就相对大。一个人品德高尚会受到尊敬,为自己及家族赢回面子,如若违背道德则会颜面尽失。综上所述,中国人的面子观包含了以下四个特征:关系性、社会性、阶层性和道德性。[5]
(二)西方人的面子观
胡先缙的面子概念被引入到西方,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面子(Face)”这一概念,并提出了一套著名的面子理论,他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取的正面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体现。[6]
1987年英国学者布朗(Brown)和莱文森(Levinson)在其发表的《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 Theory)。他们认为,礼貌与面子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面子可以分为两种: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称赞、认可、支持他人是对他人的敬重,同样自己也会受到他人的表扬、肯定、尊敬,体现了积极面子。不干扰、不阻碍别人的自由,同时也不希望因别人阻碍使自己丢了面子,这就是消极面子,西方人的面子观重视的是个体的形象,个体的权利和自由。[7]中国人更多的是注重满足双方的积极面子,很少涉及消极面子,而西方人则注重双方积极面子得到满足,同时也要维护消极面子。[8]
二、问候语中的面子观差异
(一)言语式问候语
言语式问候语指的是双方用言语来完成问候,[1]下面将从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称谓、内容三方面来剖析问候语中的面子观差异。
1.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
言语式问候语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问好型、询问型、评价型。[9]
问好型,中西方都比较常见,不过西方人比较常用,中国人只有在重要场合和初次见面时才用得多一些。中国人会根据问候对象的身份采取不同的问候,按照尊卑有序地进行问候。遇到长者、上司、服务对象等,对于自己来说身份地位比较尊贵的一般会采用“您好”来问好。遇到与自己同级或小于自己的一般会用“你好”来问好,也可以采用“您好”,不过用哪一个要取决于个人。西方人则不会过多讲究,基本问好模式比较固定,经常用的几个常见的问好的句子有:“Nice to meet you!”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Hello!”,对于中西方人来说问好型问候语都是在维护双方的积极面子。
询问型,在中国是最常用的问候方式,用“你去哪儿?”、“吃了吗?”、“最近身体怎么样?”等问句来向他人打招呼。当他人听到问候以后通常会回答“出去办点事”、“吃了”、“最近挺好的”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中国人的这种询问型问候方式体现了关心、重视他人,他人的积极面子得到了满足。询问对方的同时也希望他人能够关心、重视自己,满足自己的积极面子。询问型问候语在西方也比较常见,例如“What’s up?”“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西方的问候型问候语比较单一,不会像中国的问候内容多样。西方人在使用询问式问候语时基本不会涉及他人的消极面子。询问型在西方既能满足积极面子,也能维护消极面子。
评价型,中西方评价型问候语是指用赞扬、认可及恭维对方,以此体现支持、赞扬他人,承认他人在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人通常会用“你好厉害呀!”“太棒了!”“真好看!”等评价语称赞他人,听到称赞另一方则会谦虚回答“哪里,哪里,见笑了”、“哪里,还是没你好”。英语中常用“You are so cool!”“I love your eyes!”等赞扬他人,他人会很开心地接受赞扬,并对赞扬者表示感谢。从评价型问候语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在评价语上基本相同,回复语则大有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委婉,回答时也顾及他人的颜面,自己的积极面子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积极面子。西方人倾向于理所应当地接受了他人的表扬,他们认为他们所荣获的表扬是自己争取来的。西方人接受他人的表扬,同时也是对他人观点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在满足积极面子的同时也在维护消极面子。
从三种问候语分析发现中西方人在满足对方积极面子的方式上基本相似,但中国人更多的是在满足双方的积极面子,而西方人在满足自己积极面子的同时不忘维护对方的消极面子。
2.言语式问候语中的称谓语
称谓语在问候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他人发出问候时需要先称呼对方再发出问候。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喜欢以“礼”待人,问候语中的称谓语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礼貌与面子。中国人遵循的是“卑己尊人”的称呼规则,总是要给足他人面子[10]。称谓语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它被分为称谓代词和称谓名词,其中称谓名词包括:直呼姓与名,直系亲属关系的称呼,非直系关系亲属的称呼,转称,职业、头衔等。
在称呼他人时通常情况下都用您、先生、女士等来称呼对方,对自己则用小生、鄙人等称呼。他人的意见一般会称高见、尊意,自己的意见则会称愚见、愚钝等。称呼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按照辈分依次称呼,例如“爷爷”“奶奶”“大伯”“姑妈”“舅舅”等。称呼非直系亲属一般按照年龄大小以此称呼,例如“伯伯”“阿姨”“叔叔”等。为了突出尊重他人,让对方脸上有光,转称在中国也很讲究。称呼对方的家人为“令尊”“令兄”“令侄”等,称呼自己的家人为“家父”“家兄”“犬子”等。以职业来称呼对方,一般要在职业前加姓,例如“李医生”“唐老师”“马警官”等。这样体现了对方的职业是受到认可的,令对方感到光荣。按头衔称呼同按职业称呼一样,需要在头衔前加姓名,比如“王博士”“胡教授”等。中国人的称谓多且复杂,也正是有了这些复杂称谓才体现出了中国对礼貌的研究很深入,每说一句话都顾及别人的面子,同时也为自己懂礼貌而长面子。
与中国的称谓语相比,西方的称谓语则相对简单的多,一般西方人对他人的称谓有以下几种:直呼其名,即直接称呼他人的名字;Mr.+姓或者Mrs./ Ms / Miss+姓称呼对方;直系亲属的称呼。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不去迁就对方,也不许对方干扰自己的自由。在与他人打招呼时一般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例如“Mark”“Ward”“Sam”等。直呼其名体现了大家都是平等的,双方的面子都得到了维护 。为了表示与对方亲近通常会用Mr.+姓或Mrs./ Ms / Miss+姓称呼对方,例如“Mr.Smith”“Mrs.Brown”。亲属之间的称呼有时直呼名,有时也用亲属称呼语,亲属称呼语也是按辈分,年龄依次称呼为Grandfather /Grandmother,Uncle/Aunt。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直系亲属爷爷、外公和奶奶、外婆都用Grandfather 和Grandmother来表示;叔叔和舅舅都用Uncle来称呼;婶婶、姑姑和舅妈都通称Aunt。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亲切的称呼对方是敬重对方,然而中西方的侧重点不同。中国人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特别注重称呼,尤其是遇到长辈,如何友好地称呼长辈关系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西方人倡导人人平等,即使是长辈,直接称呼姓名也没关系,所有人都一样没什么差别,体现了西方人对消极面子的维护。
3.言语式问候语的内容
问候语的内容最能体现中西方面子的差异。中国人打招呼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到他人的身体状况、近期工作情况、收入以及生活细节等与他人相关的信息。用好久没见了,你身体怎么样啦?你吃饭没有?近期工作怎么样啊,要结婚了吗?等问候内容来表示与对方的亲近,让对方感觉自己很关心他,对方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感觉自己很有面子。如果遇到熟悉的人打招呼三言两语,对方还会不高兴,认为瞧不起他。所以中国人希望受到他人的认可、赞赏、关心等,这样他们会觉得受到了尊重,脸上洋溢着笑容。
西方人不能够理解中国人问候的内容,西方人认为中国人问候的内容涉及到了他人的隐私,打扰了他人的生活自由,是对他人消极面子的破坏。西方人的问候内容一般涉及到天气、爱好、热点事件等与自身联系不大的话题。例如:“How’s the weather today? ”“What’s your hobby?”等问候内容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既不影响他人的生活自由,又是双方默认且喜欢谈论的话题。不打扰、不阻碍他人既体现了维护他人的消极面子,同样也希望他人能够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11]
(二)体态式问候语
体态式问候语指单独使用或伴随语言使用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向对方问候的方式。[9]通俗地说,体态式问候语就是遇到他人时挥手、点头、握手以及微笑等。握手和微笑在中西方都是最常用的体态式问候语,握手经常被用在与人初次见面、久逢老友或出席某个正式场合中。微笑是最美的招呼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俗语在中国人人皆知,由此可见微笑是最好的招呼语。在中国封建社会,跪拜、弯腰作揖是人们打招呼的方式,平民百姓见到皇帝要行下跪礼,遇到同一等级的人要行作揖礼,以此来表示敬重。与封建社会时期相比,现代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则要随意得多,常用的有挥手、点头、微笑等。挥手被现在的年轻人所青睐,除了挥手以外,受到西方人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人也会用拥抱来向他人示好。
握手和微笑在西方也被人们所通用,但是西方人更常用的体态问候方式是拥抱、亲吻脸颊,这两种方式可以跨越性别、年龄等因素的限制。从过去的碰帽礼到现在的碰鼻礼、拥抱以及亲脸颊都是为了表示敬重对方,向对方示好。从中西方的体态式问候语的方式上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着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中国人比较内敛,打招呼的姿态比较委婉。就算是拥抱也是男女有别,如若像西方人一样不分性别,双方都会丢面子。而西方人则比较率直,热烈的拥抱和亲吻脸颊是表示对他人的喜爱,以此保持双方的面子。
三、影响中西方面子差异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同时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的问候方式会随之改变。中国人自古就以食为天,农耕历史造就了中国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在打招呼的时候通常会问“你吃饭了吗”。中国人以群体为中心,强调个人在群体成员中的适当地位和生活方式。[12]为了表示关心通常会询问他人“你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渐渐的这些句子演变成了今天的问候语。中国人注重群体主义价值观,通常会贬低自我来提升他人在群体中的面子。在社会群体意识基础上建立的面子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地位及名誉的认同、需求的认可。[13]
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个性化,突出自我。西方国家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民族的迁徙,人口流动大,不同的民族相互融合,血缘关系逐渐楹散,在长期私有条件的作用下出现了人际间的契约关系。西方人更关注自己,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一点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方人的“面子”强调的是自我满足感,只有个人的隐私、权利、意愿等得到尊重和保全,满足才是对“面子”的捍卫。[13]历史文化的不同及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是形成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
受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人在问候语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问候语的差异也体现出了双方“面子观”的不同,中国人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倾向于对积极面子的维护,西方人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更加倾向于对消极面子的维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西方人“面子观”的差异,有益于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双方的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