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极地》叙事结构分析

2019-03-22梅殿杰

传播与版权 2019年6期
关键词:快节奏特写极地

梅殿杰,肖 涛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极地》作为国家民委重点项目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的开篇之作能够收到广泛好评,不仅仅是通过冷静克制的镜头记录下了西藏极致的生存环境,而且将视角放在了极致环境下的人类。纪录片《极地》的艺术独特性,更多的是体现在该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上。随着纪录片行业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类型变得越来越多,风格流派也越来越多元,结构形式和叙事方式也越来越复杂。

一、板块式剪辑节奏:单位信息量操纵注意力经济

纪录片和电影作为第八艺术在中国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在美学观念还是在视听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单位时间内的镜头长度变得越来越短。数据显示,20年前相关学者在研究全世界的Cut Rate(镜头平均长度)时,发现把各个国家的电视节目放在一起,全世界镜头最短的是新加坡,只有3秒多的时间。其次是韩国、美国、欧洲,然后才是中国。

单位信息量操纵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谁可以更快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当我们录制抖音、录制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时,视频的长度都会有30秒或者10秒的时间限制。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快节奏剪辑、无缝剪辑的手段营造气氛抓住观众的眼球。

纪录片《极地》的剪辑风格就是快节奏剪辑,从整体上看,纪录片《极地》一共七集,每一集由三个独立的故事组成,一共讲述了21个人物故事。在整部纪录片中各个故事在内容上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而是呈现出一种板块式的平行并列关系。但是,导演会围绕西藏文化的主题,展示西藏各个地区的人民群众不同的生活状态。每一个故事中出现的场景大多数控制在8个以内,人物故事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这样的节奏控制可以在有效避免“观影疲劳”的同时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细化到每个人物故事的剪辑,笔者发现单个镜头的时长小于2秒的占了60%甚至更多。在《极地》对故事的展开中,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两个镜头之间所拥有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就是剪辑师在剪片子时注意到的剪辑点。通过对剪辑点的处理让镜头与镜头间的硬切变得自然流畅,甚至让观众忘记镜头的切换,而单纯留意画面所呈现的信息。

快节奏剪辑是通过加快或者剔除掉多余的动作,只保留最关键的动作画面,再将剪短的单个镜头组接起来。这种在画面上所呈现的快节奏在单个镜头中是无法找到的,这需要剪辑师生活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剪出符合观众逻辑的快节奏画面。罗伯特·麦基认为:“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极地》的快节奏剪辑,在多吉次巴和牛对峙的情节中为了渲染危险的情绪,剪辑师在这里用了快节奏剪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快节奏的叙事序列结构里经常会采用特写等小景别构图,一方面小景别构图可以更加突出人物动作、表情,另一方面相较于远景等大景别镜头的快切小景别的构成也会让观众更好接受而不会造成断片、跳片。

法国著名的剧作家马塞尔·马尔丹说过,影视作品的节奏,不是说每一个镜头在放映时间上的比例,而是每一个镜头的延续时间是否能够适用于镜头,并且能够让观众感到满意,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和紧张感。纪录片《极地》为了实现对节奏的把控,剪辑师对每一个镜头的组接都十分讲究。除了常见的镜头规律“动接动”“静接静”外,还通过镜头的组接方式控制镜头的数量和时长。对于近景或者特写,因为画幅的限制,通过画面展示出来的信息量较少,观众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全部信息;那么存在于影片中的时长就会略短。对于远景、全景来说,随着画幅的变大,其信息量可能比特写多,更重要的是全景和远景会舒缓节奏让观众情感释放,这样一来观众看清楚这些需要的时间就要多一点,情感释放需要充分一点,时间也就更长。尤其是延时镜头,作为远景或者是大远景需要时间来衬托出延时的效果。纪录片《极地》的剪辑师为了实现更好的视觉享受同时把基础信息传达出去,比较亮的画面的出现时间相较于暗的画面要长一点,静的画面出现时间会比动的画面要长一点。

总之,剪辑节奏在纪录片创作后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节奏的有效把握可以有效提高纪录片的可看性,增强画面表达能力。一种恰当的剪辑节奏对于任何一种影视作品来说都是幸运的,因为通过节奏的高低起伏观众可以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感染力。

二、分总式结构串联:场景闪回与人物采访

纪录片《极地》在每一集把三个故事讲述完成后,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进行采访,让他们向观众诉说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把采访内容放到三个故事结束后能更好地把故事串联起来。在景别上导演在采访时主要以面部特写和大特写为主,让受访者直视摄像机,尽可能放大受访者每一个细微的面部表情。《极地》在采访时把所有人物都拍成特写甚至大特写以后,加上黑色背景、横幅画面的宽度延伸,在那一张张或凝重忧伤或喜悦快乐的脸孔扑面而来时,其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俗话说“面由心生”,导演通过面部的特写来架起一座画外观众与受访者灵魂沟通的桥梁,加深了对每一个故事主人公的了解。

纪录片《极地》每一集结束前都利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对本集全部故事主人公进行采访的方法,堪称每集作品的点睛之笔。纪录片在最后借助电视新闻里常见的采访形式,问一些主人公对将来的希望还有对以前的遗憾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距离。让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面对镜头说话、在通过黑毯子过滤背景对固有情境的脱离,其实就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与陌生化手法之一。《极地》不是黑白影片,但黑色背景在过滤多余背景方面所起的作用与黑白摄影的效果一样,而且更彻底。在这里,人物的现实性再次被抽离,只剩下一个个单纯的人。导演如此设计,显然是故意弱化人物的宗教信仰、生存环境等外在属性,目的是突出展现作为普通人的形象和他们的所思所想。再配合上摄像的特写镜头好像实现了一种与画面中的人物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情感效果。对于希望和遗憾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当这个问题变得具体化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让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坐在摄像机前讲述自己的故事,特写的画面加上静雅的音乐给人仿佛有一种在和老朋友促膝长谈静静讲故事的感觉。当观众把采访的内容和前面的故事结合起来理解时,你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故事究竟讲了什么以及当时人物的更多心理活动。这种看似朴素简单的口述采访,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甚至整个藏区群众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心中的价值观都会得到充分地展现。

在每集最后的采访中多个被采访人都被问及一些同一性质的话题。其中话题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职业、家庭、对未来的希望、对过去的遗憾等问题。通过不同人物的回答,可以让观众更加了解主人公,甚至通过面部的细微表情走进主人公最真实的内心。如在多吉次巴被问及关于未来的三个愿望时,多吉次巴微闭双眼就像在许愿一样把自己的三个愿望娓娓道来。每一个愿望都是那么简单,基于他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多吉次巴没有期望大富大贵衣食无忧,而是表达了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并只要能比现在生活得再好一点点就可以了。对比当代人的生存焦虑和功利化的追求,这正是纪录片《极地》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面部特写中人类的灵魂得以被发现。曾经从事纪录片创作的波兰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讲到自己改拍故事片的原因时曾经说道:“有几次我拍到了真实的眼泪,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害怕真实的眼泪,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权利去拍摄它们。在这种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像是跨入了某个禁区。这就是我逃避纪录片的主要原因。”眼泪是在人极度高兴或者伤心的情绪状态下的情感表达,当然也有些人经常哭是因为眼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途径。

在这里采访50多岁的萨迦面具传承人拉索扎西,因为是父亲交给他做面具的技艺当在谈及这一代的传承和面具的问题时留下了眼泪。50岁的男人面对镜头流下眼泪可以看出拉索对父亲的思念之深,不经意掉下的眼泪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相信纪录片《极地》的导演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着共同的创作心得。

三、结语

通过对《极地》叙事结构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应该有更多的纪录片借鉴该片的成功经验,摆脱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思维束缚,借电影级的影像画面元素和拍摄技法,以点带面用精彩故事带出认知信息,用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纪录片带到观众身边。

猜你喜欢

快节奏特写极地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跟我一起……
从特写到长镜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极地之星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