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9-03-22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点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的确,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
一、借助插图、引发想象
一篇篇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二者相辅相成地再现着小学生的生活情境。这些插图,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无穷的翅膀。课中引导学生读文识图,赏图品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培养想象力,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夏午》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插图,感受作者罗兰儿时观察蚂蚁专注的神情,体会逗蚂蚁的乐趣,此时此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在小组里讲讲插图所表达的故事吧;然后再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罗兰又是如何描绘自己在一个悠闲的夏午逗蚂蚁的情趣的。当学生有了插图与文本的对接后,我让学生再看插图,想一想:“在一个又一个夏午,罗兰还可能与蚂蚁玩哪些游戏?你们自己有逗蚂蚁的故事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讲一讲,再写一写。”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学生兴致盎然,绘声绘色地比划着:有的将饭粒等食物撒在园子里,看一只蚂蚁怎样贪心地拖进洞穴;有的看二三只蚂蚁们齐心协力地抬着庞然大物走;有的爱不释手,索性将蚂蚁放在手心,任其爬来爬去,感觉痒痒的;有的故意刁难,用小草将蚂蚁们圈起来,或者用土、用水修建“高山、河流”,堵住它们的去路,看它们急得打转转,最后勇敢地“翻山越岭”……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有趣的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容小觑,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地去挖掘,去引导……
二、用心阅读、引领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课文中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人物、情景等内容,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幅幅画卷,一切都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有感情就要学生用心阅读,读出意,读出形。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所再现的生活情境,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从而与作者引起共鸣,体会作者寓情于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夏午》一文中,作者罗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在读到“后花园的花色彩丰富……”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充分地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又有怎样的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感官立体地想象,体会着文中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体会着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描绘出生动多彩的午后风光。这就是想象的魅力,让读者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字斟句酌、深入想象
教学《少年闰土》时,文中“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句的意思,学生理解有些难度。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学习想象:当闰土在干那些稀奇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呢?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他们再熟悉明白不过了,沉默的教室立刻鲜活起来,想象力再次充实了生活的画面:当闰土在雪地捕鸟时,“我”在院子里背着枯燥无味的古文;当闰土捉跳鱼儿时,“我”却因背不出文章而在院子里罚站思过……通过深入想象,让学生体会少年的“我”无奈地在高墙的院子里,在狭窄的生活圈子里,做着和闰土截然不同的事情,无法像少年闰土那样在广阔的田野里、西瓜地里干着各种有趣的事情。这句话鲁迅先生用自己坐井观天,孤陋寡闻的生活,衬托出少年闰土活泼可爱,能干懂事,心中有无限的新鲜事,表明自己对少年闰土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他的喜爱之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词句时,不妨试着引导学生深入想象,字斟句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补白文本、拓展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留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联缀。例如《童年的小花狗》一文中,第10、11自然段都用了省略号,这是该文章一个突出的特点,能够让读者充分地发挥想象。第10自然段中写到“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的……”,第11自然段中写到“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桌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我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省略的内容,补白省略号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深刻地感受到王大爷博大、无私的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再如《秋天的怀念》中也有几处留白:“咱娘儿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等,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语境想象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不舍。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留白还有很多,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抓手。
五、丰富结局、多元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故事的结局给学生留有不少想象的空间,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推测故事的多种结局,挖掘学生的多元想象力,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垫定基础。
例如《天鹅》一文的结尾写“它越飞越高,独个儿朝着它的伙伴们飞往的地方,展翅飞去。”学到这,可让学生想象:这只掉队的天鹅在追赶同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它追上同伴了吗?其实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大家都希望天鹅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险终于追上同伴。这种结局无疑是完美的,当然,也有少数同学想象的结局与众不同,但只要是合理的想象,都值得肯定与赞赏。
综上所述,所有的想象都是建立在科学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文本资源和载体,引导学生在科学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锻炼与发展,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