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书刊联动模式探索

2019-03-22刘占伟

传播与版权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书刊工科

刘占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学术出版事业部,北京 100029)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量子计算和通信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接近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奇点”。科技的繁荣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机遇与沃土,但受限于诸多因素,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目前仍面临着较大的困境[1]。

一、新形势下工科学术著作出版面临的挑战

工科学术著作出版与理科学术著作出版或人文社科学术著作出版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工科学术成果的专业性强、学科交叉面广、内容更新快、生命周期短、可读性不强,由此给工科学术著作的出版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的问题有:(1)选题难度大。工科学术成果的学科交叉性强,选题方向和选题价值难以判断和把握。另外,工科学术成果的时效性强,选题策划和出版时机不好掌握:介入过早,可能选题内容还不够成熟;介入过晚,则新的科研成果已出现,原有积累可能已失去出版价值。(2)物色合适的作者难。首先,工科领域的科研人员通常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应用以及论文的发表,撰写学术著作的意愿性不强;其次,不同类型、层次和方向的学术著作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的作者来撰写;最后,学术出版竞争激烈,编辑跟踪作者的能力不足,或者作者对相应学术品牌的忠诚度不高。(3)书稿编校难度大。工科学术著作涵盖的学科多、专业性强、名词术语和缩略词较多、图表复杂,极易存在隐性的逻辑错误,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编校质量方面的问题。(4)产品时效性强,生命周期短。工科学术著作的受众面小,内容更新速度快,长销品种少,无法受益于出版内容的长期积累与沉淀,总的来说经济效益较差。

二、工科学术出版书刊联动模式的利与弊

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困境可能长期存在。在客观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和挖掘现有的资源,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2-3]。实践中,笔者认为“书刊联动模式”是应对工科学术出版困境的一种可行选择。

这里所说的“书刊联动”是指图书与期刊部门的编辑在各自明确的工作目标指导下,将“书与刊”的选题策划、营销以及编辑培养视为一体,从而进行跨实体部门的松散式合作,以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出版资源,提升效率,增强产品的品牌识别度。

如前所述,工科学术著作出版对编辑的要求较高,无论是做编辑加工还是做选题策划,均需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广泛的学科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若编辑只囿于某个学科或某个部门,其视野难免受限,思维方式也易于僵化,不利于工作业务的提升和拓展。而书与刊的出版有着明显的互补性:图书系统而厚重,知识的传承性强,读者群小而忠诚度低,编辑与作者的交往密切,作者资源少但黏性强;期刊前沿而广博,知识的时效性强,读者群广而相对固定,编辑接触的作者资源更加广泛。理论上,图书更具内容方面的“硬实力”,而期刊具有品牌方面的“软实力”,两者结合,既可使期刊的生命力得以延伸,也可使图书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跨越[4]。另外,来自书与刊两个部门的编辑对出版有着相似的理解或共同的认知,也易于开展协同性工作。因此,在拥有“书”与“刊”的出版单位实施“书刊联动”的工作模式既有实际需求也有操作上的可行性。

实践中,“书刊联动”具有如下一些优势:节省成本,产出高效;可满足作者和读者多层次的需求,提高作者和读者资源的黏聚力;可丰富产品的种类,对外具有较好的展示度,提升品牌识别度;可扩大编辑的学科视野,增强编辑选题策划的理解力;可共享作者资源,拓展书与刊的选题策划范围;有利于新编辑的培养和快速成长,亦有利于书刊编辑之间的交流,提升工作能力以及人文和科技素养。

工科学术出版中“书刊联动”具有上述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没有刊的出版单位很难进行“书刊联动”的尝试与探索;“书刊联动”需要编辑有一些额外的付出;不是所有的书刊都适合采用“书刊联动”的工作模式,只有学科相近或交叉的才比较适宜。

书与刊各自的特点及其互补性是“书刊联动”模式的先天性基因,若书刊编辑协作得好,则会产生“1+1>2”的效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新编辑培养”和“策划营销”的角度谈谈对“书刊联动”模式的理解。

三、两种书刊联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书刊联动的新编辑培养模式

新编辑是出版的生力军。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出版事业的成败;从小的方面来说,编辑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出版物质量的好坏。高等教育出版社(简称高教社)历来重视对新编辑的培养,早在十几年前就推行了新编辑的“双导师”培训制度[5],即除社里统一的编辑培训以外,针对每个编辑的具体工作,再从社内和社外分别聘请一位导师,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学术(或教学)指导。社外导师通常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线科研人员担任,社内导师则由经验丰富的学科编辑担任。实践中,双导师制在新编辑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科技飞速发展、学科成果不断交叉的大背景下,单一学科和部门的社内导师的培训和指导仍面临着种种问题。为此,我们尝试和探索了“书刊联动”式的新编辑培养模式,即在部门层面,根据编辑的学科特点,分别从图书部门和期刊部门选取两位学科编辑作为新编辑的“社内导师”。以近期工作为例,新入职的编辑负责材料学科学术著作出版工作。我们知道,一方面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材料学科涉及材料、物理、化学、机械、计算等多个领域,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不但组稿难,书稿审读加工同样困难,需要编辑对多个学科和前沿均有所涉猎和了解。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调配了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书刊编辑作为导师,实施了“书刊联动”的新编辑培养模式。笔者作为图书方面的导师,具有一定的机械和材料学科的学术著作出版经验和背景。另一位导师是来自物理学科的期刊编辑,其运营的期刊Frontiers of Physics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 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这样的书刊搭配和联动,基本满足了新编辑的培养需求。

“书刊联动”下“双导师”仍然接受总社的统一指导,进而可针对本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例如,新编辑的业务培训大纲由书刊编辑共同起草和制订,从培养目标设定、基本理论学习、编辑素养拓展直至实际业务流程操作,均有详细的规划,并以时间节点来驱动,适时进行阶段性的记录与总结。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图书或期刊编辑单方面推动,或者由新编辑主动提出诉求而由两位导师协作解决。为方便联络和探讨问题,还建立了相应的微信群。另外,培训的形式也比较灵活多样,包括书面报告、读书心得、PPT演示、座谈会、虚拟选题策划和营销,以及学者拜访、参加会议等。在这一过程中,书刊方面编辑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十分重要。两位具有相关经验但不同业务背景的社内导师的交流,往往可以弥补单一部门编辑的视野盲区或思维盲区,最大限度为新编辑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使其规避一些在书稿审读和选题策划方面的陷阱,从而快速成长。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书刊联动的模式对于新编辑尽快掌握书稿审读技巧、了解学科进展以及开展选题策划等业务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新编辑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可以从不同渠道和途径得到支持与求证,从而大大减弱了新编辑对工作的迷茫感与焦虑感,有助于工程类学术出版编辑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二)书刊联动的策划营销模式

策划与营销是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另一个难点,也是编辑工作的重点。“书刊联动”的策划与营销模式可以提升选题策划的效率与质量,增加学术著作的品牌识别度,有助于克服工科学术出版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书刊联动模式下,书刊的选题策划不能相互脱节,应作整体考虑,从而相互促进。例如,笔者做“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以及“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丛书”策划的想法就受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期刊编辑做“机器人”和“先进制造”相应专题的启发。另外,在两套丛书的策划过程中,笔者与期刊编辑进行过多次交流,并共享了部分作者资源。例如,该刊的主编郭东明院士应笔者邀约成为“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丛书”的主编;丛书的作者史铁林教授和蒋庄德院士也是该刊的执行主编。

另外,“书刊联动”模式下的学术拜访也非常有效。在当前形势下,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一个难点是:作者的科研任务较重,写作的意愿不强;即使编辑能够发现好的选题方向,也不容易遴选到合适的作者。尤其是,编辑很难获得与作者深入交流的机会。若以“书刊联动”的模式对学者进行学术拜访,则比较容易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书与刊的编辑往往会聊出不同的兴奋点,从而令作者产生兴趣,有深度交流的愿望,由此增强彼此的信任感,甚至认同感,为选题组稿创造便利条件。例如,在西安召开的一次微纳米制造国际会议上,笔者与期刊编辑共同拜访了蒋庄德院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蒋院士赞赏期刊取得的成绩,进而愿意为其作“微机电系统”专题的宣传;另一方面,笔者也获得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丛书”理念和进展的机会,从而邀约到蒋院士关于“微机电系统”主题的一本学术专著。

“书刊联动”模式也有助于学术产品的“品牌”营销。作为高教社“Frontiers”系列期刊中的一种,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运营了多年,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好的口碑,其品牌识别度相对较高。借助该刊的品牌影响力,笔者策划了“机械工程前沿著作系列”,面向机械工程前沿领域进行选题组稿。该著作系列与期刊皆以“机械工程前沿”冠名,在书和刊的宣传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效果,从而在学科领域内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识别度。从“研营一体”的角度讲,书刊联动式营销对书和刊的宣传以及选题策划都是有益处的。实际上,书刊联动式营销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如可借助微信媒体“高教学术”作书与刊的线上一体化宣传;也可在书刊实体上相互刊发链有具体宣传内容的“二维码”,从而将宣传信息直接传递给终端读者;亦可通过国际会议等的现场书刊展示,提高产品的可见度和品牌识别度。

在“书刊联动”的策划营销模式下,编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来处理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务,但必须要处理好协同的关系,将一些可行的想法落到实处。大局协调和沟通,细处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发挥出“书刊联动”模式的效应。近年,笔者与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期刊编辑通过上述“书刊联动”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选题策划和营销工作,取得了双赢的局面。一方面,笔者策划的“机械工程前沿著作系列”得到显著壮大,进而在该系列下又衍生出两套重点丛书:“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和“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丛书”;另一方面,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期刊经过编辑与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也顺利被SCI收录,目前正向Q2区努力和挺进。

四、书刊联动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高教社自2006年创办“Frontiers”系列期刊以来,目前已有十余种理工科类的英文学术期刊被EI或SCI收录,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客观讲,我们已具备了“书刊联动”的先天性基因。但如何进一步利用已有资源,做好“书刊联动”模式下的学术出版,仍值得深入思考。这里,围绕编辑培养、选题策划以及品牌营销,笔者给出如下几点考虑:(1)“书刊联动”式编辑培养线上平台的建设。目前,对新编辑的培养,还只是线下的少数书刊学科编辑的适度参与,很多经验和资料无法进行有效的分享、查询和保留。另外,工科的交叉性较强,线下指定或选择的书刊编辑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导师。因此,希望借助于新编辑培养线上平台,使其他学科的书刊编辑也能够广泛地参与进来。(2)以学科关联为基础的书刊联动式微信媒体的运营。笔者曾依托“高教学术”微信公众号在丛书的选题策划和营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该信息平台涉及的学科较多,内容虽广,但不够专注,长期来看难以汇聚读者,使其产生黏聚性。若以某一学科为基础,其他学科交叉辅助,则更能有的放矢。近年,笔者所关注的“机械工程学报”微信公众号在网络营销和选题组稿方面的开创性探索与尝试,值得参考和借鉴。(3)学术信息和作者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尽管“书刊联动”的工作模式有利于促进编辑之间线下相互交流和沟通,但由于两者业务模式的不同以及各自繁忙的事务,这种交流仍然受时间、场合以及深度的限制。若能建立一个供内部使用的信息共享平台,记录和分享相关学科编辑发布的学术信息以及与作者的互动信息,则更有利于书刊编辑的线上线下互动以及与作者的沟通与互动,对工科类学术出版很有益处。

五、结语

科技的发展好比万里征程,需一步一步地前行。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人才培养、选题策划和品牌建设也要遵循科技出版的规律。对于“书刊联动”模式在工科学术著作出版方面的尝试,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更多的事情还有待于后续的探索和落实。作为工科学术著作的出版人,我们更要耐得寂寞、不畏艰难,努力了解工科学术著作出版的特点,发掘规律,做好科技成果的出版与传承。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书刊工科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年书刊印刷企业经济效益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书刊信息:环境治理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