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创造性思维因素 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2019-03-22苏红娟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火烧云克隆创造性

苏红娟

富宁县第一小学 云南文山 663400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这是在《新课程标准》“前言”里明确提出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加强思维训练。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结合语文本身的特点,在字、词、句、段、篇等双基教学中培养,在听、说、读、写等语言训练中进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要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致训练,使之相辅相成。”

一、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者托伦斯指出:“顽皮、淘气是创造力高的学生多数具有的特征。”那些顽皮、淘气甚至有点越轨的行为中,很可能孕育着学生创造力的萌芽,而那些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人,思考常常会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中去,孕育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运用赞扬性评语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始终在愉悦中积极思考,点燃智慧的火花。例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春季一段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春天来了,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鹿什么样儿?如果把春天的景象拍成动画片,画面上该有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会积极启动思维竞相发言。在对待学生的回答中,特别是对班中顽皮而聪明的学生的回答,如果超出了课文内容,这时,作为教师不要批评他们,反而要赞扬他们这种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异常活跃、积极。可能回答出许多令人想不到的问题。

学生在学了新的知识后,并不一定都能完全将新知识纳入到正确思维的框架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提出一些带有探究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二、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的突出特征是它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即要采用所未有的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去审视客观事物,提出独到见解。如一教师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时,老师问:“同学们,这个山村这么美,如果此时让你坐在飞机上往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一个小山村,有四五户人家,他们正在做饭,房顶上还在冒烟呢。村子前面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河边上有几座小亭子,好漂亮啊!”“看到了一个老爷爷,正带着一个小朋友在欣赏河边的美景呢!”“看到了小山上有几座小亭子,有圆的,还有八角形的。”……这样学生就从教师给定的问题中广开思路,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这正是一种探新的创造性思维。

作文时也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要求学生观念上有新的突破,内容上有新颖独特之处。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假如我会克隆》一文,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生的作文写出了小作者们要克隆一些器官供那些残疾人用;要克隆许多优质的树苗,把它栽到沙漠里治沙;要克隆产量高、适应能力强的水稻,解决非洲人民温饱的问题。像这样,让学生在写作文中发挥自己的独创性,思维独创性的品质就会得以有效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所谓变通性,就是指在思考过程中,不拘常规而能灵活进行取舍,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变换。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火烧云》一课,课文中用生动传神的词语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这些句子生动地把火烧云的五颜六色写了出来。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扩展词汇量,可让学生看幻灯片,思考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学生的思路打开后,说了“鹅黄、半红半紫、柿子黄”等等。课后,学生兴趣不减,他们相互启发,又收集了十多个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色彩变化的理解,又发展了语言,是对课文学习的一种延续。

在分段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如在教学《白鹅》一课时,有的同学把课文分成了三段,有的分成了两段,还有的分成了五段。对此,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想法,并大加赞扬。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逐渐明白分段只要分得合理就行,并非一成不变。

四、培养思维的比较鉴别性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要借助比较,鉴别异同或高低,从中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离开了比较,这种辨别异同的思维过程就寸步难行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对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达到以故比新而知其新,以次比优而知其优,以熟比生而知其类,这样才会真正从知其新、学其优、知其类的过程中,找到诱发创造思维的引爆点。这种能力的获得,要通过经常性的有目的的教学训练,引导学生由对课文与课文的某个方面的比较中,辨别出不同点或由不同中找出相同点。

总之,教师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能促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从而使其素质得到提高,使其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火烧云克隆创造性
克隆狼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火烧云》的“变”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