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主持特色分析
——以重庆电视台《天天630》为例

2019-03-22肖啸然

关键词:民生主持人受众

余 清,肖啸然

(永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永川 402160)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提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随即全国各大电视台出现倾力打造民生新闻的热潮,2004年重庆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应运而生,“民生新闻采用的是平民视角、百姓立场去播报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鲜事情,评说老百姓关心的新闻,并在某种程度上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媒体对普通百姓的社会关怀”[1],它是一种以普通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民生新闻就是指“关注老百姓身边事”的新闻。民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了播说结合、交流感强、亲切自然等特点[2],主持风格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节目主持人是表达节目灵魂的关键人物,他在幕前的表现代表了整个节目的风格,是节目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主持播报风格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节目的喜爱程度。 ”[3]

学界对电视民生新闻主持的研究,从主持特色、播报风格及应对策略、主持中态度情感的把握技巧、主持特色与拓展分析、平民语态在主持中的运用、平民化主持风格的塑造、民生主持人的视角选择等角度展开。但在众多分析中,对民生节目地域性主持分析还稍显欠缺,本文立足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天天630》节目,重点分析其主持特色、地域特色。

一、《天天 630》节目概述

《天天630》作为重庆当地收视率颇高的民生新闻节目,在节目内容和节目板块特别是主持风格上都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一)播出时间及内容影响受众构成

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是双向选择,对于民生电视新闻而言,由受众的要求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影响,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天天630》的播出时间为下午6点30分,播出时长为90分钟,这一时间段正好与重庆人习惯的晚饭时间相吻合,此段时间收看新闻节目的人群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和一些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所以,主持人就需要根据该节目播出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以期在下午6点30分钟时达到最好的状态。

《天天630》所播出的新闻内容主要有好人好事、突发事件、邻里纠纷和社会现象等,这些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平凡琐事。所以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只需要简单朴实的话语将新闻事实陈述清楚即可。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收视群体偏老年化,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主持人往往需要用相对简单接地气的语言表述新闻内容,言简意赅,直截了当,易于接受。

(二)亲民风格的本土主持

《天天630》在主持人的选择上,往往偏向于使用重庆本土的主持人,并且在受众当中,老百姓对于本土主持人的认知度非常高,如陈力、王延斌和周运都是出生于重庆本土的主持人,其中的主持人周运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2005—2006年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习广播电视新闻,2009—2010年到美国威廉帕森大学学习工商管理硕士课程,重庆本地的观众称他为“从‘华尔街’回归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他既接受最新的传播理论,又对重庆地域文化较为熟悉,其主持风格尤为接地气,深受大众的喜欢。特别是在播报中,重庆方言的运用再配合适当的语气、节奏、手势,观众感觉到与主持人距离很近,对新闻事实的了解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播报内容和播报风格的多样性

每期的《天天630》时间长度为90分钟,除开中间的广告以及新闻互动环节,实际播出新闻时间为60分钟左右,以每条新闻2分钟来计算,每天的新闻数量为30条,一个月的新闻量为900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提供的信息量非常之大,这就难保不出现新闻信息类型的重叠。如《天天630》新闻当中,好人好事这一类的新闻经常都能看到,但如果每天都有好几条关于“捡到钱包寻找失主”这样的新闻,受众难免会因为信息类型的不断重复产生收视疲劳。同类型题材新闻的播报需要记者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采访,文字记者在文案写作上用语更丰富更本土化,编辑在编排上更巧妙灵活以外,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就更应多样化。如遇到外地游客时可用他们当地的方言说新闻,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语气,用排比句强调重要性,用重庆方言让观众感到亲切、亲近,更显主持人魅力。当然如果主持人懂得策划和组稿,在新闻选材时主持人就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眼光去挖掘不同的新闻题材,为编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节目分组分类,这样不仅能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最为关键的是让主持人在直播开始之前就对新闻内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播报自如,尽情发挥。

二、《天天 630》主持特色

“播音风格是指播音员在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凝结在播音作品上。播音是一种创作,所以播音风格是优势播音员与语言文字作品风格有机统一的结果。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所以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4]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决定了在某一档节目上主持的特色。主持特色不仅体现了节目乃至媒体的风貌和格调,同时也体现出主持人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使之成为与受众交流的节点,是受众直接感知新闻信息并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说新闻

“说新闻”在目前的新闻播报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一种“双方没有强制权利和义务的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传播活动”[5],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轻松、自然、亲和力强的舒适感,这种平等、亲切的交流感与《天天630》的节目定位十分相符。“这种‘说’的语体是介于书面和通俗之间的‘书卷口语体’,也可称之为‘精粹口语’。它在有声语言传播特征的制约下,在有效提供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摒弃了日常口语的冗余性、随意性等缺点,有口语的生动性、通俗性、简洁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同时兼具书面语、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的长处。”[6]说新闻并不是指一味口语化,如在新闻播报的同时加入类似于“呢”“呀”“啊”这样的并无实际意义的语气助词。真正说好新闻是需要对新闻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我们以备稿六步的方式来分析怎样在民生新闻中做到更好地说新闻①。以《天天630》2014年3月6日播出的“新笔记本电脑有疑惑 小王遇到麻烦事”新闻为例,其内容包括电脑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卖方给出了什么样的解释,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接下来概括主题和明确目的这两步可以合为一步,这则新闻就是想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商品购买需要注意的事项,否则吃亏的是自己;联系背景则是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情况在重庆地区是否规范等;接下来需要找出重点以及确定基调,新闻的重点和稿件的重点有些许不同,出现商品买卖纠纷时,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消费者能否维护自己的权益,正是这则新闻的重点,基调方面也是看新闻想要向我们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一则新闻而言,需要我们去关心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怎么在民生新闻当中做好“备稿六步”?《天天630》的主持人有一个比较独到的方法,由于主持人不能像记者那样深入到新闻的一线,全面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只能在记者进行新闻编辑的时候与记者进行交流。在《天天630》的新闻编辑室里,经常能够听到主持人问这样一句话:“这条新闻说的是什么?”在交流当中,主持人会获得接近于记者对新闻的了解,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主持人在拿到稿件之前就已经对新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从“备稿六步”的方面来说,就是做好划分层次、明确目的这两个环节。由此可见,“说新闻”说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是基于主持人对于新闻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主持人会到记者的岗位上进行锻炼,了解得更多也就会播报得更好。

(二)自写短评

“所谓新闻评论,是指作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问题和现象直接表述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和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构,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7]新闻评论往往是一则新闻提升品质的关键,民生新闻不会像时政新闻那样加入大段的点评,但在民生新闻中会使用短评来表达对这个栏目或者是媒体对于此事件的态度,也可起到引导观众、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天天630》来说,新闻后的点评往往会发挥点睛之笔的作用。前文所论《天天630》的主持人习惯于在新闻编辑阶段就参与到新闻制作中,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新闻的实质内容,也是为了更好地自写短评,该节目的短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主持人自己完成的。如《天天630》2014年3月7日播出的节目中,有一条 “父亲病危,急盼女儿归家”的新闻,新闻的大致内容是女儿因父母干涉自己的婚姻而产生了矛盾,在父亲已经查出患有肝癌晚期的时候离家出走,母亲希望女儿能回家看看病重之中的父亲。在这条新闻的末尾出像环节,主持人评论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里所说的孝并不是指每个月给父母多少钱就能表达的孝,父母需要的其实是儿女发自内心的关爱,即使在这之前,父母与儿女有多大的矛盾,都应该回家看看,毕竟,常伴父母左右才是孝最好的佐证。”这一段短评就是主持人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方面通过这段短评表达了媒体态度:应该常回家看看,特别是在父亲病重之时更应该回家照顾父亲;另一方面通过短评引发舆论导向:将一个个体事件,提升至“孝”这一更高的道德层面的内容。由主持人自己来写短评,其语言更为精简,目的也更为明确,写出来的评论往往更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当然《天天630》的短评都很简短,往往用几句话进行概括。这也导致了有时候民生新闻过于“快餐化”的问题。《天天630》每一期的节目有30条新闻,新闻量过大,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对节目的内容进行评论,所以《天天630》选择了只使用短评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由于“评论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在新闻宣传上竖起的新旗帜,是新闻宣传的核心和前进方向,是新闻媒体趋于成熟,并在社会上享有知名度、权威性的标志”[8]。所以,新闻的评论可以不断地提升《天天630》在重庆地区的权威性,使之形成舆论的风向标。因此,主持人在评述的技巧、语言的把握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三)站播与坐播相结合的方式

2014年1月,重庆电视台新闻中心搬迁,随之改变的还有《天天630》的演播室。在这之前,该节目一直是采用坐播的方式进行新闻的播报,而在新演播室内,则采用了坐播与站播相结合的方式。坐播,往往给人以一种比较正式、稳重之感,但这类节目往往在新闻的中间没有穿插短评等其他内容,有时候稍显刻板,尤其是对于民生新闻而言,一味地坐播可能会导致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不能相应地进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持人的发挥,特别是在播报一条非常复杂的新闻而主持人需要进行解释说明并配合背景大屏的时候,坐播显得尤其生硬。《天天630》改版之后,采用了站播与坐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走播,在大屏幕前来回走动,提升了节目的灵活性,使主持人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该节目中,不需要使用短评或者是不需要主持人对新闻进行解释说明的时候,都采用了坐播的方式,而一旦需要有短评等附加内容,主持人就会配合背景大屏上的图片进行播报。如在《天天630》2014年1月13日播出 “买来新车无法上牌,责任究竟该谁承担”一则新闻,为了保持新闻的完整性,将新闻分为了两条,第二条新闻为“车管所厂家各有说法,律师建议购车人如何维权”。前半部分采用坐播导语引入的方式,引入新闻,播音显得更为稳重;在第一条和第二条连接之处,则改变为站播的方式,并在身后的大屏上放出当时购车的相关手续,让主持人来具体说明无法上牌照是因为什么原因,解释清楚之后,再由律师来支招。这一部分,由于屏幕上会有购车的相关手续,所以主持人就需要通过更为灵活丰富的肢体语言对新闻进行描述,甚至在站播时,主持人还可以进行微小的走动,并且站播会让主持人的播报显得更为灵巧。或者在遇到和法律条款相关的新闻时,需要通过普及法律条款让受众明白传播的信息,这时候背景大屏上就会放出相应的法律条款,如果是以坐播的方式,一来视频背景放不下太多的内容,二来主持人很难通过肢体语言的描述或指向来明确节目中对应的法律条款到底是哪一条,所以也可以是采用站播配合上大屏的方式。

三、民生新闻主持的发展趋势探索

(一)主持人应致力于对新闻的深度解读

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说新闻往往是为了让观众感觉到主持人是在以沟通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以达到一种主持人很了解新闻并已经挖掘到新闻深层次价值的假象。但实际上,亲切应该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思想深处的交流,是主持人对新闻内容、新闻事实和新闻导向的深刻理解,而用最灵活最巧妙的方式进行表达,不仅是态度上的和蔼可亲,这种亲切感归根结底是源于主持人本身对新闻的全面了解。“主持人在品评事件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在力求贴近民众生活的同时,更要引导民众的意识导向,关心百姓所面对的问题,帮助民众建立对党和社会、未来的信心。”[9]

主持人作为新闻信息的直接传播者,需要不断地去挖掘新闻的价值。虽说新闻从线索的产生到制作完成并播出的一系列过程中,主持人需要参与的环节只是配音和播报。但如果只是粗浅地了解新闻内容,无法找到深入挖掘新闻价值的先决条件,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同时也需要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只是满足于做好分内的事情,不了解新闻,并不能使主持人在播报的时候挖掘到新闻的价值,同时也很难写出恰当并有深度的短评。就像《天天630》的主持人,为了补足自己对新闻的了解,以便更深入地挖掘新闻价值,就采用了多与记者进行交流的方式来了解新闻的内容。如果仅仅是通过别人说了什么或是别人做了什么,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新闻的价值所在,优秀的主持人同样也需要作为记者深入到一线。对于民生新闻主持人来说,以记者的身份去了解新闻,真正知道老百姓在关心什么,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希望通过媒体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愿,这样更有利于主持人在自写短评时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这里所说的以记者身份深入一线,并不是说主持人应该在每一次的采访中参与到新闻中,而是主持人需要有记者的经历。在一段时间积累之后,主持人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就懂得如何在播报中挖掘出新闻的价值所在。深入地了解是挖掘新闻价值的前提,当一个主持人同时兼具记者的职业能力之后,也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使自己表达的语言能和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主持人需要创立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在每一个有创造性的领域里,一个人的爱憎,加上他的能力、脾气和机遇,决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风格转过来又决定了他的贡献。”[10]所以主持人作为一档栏目的代言人,时常是与节目的风格相辅相成,相互融合而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搭配,这种形象的确定性使主持人具有一定的个性特质和品牌价值,当受众对主持人、对节目的要求苛刻的时候,主持人的风格往往会引导观众的收视习惯,具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对节目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天天630》的主持人也需要个性化的形象塑造。在重庆地区,受众对于该栏目主持人的认可度普遍很高,究其原因是源自于对《天天630》节目本身的认可,而不完全是对于某个主持人的认可,这就对主持人的个性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该栏目的主持人将自己的个性化主持风格发挥到节目当中,而并不只是简单地去迎合受众对于主持人固有模式的印象。只有在主持人突破了节目本身的条条框框之后,才能为节目赋予自己的风格。比如,主持人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短评,或者主持人善于用网络语言表述新闻内容,所以强化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才能使《天天630》拥有更突出的节目特色。

(三)主持人要充满地域人文关怀

从人文关怀本身来看,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就应该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必须认识自己的责任。这责任,实实在在的表现为字字句句的一丝不苟,掷地有声,及于耳、入于心”[11]。民生新闻的主持人立足于民生,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了解民众所想,解决民众所困惑的问题,《天天630》就是要不断地满足重庆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不断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地域特色去感知生活在这一城市下的人们到底感兴趣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诉求。如《天天630》2014年3月4日播出“綦江手工砚台 逐渐消失的传统工艺”一条新闻,该新闻讲述重庆綦江区手工砚台的制作,现代社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使用手工砚台的人更少,这一门技艺逐渐地被社会所淘汰,但是其精美的制作仍旧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只是愿意学习这门工艺的人凤毛麟角,所以通过主持人及于耳、入于心的解说,呼吁人们重视这种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也就是主持人需要做到的地域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主持人更应该是富有丰富的思想情感、政治敏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对于民生新闻主持人而言,特别是地域性很强的民生新闻,主持人需要成为一个宣传鼓动家,就必须深刻地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以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比如在《天天630》中,主持人经常会改动播报的用词,将“舒适”改为“安逸”或者“巴适”,将“加油”改为“雄起”,或是用“霸道”来形容一件受到广泛认可的事情。所以说,艺术修养以及政治情感,在富有地域特色的民生新闻中,就可以从切合当地的语言习惯,以达到与受众形成良好的共鸣,从而发挥主持人应有的宣传鼓动能力。当然,“突破地域性,报道一些除本地以外的民生新闻,拓展民生新闻主持内容,让本地民众了解其他地区民众的生活状况。并与本土民生状况相结合作为报道内容,也能增强民生新闻主持内容的多样性”[12],这也是民生节目主持人发展的方向。

(四)主持人需提升播音语言表达艺术

要播好民生新闻,主持人还需要提升语言的表达艺术,就是要话语样式多变、贴切。所谓话语样式,就是“怎样说话”和“话怎样说 ”的问题,意即同样一句话如何用最贴切的语言方式,语言技巧以及语气表达更贴切,更深入人心,更让人接受的问题。主持人就是要运用自己的体验调动内心的情感和理解,“激发交流的欲望”,面对镜头,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采取得体的态度,完成交流的过程”[13]。

作为一档重庆的王牌民生新闻栏目,这种快餐式的新闻,固然是可以吸引一大批观众,但一成不变的新闻模式,也会让忠实的观众流失。主持人运用话语样式的变化,来使节目本身产生更多的变化,从而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天天630》这种大时段的新闻节目,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面,主要播报家长里短、心系民生的琐事,使得受众在长时间内接收类型相似的新闻,则很容易产生信息接收的疲劳感。主持人该说什么,用什么方式说在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非常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内涵的,除此之外,播音过程中主持人还应当对文稿所表达的意义、感情、语境和语体有足够的把握,而这种技巧性、艺术性内涵的有声语言的表达,则可以通过在不同的时段,主持人用不同的方式来说新闻,以达到改变新闻整体节奏的目的。并使民生新闻显得更为灵活。如在《天天630》中,更多地运用快餐式新闻和附带短评的新闻相互穿插的模式,让主持人不断地抛出对当天新闻的观点,给受众以新鲜感。甚至可以增加一些现在没有的内容,如对当下热门的话题或是有趣的事情,进行长段的评论。通过快餐式新闻、短评新闻、长段评论的相互切换,而主持人则在当中不断地变换话语样式,让民生新闻的节奏更为鲜活。

《天天630》这样的本土化民生新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主持人而言,更好地去“说新闻”,给受众提供源源不断的亲切感使节目更加亲民,亲民一方面需要创造平等轻松的氛围“说”新闻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尊重观众,创造形式与观众互动,给观众话语权”[14],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用媒体的力量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一个民生新闻主持人应该做的。民生新闻的主持人所具有的舆论引导能力非比寻常,发挥好自己手中所具有的能力,将社会的舆论引导至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大化的创造出民生新闻所具有的影响力,给民生新闻不断地注入新内容、新理念,更是民生新闻主持人肩上的责任。既然一档新闻立足于民生,那么就该服务于民生,在民生新闻的不断发展中,探索出一条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道路,说正确的话,说有价值的话,并在不断创新中发挥主持人最大能量去服务于民生。

注释:

① 备稿六步:所谓备稿六步,就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

猜你喜欢

民生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用心感动受众